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第 43 章 破5加更(2 / 2)

公主府庶子 小小知了 6717 字 10個月前

“這就是那孩子鋪子裡的點心,香飄十裡。出的甜點好吃,新出的酒更好喝!”

“王叔怎地提到甜點眼睛就發亮,辭淵可沒少為您這喜好費心……”

剛剛樓下二人議論了半天的關鍵人物,兩個姐姐慘死,幾度險些被廢,登基後立即加封了兩位親姐,並為其母修建了這座堂皇大慈悲寺的當今天子周胄,此時正與金襄郡王對坐在七層塔頂對弈。

“禦醫都說吃多了對您身體不好,王叔也該適量戒些甜食,畢竟年齡不饒人啊……”這話聽著自然是對金襄郡王說的,可最後一句卻不知感歎的到底是誰。

就聽金襄郡王道:“已經戒了好些呢!他家的點心不很甜,辭淵知道的。”

皇帝聽了金襄郡王這番明顯帶有狡辯成分的話,最終隻得含笑搖頭。轉而又道:“你說到香飄十裡,是中秋做了什麼團圓月的哪家鋪子?”

“怎麼?陛下也聽過?”金襄郡王笑問。

“依稀聽穀美人說起過,本來要買幾塊進宮嘗鮮的,最後沒買到……”

“是八月十五那天晚上去的吧,皇上彆提了,”金襄郡王臉上笑容瞬失,一臉不快,“全盛安城的人都知道,香飄十裡鋪子不賣隔夜點心,當天做當天閉市前全賣乾淨。逢節日推出的特彆點心,像是中秋的團圓月,前些日子重陽節免費送七十歲以上老人的重陽糕,都是隻賣三天。可您知道辭淵那渾小子……”

金襄郡王說到這火氣更盛,“他明明都知道,外出前還特意囑咐家下不許人去給我買點心。中秋前我正好病了,十五當日好些,又掛念他回來過節,讓人去買團圓月竟是使喚不動人。一直到晚上他回來了,還裝的挺像,我一提他立刻就說去給我買,可最後呢,人家鋪子賣光了特殊的原料也不可能都備著,他上哪兒給我買去。根本就是故意的!”

金襄郡王說著,手裡的拐杖篤篤戳著地麵。看的皇帝一麵搖頭失笑,一麵出聲勸慰:

“不就是一塊應節的點心嗎,王叔何至如此,朕不也沒吃到嗎。”

“是了,”金襄郡王像是被皇帝的話提醒,“當日辭淵回來,我懷疑他故意敷衍我。他還說呢,宮裡的高、皋反正就是這個音的姓吧也去買月餅了,跟他前後腳最後也沒買到,讓我不信去問呢。他倒是聰明,宮裡那麼些個同姓的公公,我能知曉到底是哪一個?越大越滑頭了……”

塔上的對話終剩下金襄郡王一人的抱怨聲,對坐的皇帝則像是陷入了某處沉思,半響再未開口……

在塔前分彆的二人,盧九郎轉道西南去看石碑,崔茂懷則帶著阿秋又返回了前麵的大雄寶殿。再次焚香叩拜後,看著殿中供的滿滿當當的長明燈,崔茂懷終是走到殿中一位師傅前說明了來意。

和尚聽後念了句阿彌陀佛,隨即帶著崔茂懷到殿角指著架子上的燈盞道:

“大的約可燃一日夜,小的大約半日光景。施主另捐的燈油,自有寺中僧人為您看顧添加到長明燈中,直至燈油用儘。不知施主想為家人供哪種燈呢?”

崔茂懷遲疑,隨即問了兩種燈的價格。等聽完方知不論古今,寺廟永遠都是最賺錢的地方之一。

想到常媽媽的囑咐,崔茂懷終是要了七盞大燈,將其中一盞交給阿秋,讓阿秋親自點了供給其母親。剩餘六盞,崔茂懷跪伏在佛祖前的小案上。分彆寫下了祖父崔毅,祖母崔夏氏,父親崔弘等幾人的稱呼名字。

這張寫了名字的小紙條屆時將會壓在長明燈下,待燈火將熄,又不會再添燈油的時候,廟裡的和尚就會取出紙條焚進油燈裡。

而所謂的長明燈,除了佛祖身前的三盞和為先孝貞皇後在點的那盞短時間內不會熄滅外,繞牆壁一周的這些長明燈一旦家裡供不上燈油,隨時都有可能滅掉。

其實準確的說大家是在供油燈,可誰叫人們都喜歡長明燈的意義和名字,於是這一盞盞全賴燈油燈芯的油燈就成了長明燈。

隻是崔茂懷原本真沒想到還要供奉崔家這幾個人的,他們也不會缺崔茂懷這一盞燈。可出門前常媽媽特意要他來了就全點上,說了句“畢竟是盛安城裡有名的寺廟……”

崔茂懷便明白了常媽媽的意思。

大慈悲寺是有名的皇家寺院,一向香火鼎盛。盛安城中的權貴富戶十有八九都會到這裡來參拜燃燈,隻怕廟裡的和尚對盛安城裡權貴家私親情關係知道比許多人還清楚。

崔茂懷一介庶子,即便已經分家,但無論何時何地,都需要做成誠孝的姿態來!

先點了三盞燈。之後三盞,崔茂懷又在佛前祈願了一番才虔誠鄭重的寫下名字。

小心捧著三盞燈放到木架上。崔茂懷默然站在燃燒的燈盞前看著竄動的火苗。似是在想什麼,又像是腦袋裡一片空白。

不知站了多久,直到阿秋走來拉著他的衣袖說已是正午,該去石碑處與盧公子彙合,崔茂懷才同阿秋走了。

就在他離開不久,一行人卻從殿中後門緩步走進來。當前一人問道:

“剛才那孩子點了幾盞燈?”

殿中負責燈盞的和尚看著一眼陪在問話之人身側的方丈大師,隨即回道:“一共請了七盞,其中一盞給了身邊小仆供奉其母親。另外六盞應該都是為逝去的親人點的。”

“咦,哪裡來的六人?”拄著拐杖的金襄郡王好奇。

同樣跟在皇帝身邊的大太監餘貴抬眼看了眼皇帝,立刻機敏的由和尚領著將燈下的紙條一一取出來翻開。

“這三盞是一起供的。”和尚跟著說道,“供完這三盞,小施主供另外三盞時臉色很是沉重。還盯著火苗看了許久,直到仆人提醒,才拉著他走了……”

於是幾人一齊看去,就見三張紙條上,一張寫著爺爺,一張名為張玉巧。

最後一張,卻是崔茂懷……,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