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第 37 章(2 / 2)

公主府庶子 小小知了 6762 字 10個月前

為了這酒瓶,崔茂懷先出來的好酒可沒給胡鐵匠少送。說好的第二隻酒器也暫且推後,反倒請他加急打了商標戳和文字戳。

“香飄十裡的酒罐都可以回收,大家飲了酒隻要酒罐無裂縫無損傷,拿回來就能換錢。當然,也鼓勵大家自帶器具來買酒。都是現場開封倒酒,絕不會缺斤少兩。”

這是崔茂懷和常伯常媽媽商量後決定效仿後世瓶裝飲料、啤酒瓶的做法,尤其此時定製的陶罐出產量低,能回收利用,隻要好好消毒總歸也是節約成本的一種方法。

雖然他家的酒本身就是豪奢型價格。但誰也不會討厭多賺錢吧?

同時,崔茂懷宣布道:

“後日重陽正日,重陽雙陽九九,長長久久,也是愛老敬老之日。當日但凡年過七十,得朝廷下賜拐杖者,皆可憑杖得香飄十裡免費重陽敬老糕一塊。煩請諸位傳播鄉縣裡坊,若有老人不便者,親眷近鄰也可憑杖來取,煩請回去轉敬!崔某在此先謝過了!”

崔茂懷說著深深一揖。

“好!”

哪想崔茂懷說完剛行禮,人群中就有叫好的,隨即跟著同喊的更多,還有人說崔東家果然不負善名,香飄十裡不錯雲雲……

崔茂懷則全程報以羞赧的微笑。

他這想法完全是突發奇想,前世跟著爺爺去過敬老院。那日見一老者來買東西手杖樣子獨特,他問了一句,方知古代自來有尊老敬老的傳統。尤其是平均年齡三四十的古時,長壽是夢想同時也是一個家族經驗威嚴的集中代表。

所以有扶杖之禮,杖國之年。

而杖國之年,正是指曆朝曆代朝廷會給滿七十歲的男子賜下拐杖。得此在拐杖者就可以在都城、國都內自由行走。常伯說這是源於《禮記·王製》:五十杖於家,六十杖於鄉,七十杖於國,八十杖於朝。

靖朝立國至今,也就近些年才沒了戰事。多年戰亂,老人體力不支,能活到七十歲以上的老人更加寥寥。尤其這所謂的杖國,是指國中平民,但凡入了奴籍賤籍的全都不算。

這麼一層層卡下來,彆說盛安城中,就是算上周邊縣鄉,七十歲以上者也沒多少。於是崔茂懷便想到了這個主意,也是為自己和香飄十裡刷刷名聲。

畢竟香飄十裡的點心貨品新穎獨特,價格不菲,難保不讓人眼紅。如今他鎮平候府的庶子身份幾乎是公開的,連帶著崔茂琛時不時過來,常伯常媽媽才說之前有人來撂話的不見了。

可現在,帶上了一本萬利的酒水。崔茂懷可不是沒見過商場齷齪的人,所以適當刷刷名聲,在此時可是很有用的!

“嗬嗬,突然覺得自己好奸詐啊!”

崔茂懷自歎。換來屋中連帶崔二崔才幾人齊笑,“公子您這都算奸詐,這世上還有壞人嗎?!”

然後就到了重陽正日。

距開門尚有一個多時辰,香飄十裡外就已經有了排隊的人。且都是拄拐的老人亦或者捧著拐杖的人。

“怎麼來的這般早?”崔茂懷為難。

“這些都是住在城外的。咱們鋪子名聲在外,糕點不便宜,能平白得一塊糕對於貧寒人家走這些路算什麼,早些領了糕點還得趕早回去呢!”常媽媽道。

崔茂懷其實有心早些送了糕點讓人回去算了。可礙於市集鋪麵開門交易時間,崔茂懷也隻能讓人取了席子鋪到店鋪門口供老人坐下休息,一麵煮了一桶醪糟湯,給幾位趕早來的老人一人一碗喝了。

等到鋪子開門,免費領取糕點的老人單列一隊。憑杖一人一塊重陽糕,正是售賣的中號重陽糕。

用葉子包了,上麵沾著盧九郎當日浪費紙張裁小的紙片,依舊是蘿卜印花加商標。一句“歲歲重陽百事高,無病無愁、活到九九!”的後世庸俗祝福語。卻讓許多老人拿著備受感動……

又因為七十以上的老人年紀畢竟大了,一路走來或是家人背來、獨輪車推來的,到這裡總也都累了。崔茂懷看著,就總浮現自己爺爺的模樣,於是門口席子再加了一張。廚房裡的醪糟煮了一鍋又一鍋,倒到大桶裡撒上之前的乾菊花瓣桂花瓣,算是應了重陽節的景,提出來分給老人喝。

年輕人自然是沒有的,崔茂懷本還想著會不會有人鬨,沒想到這時候的人還真自覺知禮。許多帶領或是陪老人來的沒一個跟崔茂懷要,隻都玩笑說讓家裡的老人來著了!

崔茂懷笑笑不語,看著崔月亮打湯,鬼機靈的崔小虎則端著盛湯的碗甜甜衝老人喊:

“爺爺請喝湯,我們東家和香飄十裡祝您身體康健,百病不侵,活到久久!”

然後崔小虎每衝著一位老人祝福一句,就換來老人這邊的輕壯老幼和正常排隊購物的顧客一聲齊齊叫好。

“哈哈哈哈哈哈有趣……”

崔茂懷聽到背後有老人的笑聲,回頭望了一眼,就見一位拄著拐杖,腿腳明顯不好,一隻眼似乎也不便的老人正由家人小心攙扶著行往這邊。

“老人家慢點!”

崔茂懷忙過去攙扶了另一側,見老人用拐似乎不太熟練,便道,“您請跟我到這邊坐著歇息一會兒,領糕讓家人拿著拐杖在那邊排隊就行。”

“好。”

老人笑著將手裡光禿禿的木頭拐杖隨手遞給家人,反手撐在崔茂懷胳膊上借力,由崔茂懷扶著安坐到席上,然後抬頭笑眯眯問道:

“你一準兒就是大家嘴裡的崔東家,崔小善人吧!”,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