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3特意為我留的(1 / 2)

第二天一早,聶磊就開車送朱誌勇和李香蘭他們去了渡口。

李香蘭和朱玥提著大包小包,都是昨晚上他們去逛百貨大樓買回來的。

有麥乳精、有肉脯、餅乾、大白兔奶糖和茶葉,也有給高雅欣和高建偉姐弟倆的學習用品。

朱珠站在渡口目送他們上了輪渡後,就和聶磊一起去了市裡的商業街道考察鋪麵去了。

沙汕市與鵬城、海城、廈市在八零年的時候同時被劃為經濟特區。

而這幾個城市都有一個相同的地方,那就是都屬於沿海開放城市。

將小漁村發展成貿易港口,引進外資前來投資建設拉動當地的經濟發展,這是國家設定的長期戰略目標。

也因此,沙汕市這幾年的發展勢頭非常好。

雖然沙汕市日後會被另外三個經濟特區遠遠的甩到身後去,可就目前而言,這裡是一處值得投資發展的黃金口岸。

商業街就在市中心,是八一年才建起來的。

開始的時候當個體戶開固定檔口做生意的人還比較少,多數人都是在碼頭就近賣一些漁貨。

後來政府開始鼓勵百姓們做買賣了,這條商業街才漸漸有了一些人氣和規模。

現如今,小吃一條街、海產品乾貨一條街、日用品雜貨的以及服裝鞋襪的,全都分成不同的板塊錯落有致的鋪開了。

聶磊一路帶著朱珠一邊走一邊看,他們發現賣衣服的商鋪還不少,就是逛一圈看下來,沒有一家是像朱珠的嘉人服裝店那樣,敢下本投錢好好裝修的。

聶磊問朱珠:“珠珠,你隻想做零售生意麼?

如果隻是做零售的話,差不多就是在商業街這個地段找了。

如果你......

想做批發,我建議你去廣場那邊。”

聶磊說的廣場剛好就在海濱路那邊,跟縣城的明珠廣場相似,海濱廣場也是一處批發市場的地標。

但規模相對而言,要比明珠廣場更大。

原先的海濱廣場批發市場,也是鐵皮屋檔口,前幾年因為要發展規劃建立新城市麵貌,所以上麵撥款下來重新修建了廣場的臨街商鋪。

現在的海濱廣場,全都是貼了馬賽克外牆的水泥結構鋪麵,形象比之原先的,要上了好幾個檔次。

朱珠聽了聶磊這話,微微沉吟了一息。

她其實也是剛接觸服裝這個行業,但據朱珠的了解和判斷,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末,靠做服裝零售生意掙到的錢,並不比做批發的少。

賣零售一件衣服掙到的利潤,做批發的可能要批出去十件八件才能掙到。

一個是銷售一線,靠包裝和推銷技巧盈利。

一個是銷售二線,靠跑量來盈利。

總之,麵對的客戶群體不同,要操的心、要掌握的方向也會完全不一樣。

朱珠現在也說不好哪一個更好發展一些。

她如實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聶磊:“我們現在還隻處於發展階段。

所以,我覺得先做零售會比較適合。

等我們有一定的積累,能有能力開始做自主開發後,肯定要一點一點慢慢轉型的。

聶磊,賣雜牌、賣彆人的款式這並不是我的目的。

嘉人服裝,我是希望有一天能把它做成自己的品牌,一個能在華國家喻戶曉的女裝品牌,這才是我的目標。”

媳婦兒有自己的夢想和追求,聶磊是一定要支持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