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2 / 2)

我在聊齋做美食 米娜14 4870 字 9個月前

不過不論是為了什麼,這些鄰居給六娘的感官確實很不錯,畢竟誰都不願意有個惡鄰不是。

回了家,六娘剛剛熬好了漿糊打算上窗紗,就聽到大門被敲了敲,打開門就瞅見雜貨鋪的夥計挑著滿滿兩個擔子站在她家門口。

“辛公子,這是您在我們李記雜貨訂的東西,您看看差不差東西。”瞧見辛六娘開門,雜貨鋪的夥計笑臉相迎。

六娘點了點頭,側了側身,“送進來吧,辛苦你了。”六娘笑著說道,那裡麵的東西並不差,她剛剛用神識掃了。

雜貨鋪夥計進了院子,把東西一樣一樣的擺到了院子裡的石桌上,雖然人家客人不說,但做他們這一行的最怕差了人家的東西,那可是要砸口碑的,所以便是辛六娘不下手檢查,他也要幫著一樣一樣的擺出來。

“您看一眼,若是沒問題我便走了。”雜貨鋪活計笑著說道,態度彆說多客氣了。

六娘笑著點了點頭,“多謝了。”說罷,從袖子裡掏了一塊碎銀給這人做賞錢,銀子不多,也就一兩,不過於這位夥計也算是個意外之財,所以這人走的時候臉上笑的彆提多開心了。

雜貨鋪夥計剛走,瓷器鋪的夥計也登了門,不過這個夥計的態度可不如雜貨鋪的,送了東西就走,半句話都不曾和六娘多說,六娘自然也就沒給賞錢,畢竟她又不是錢多了燒的,對她態度不好她才不要熱臉貼冷屁股呢。

不過那幾個黑陶的花瓶倒是不錯,不過暫時還用不到,所以六娘袖子一揮,便把東西都收了起來,然後關了門回去接著糊窗紗去了,這東西她頭一次弄,手藝不熟練,但願不會折騰太久。

蒙窗紗需要準備兩樣東西,一、漿糊,二、裁好的窗紗,熬漿糊的法子是找綢緞鋪的老板問的,二兩麵粉加二兩水,加熱熬製順滑帽小泡就可以用了,窗紗的話需要她自己裁剪,按著窗戶的大小裁剪好就成,六娘的手還算靈巧,這點事兒倒是難不倒她,不過想要把窗紗粘的結實又漂亮,那可就稍微需要些技術了,六娘練了兩次,道第三扇窗戶才貼的瓷實漂亮,最後瞧著頭兩扇窗戶不順眼,又重新撕了重粘,得虧她窗紗賣的夠多,不然還真沒富裕的。

瞧著天色漸晚,六娘便去了前頭鋪子的廚房做飯,她家院子連著前頭鋪子的大堂,穿過去就是廚房,所以家中院子裡是沒有廚房的,不過那個廚房用著也方便,不過多走兩步路的功夫罷了。

晚飯不想折騰,六娘便簡單地蒸了米飯,做了個燒雞公,又炒了個雪菜炒藕片,煮了個馬蹄糖水,一頓飯邊也算得了。

燒雞公用的是三黃雞,鮮香麻辣,最是下飯,偶爾吃辣口兒了,就加上一筷子藕片清清口,然後就能繼續奮鬥了。

吃過晚飯,六娘收拾了碗筷便去了書房,書房裡有些空蕩,家具倒是都擺好了,書架、百寶閣再加上書桌座椅都是齊全的,不過如今百寶閣空蕩蕩的,書架上倒是有些書,卻也不過寥寥十數本,都是之前六娘在嘉陵的一家書鋪買的,都是些史書、刑法還有些遊記,至於時下書生們常看的四書五經,那卻是一本都無的,百寶閣上如今也是空空如也,六娘打算回頭去買些精巧漂亮的竹雕、玉器之類的擺一下,回頭還能往上麵擺上兩三盆蘭草,想來會十分雅致。

翻了翻係統倉庫,六娘把之前買的文房四寶擺到了書桌之上,鋪了紙,研墨提筆,寫了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幾個字兒,豎排,行楷,十足的瀟灑漂亮。

之後又畫了一幅水墨的翠竹圖,一幅雪地紅梅,打算回頭拿去書畫鋪子裝裱了裝飾書房,其實六娘本人平日裡並不愛畫景物或者風景,她更喜歡畫美人圖,總感覺,更美麗些,不過書房裡擺美人圖顯然是不合適的,所以才選了翠竹和紅梅。

翠竹圖旁,六娘寫的是王維的《竹裡館》,獨坐幽篁裡,彈琴複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而雪地紅梅那副畫,配的則是樂府之中的一首詩,庭前一樹梅,寒多未覺開。隻言花似雪,不悟有香來。

詩其實是隨意選的,想起什麼寫什麼,倒也沒什麼特彆的,不過好字配好畫,六娘倒是覺得十分恰當呢。

瞧著天色漸晚,六娘也不再多熬,收拾好筆墨,便直接回了臥房休息,她如今也不太敢修煉了,就害怕在出什麼問題,所以乾脆老實睡覺,反正人間靈氣不足,修煉的回報率不高。:,,,,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