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這一天,朱珠一早往供銷社送了最後二十斤月餅。
家裡,李香蘭則帶著朱玥朱玲姐妹幾個在進行掃尾工作。
曆經小二十天的月餅生意,正式落下了帷幕。
朱珠從供銷社回來的時候,順帶給村長朱鴻京帶了一斤老水仙茶葉和一條大前門煙。
朱珠跟朱奶奶和媽媽說,這是買來感謝村長爺爺他老人家的。
之前村長特意開廣播傳達上級領導的講話,是出於對她們家的保護,這份恩情,得領受。
朱奶奶也十分認同大孫女的行事作派,拍著朱珠的手背稱讚她考慮周全。
茶葉、香煙還有帶鹹蛋黃的月餅禮盒,是朱珠陪著朱奶奶一塊兒送去村長家的。
朱鴻京當著朱奶奶的麵兒誇讚朱珠比男孩兒強。
朱奶奶笑中帶淚,心底裡對幾個一夕間成長起來的孫女們,既有安慰也有心疼。
劉桂芬正在忙著對月餅賬目呢,賣出去的款子全部都在她手上。
她前前後後從朱珠家拿走多少斤月餅,全部都是掛賬的,一分錢還沒給。
昨天是賣月餅的最後一天,今天過節了,朱珠家也收工了,這賬目不得理出來,把錢歸攏歸攏扣除她掙的中間差價,給人送家裡去麼?
朱珠和朱奶奶來家裡給公爹送禮,劉桂芬笑嗬嗬的陪著寒暄幾句後,乾脆就拉著朱珠往自個兒屋裡去,一筆一筆跟朱珠對。
朱珠昨天晚上就已經攏過賬了,心裡對劉桂芬這邊應該要給的貨款是門兒清。
花了二十多分鐘,倆人就把賬目給理清楚了。
劉桂芬從朱珠家前後拿走了九百六十三斤月餅,按照說好的每斤二毛錢的差價。
劉桂芬自己拿出來一百九十二塊六毛,其餘的款子總金額是一千二百五十一塊九毛錢,就得全部給朱珠。
朱珠做主把零頭的一塊九毛錢給抹了,原本是想說給劉桂芬‘喝茶’的,想了想,改成‘買肉吃’。
一塊九毛可以割兩斤豬肉了,想到肥瘦相間的五花肉,劉桂芬一下就饞了,聽了果然很高興。
因為劉桂芬收回來的錢不僅有大團結,還有各種金額不等的毛票,大團結容易數,這不是還有分和角的麼?
兩個人將毛票分門彆類整理好,再點起數來就容易多了,最後用草繩紮起來。
朱珠這次過來沒有背著包,一遝錢揣褲兜裡鼓鼓囊囊的太顯眼。
劉桂芬就借了個布袋子給朱珠拎著。
朱奶奶和朱珠從村長家離開後,劉桂芬就出來把這段時間幫著朱珠家賣月餅掙到的錢給老爺子交代了一遍。
“爸,朱珠剛剛從我這兒拿走了一千二百五十塊錢,她這月餅至少能掙五毛錢一斤呢。
光我這裡賣出去的,她們的利潤就有四百八十塊,這還沒算上鎮上供銷社和幾個國營廠子的訂單。
誌勇這個大閨女是個厲害的,這家裡雖然沒有誌勇在,可有這麼個女兒支撐著,他們日子就不會過差了!”
聽大兒媳喋喋不休的說了一大堆,朱鴻京隻是悵然的歎息道:“朱珠這孩子要是個男娃,誌勇這一房日後就能高枕無憂了,可惜了!”
劉桂芬也覺得可惜。
不過她眼下更可惜的是,中秋就這麼到了,她靠月餅生意掙點外快的好事兒,也到此為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