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第 42 章(1 / 2)

沈家姐妹原本以為家裡那些人還要談很久,可其實他們結束的很快,也就談了一個來小時那些人就一起出來了。

進屋的時候還一副勢同水火的模樣,出來時就勾肩搭背,全都是好兄弟了。

沈溪在國外待的年頭長了,看著這種情景就覺得……很無語。

沈淙卻沒什麼感覺。

——反正,現在隻要不耽誤他們家正常生活,不影響他們吃飯,那些人做什麼她都不會有太多感覺。

這次談判的結果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還是比較成功的,也算是大家都滿意。

迎水村的人答應退出到小區一公裡以外的位置。

這段距離內的土地歸小區所有。

不管這邊開荒也好,空著作為小區對外的防線也好,迎水村的人承諾不會覬覦,更不會再乾偷偷占用這樣的事兒了。

與此同時,小區的人也承諾,超出一公裡以外的地方村裡人隨便用,隨便圈。

除了必須給小區的人留出進出的通道,並且留出將來修路的位置外,其他地盤小區的人不會去搶占。

除了地盤劃分,雙方本著友好互助的原則也都答應給予對方一定的協助。

例如迎水村現在與小區隔著一座山,交通工具很難運過來。

而且來往非常不方便,所以他們在這邊開荒的人肯定就得搭房子,在此建立臨時居住點兒。

小區的人答應可以把院裡那些修好的共享單車借給他們,讓他們用來運物。

另外也承諾如果在小區不用的時候,那幾輛平板車,三輪車也可以借給他們。

不要小看這些在太-平-盛世的時候,大家根本不當回事的工具。

迎水村的人能夠留下來開荒種地,甚至搭建房子的人必然也是老弱,他們的青壯年也得出去攬活兒。

雖然當初因為夏收,村裡的存糧肯定比小區多。但誰讓出了徐亮那樣一個敗家子呢!

他做主的時候,已經把村裡的糧食一半兒都賣了出去。

換來了一堆現在跟廢紙差不多的鈔票。

村裡人不出去乾活,同樣也得餓肚子。

這時候有個自行車幫忙馱一下麻袋,運一下重物,就算是幫了這些老弱的大忙了。

而作為回報,迎水村的人答應在小區人種菜種糧的時候遇到麻煩,他們會做免費指導。

這對於小區的人來說也很有用。

雖然現在院裡住的人有一部分原本家裡也是鄉下的,可鄉下的孩子也早已經不見得個個會種地了。

反正之前統計的時候,連沈建義這種半瓶子咣當的,在小區裡都算是很有經驗了。

有了這樣互惠互利的方案,雙方的關係都好像一下子融洽了起來。

和迎水村之間的矛盾就這樣解決了,大家都鬆了一口氣。

以為從此後隻要好好乾活,一切都會順順利利的了。

可誰能想到,這種安心甚至都沒堅持到晚上。

石磊他們這些出去乾活兒的人一回來就告訴大家了一個不好的消息。

果然如沈建義昨天預料的那般——

鎮子上等活兒的人太多了!

因為之前小區的人都在忙著建房子,對外麵的情況並不是很了解。

他們甚至不知道鎮子已經在那個高樓通道的位置建立了一個接待點兒,專門接待從小區,迎水村這個方向過去的人。

而且這樣的接待點兒遠遠不止一個,據說整個鎮子算下來得有五六個。

石磊他們早上六點就出發了,到通道的時候還不到七點,可那兒已經烏央烏央全是等待的人了。

好些人因為住得地方離得遠,頭一天就來了。

還有人甚至已經在那兒駐紮了好多天。

這些人都乾熟了,他們直接就在附近找地方住了下來,長工短工都接,隨叫隨到。

而且這些人甚至還分了班兒,一些人過去乾活兒,一些人留下來排隊。

活兒乾完了就重新跑過來繼續排隊……

這樣分工的好處是,他們不會錯過更多的機會。

這樣一來,小區的人到那兒就顯得特彆吃虧,要經驗沒經驗,要策略沒策略,一天下來根本就沒找著幾樣正經活計。

小區的人在那兒待了整整一天,隻有十來個人找到了還不錯的活兒,那種一天下來能得到五個饅頭(半斤乾糧)的。

可這些人都是有點一技之長的。

例如有兩個人之前是小區的電工,還有幾個搭房子的時候跟著人家師傅偷學了一點,也算是會一點泥瓦活兒。

另外的幾十個人就上午的時候去一個工地背了背垃圾,活乾完就回來了,一天耗下來就賺了兩個饅頭。

彆說給家裡人帶了,自己都吃不飽。

石磊和幾個小區管事兒的人沒有去排隊攬活兒,而是在大家都排隊的時候去鎮子上考察了一下情況。

越看越覺得外麵的災情更嚴重了,現在人們的精神狀態因為饑餓,甚至很多還不如地震剛剛開始的時候。

這讓他們立刻感覺到了壓力,大家商量了一下覺得這樣不行。

於是他們沒有如其他人那樣繼續留在原地等,而是全體都先回來了。

這天晚上小區各個居住點的負責人再次聚在一起開了個會。

這一次石磊他們沒有讓大家再集思廣益,而是直接說了他們幾個今天一起出去的管理層在路上商量的方案,讓大家討論。

他們的方案其實已經很詳細了。

方案分了好幾條。

第一條:鼓勵小區的人按照地震初期那樣自己組建小分隊,然後以小隊的形式出去攬活。

這些小隊出去找著什麼樣的活,賺多少糧食小區不管。

每人每天隻要按照政府一個壯勞力分發的口糧上交百分之二十給小區就行。

這種口糧都是有定數的,一般都是一人一天半斤。

那麼一個人一天隻要交一兩糧食回來,剩下賺多少都是你自己的。

這樣的好處是,因為是小隊協作,那麼自己組隊的時候大家都會找熟悉的,了解的,而且能力差不多的人配合。

這樣就屬於強強聯手,那麼在外麵的時候競爭力必然強,搶到活兒的幾率就大。

這時候自然是誰強誰沾光,無可指摘。

當然這樣必然會有一些實力差的人會沒有小隊願意接收。

那麼小區也給這些人提供了另外一個掙飯的機會。

這個機會還是石磊發現的。

他在鎮上轉的時候,看到鎮子裡很多婦女老人還有半大的孩子在那些廢墟裡挑挑揀揀。

有人用鐵鉤子,有人甚至就用手,他們不顧危險從那些建築垃圾裡挑出有用的東西,然後送到政府收購點。

這樣也能換取相應的乾糧。

石磊回來就把這個信息告訴了管理層的人,大家商量了一下,決定開放高層小區,讓願意的人進去撿垃圾。

高層小區之前作為重點防疫地點,被撒了厚厚的殺毒-粉。

因為那些藥物太過於刺激,加上那邊屍首造成的汙染,臭氣熏天。

所以在裡麵的人全部搬出來之後,就把門都鎖了。

雖然也談不上把小區封閉了,可實際情況就是根本沒誰會過去。

但現在形勢逼人,無路可走的情況下,就不得不考慮一下那邊的剩餘價值了。

那邊的樓體坍塌後,各種鋼筋啊,門窗框架啊,廢木頭啊甚至一些遺物,其實都是可以再利用的。

小區現在承諾,如果願意,院裡的人都可以去那邊收撿雜物運到鎮子上去賣。

小區可以提供運輸工具,當然也可以自行解決。

收撿到的雜物在出小區門的時候要過稱,賣後得到的乾糧同樣要繳納百分之二十作為應急物資儲備。

對於上交百分之二十這一點,其實大家都習慣了,而且也沒什麼異議。

畢竟截止到目前,小區的這批管理者還是比較為公的,沒什麼私心。

從最早小分隊出去尋找食物,到後來飛機投放救援物資,大家一直在交這個百分之二十。

每個人少吃一口,其實習慣了也不覺得有什麼不妥。

但集中到一起效果就出來了。

災後小區蓋房,解決糾紛,包括現在大家沒攬到活兒斷糧,用的全是之前的儲備物資。

即便是為了自己,大家也願意把這點糧食交出去。

在如今這樣一個險惡的環境裡,小區對於每一個住在裡麵的人來說,都是港灣,是家,是最後的退路。

大家都很珍惜這樣的環境。

對於必須留在家裡無法外出掙糧的人,小區也有要求。

那就是——開荒種糧吧!

他們這一次采納了沈淙最初的提議,暫時不考慮外麵那一公裡的土地了。

隻是商量著要找人去高層那邊弄點大塊的混凝土垃圾堆在邊上算作界碑,至少說明這地方小區占了。

而大家真正要種的是小區內部的空地。

雖然彆墅區一下子多了兩百來口人,可當初石磊還有老劉他們規劃的好,房子設計的全部是那種類似於單身公寓的小宿舍樓。

每棟樓都是三層,每層有十五套房子,每套房子都是小兩室,麵積在六十平方左右。

這樣的樓在小區內規劃出了六棟的位置,目前已經差不多建成的有兩棟,一共是七十套。

這七十套房子住高層那邊過來的,不到兩百人已經完全夠用了,另外的房子暫時大家也沒準備再建。

這建成的兩棟樓又不用考慮什麼綠化,恨不得怎麼儉省怎麼來,所以總體所需位置加起來甚至還不夠之前四個獨棟所占據的麵積大。

加上小區本身就建在郊外,土地便宜,當初也是以容積率小和綠化麵積大作為賣點對外宣傳的。

於是即便多了兩百來號人,彆墅區可利用的土地也足夠每人分到不小的一塊兒。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