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珠回了家裡後,第一時間就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朱奶奶和李香蘭。
聽說鋪麵就在供銷社斜對麵,位置特彆好,李香蘭和朱奶奶都很高興。
就是一聽合同要簽五年,每年還要遞增,第一年要一次性交六百元的租金不說,還要押半年的押金。
這麼算下來,一次性就得繳九百元出去,這筆錢可真是不少了。
“不能按月繳費麼?”朱奶奶有點心疼的問朱珠。
朱珠知道老人家的想法跟年輕人不一樣,也沒嫌奶奶煩,耐心的跟她解釋一次性繳費,彼此雙方都省心省事。
“再說簽五年這事兒,如果不是周廠長不同意,我還想一次性簽十年呢!
咱那商鋪,可是黃金地段中心位置,這價錢真心是不高了。
現在一年六百,過兩年說不定彆人租同等的位置,就得比我們貴一倍不止了。
奶奶,我說句淺顯的,前兩年豬肉一斤多少錢,今年豬肉一斤多少錢?您對比一下就知道了。
這物價不是一層不變的,過兩年,還會漲得更厲害!”
朱珠這話一下就說到了朱奶奶的心坎上了。
她彆的不清楚,豬肉價卻是門兒清的。
前兩年,一斤豬肉才七毛上下浮動,前兩天,都漲到一塊錢了。
朱奶奶不說話,她覺得自己沒文化,思想還是老八股那一套,沒大孫女懂得多,就不跟著瞎摻和了。
朱珠跟媽媽李香蘭商量好找人裝修的事情後,就讓朱玥去村尾買了隻熏鴨,提著熏鴨去了村長朱鴻京家。
劉桂芬從朱珠手上接過熏鴨時,心裡都忍不住暗自唏噓起來。
從前朱誌勇當家的時候,她都沒能從朱珠家得了這麼些好東西。
如今,朱珠這丫頭撐起了門庭,這一家子倒是把日子過得蒸蒸日上,連帶著她也沒少沾光了。
劉桂芬熱情的將朱珠迎進了家裡,又趕忙去把去了小叔子那邊的公爹給請了回來。
朱鴻京聽說朱珠是來找他開介紹信的,就問了她要做什麼。
朱珠一五一十的把她要去鎮上租賃商鋪,正式乾起個體戶的事情告訴了村長爺爺。
劉桂芬聽得心口怦怦直跳。
這朱珠真是了不起啊,這母女倆在鎮上擺攤賣服裝,這才做了多長時間啊,居然就要正式開起鋪麵來了。
這得掙多少錢才能負擔起一個鋪麵的租金和水電開銷?
劉桂芬覺得這誌勇家真是完全不一樣了,心裡是羨慕中,多少也夾雜著一些嫉妒的。
朱鴻京也是沒想到,李香蘭和朱珠母女倆居然能把生意做到這一步。
他渾濁的老眼中溢滿欣賞之意,笑嗬嗬的點頭道:“你這丫頭,膽子比你爸都不小。
行啊,有出息,敢做許多人都不敢做的事兒,是個有闖勁兒的。
但村長爺爺也有幾句話要跟你講。”
朱珠忙禮貌道:“村長爺爺您說,我一定都記著!”
“現在政策雖然比之前鬆了許多,但在外麵做生意,要以和為貴,切記與人爭一時長短,做事失了分寸。”朱鴻京交代道。
朱珠明白朱鴻京的意思。
現在個體戶還是被人瞧不起的行業,想想,從古自今士農工商,商人的地位一直都是排在最末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