售貨員看了眼許主任,見領導頷首同意,她忙笑盈盈的拿出收款單子寫了起來。
許主任也沒耽誤時間,抬手看了眼腕表時間,取了自行車,急匆匆的就往清河村去了。
朱珠家裡忙得飛起。
這些天陸續做了五百多斤的月餅出來,靠一個大灶蒸月餅效率不行。
好在隔壁的翠鳳嬸子和春杏嬸子都跟李香蘭處得好,家裡大灶也空著沒用,今天主動上門跟李香蘭說可以借給她們家使。
李香蘭也沒跟她們倆客氣。
之前朱誌勇掙了錢往家裡買好吃的東西,李香蘭也沒摳摳搜搜關起門來吃獨食。
遠親近鄰的,平日裡彼此互相照應,多少都會給他們兩家送點做人情。
這會兒張翠鳳和江春杏能主動來說這話,李香蘭就覺得多年的交情沒白費。
朱玥幫著在春杏嬸那邊看著大灶的火,朱玲則守著翠鳳嬸子家的。
朱奶奶和朱璿幫著張羅碾花生杏仁等食材。
李香蘭和朱珠娘倆在調配餡料做月餅,牆麵上用粉筆寫著三個大灶月餅下鍋蒸的時間,時不時就得看看鐘表,忙得是腳打後腦勺。
朱珠這會兒心裡迫切的想著聶磊能不能早點回來?
要是她能早點用上烤箱,不僅月餅出爐的效率高,奶奶媽媽和幾個妹妹也不用忙得像隻陀螺。
這麼熱的天氣,一天到晚守著大灶,煙熏火燎的太辛苦了。
忙碌中,大姑朱誌敏帶著小兒子吳家明上門來了。
她提著二十多個鹹鴨蛋當手信,見家裡忙成這樣,當即就洗了手過來接手朱奶奶手裡的活,又喊著兒子去幫著看大灶。
“媽,香蘭,你們也真是的,家裡忙成這樣,怎麼也不叫玲玲去家裡喊我過來幫忙?”朱誌敏一邊乾活一邊埋怨。
李香蘭忙接過話頭,“大姐你家裡肯定也有活兒要忙啊,我和媽怎麼好意思......”
“自家人說這話可外道了哈!”
朱誌敏輕嗔了一句,又看了眼朱珠,眼中含著笑意,“你這妮子,像你爸,下定了決心的事兒,就沒乾不成的,大姑服你!”
朱珠嘿嘿笑,“大姑你可彆笑話我了。
這次的生意能做起來,也是全靠‘天時地利人和’,其中還夾著不少人情呢,大姑父那邊也沒少出力。”
大姑父吳漢良他們鄉鎮府,也跟朱珠定了三十斤月餅,就是他們內部自己人消化的,不算多,但在朱珠看來,這就是搭著大姑父的人情。
朱誌敏聽不得朱珠這客套話,“你姑父也就那點能耐了,出啥大力了,彆笑死個人!”
“大姐,你可千萬彆這樣說,姐夫聽了要寒心呢!”李香蘭插了一句。
朱奶奶笑嗬嗬的,不以為意的說道:“一家人擰成一股繩,互相拉拔一把是應該的。”
朱誌敏就覺得她媽說這話合她聽,母女倆有一搭沒一搭的聊了起來。
快中午的時候,許主任到家裡了。
看一大家子忙得熱火朝天的,許主任站在院裡有種無處下腳的感覺。,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