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補破7加更(1 / 2)

公主府庶子 小小知了 7536 字 10個月前

之前崔茂懷一直以為古代食物貧瘠, 尤其冬日蔬果稀少,大家多食肉類。那麼對於各種肉食保存醃製的辦法應該很普遍。

但親身經曆後才知道, 其實並沒有。

這時候的人們因為冬日沒有綠葉菜吃,倒是已經有了醃漬菜。存在缸裡酵存,可醃漬的唯一的東西是粗鹽加鍋底灰……

鍋底灰的確有殺菌作用, 但這年代的鹽提純不夠,做出來的食物多少都帶著一點苦澀味。更彆提醃漬東西, 若有哪家人再稍微不舍,醃菜的時候用鹽少了些, 一缸菜那是爛定了。

卻總有人又舍不得扔, “湊合”著吃了,然後全家人倒下不得不尋大夫抓藥救治……

崔茂懷這邊隔了一家的藥鋪, 就有這樣的情形,坐堂老大夫一路急急被請去南城,可那家最小的孩子抵抗力差上吐下瀉了幾天終是沒能搶救過來。

而肉類,崔茂懷還是高估了這個年代平民家庭的生活水平。

冬日無菜隻能喝羊湯拌飯或者餅子加肉的生活那是許多人家做夢都想過的日子。一到冬日,全家連一頓乾飯都沒有,畢竟地裡不用乾農活,天天稀粥加幾個雜麵餅子, 那都是好的。

而崔茂懷關心的醃肉,倒是也有,可一樣是粗鹽加草木灰在缸裡醃幾天, 然後晾曬就完。冬日天寒還存的住, 但一過春肉裡的水分並沒有完全弄乾, 結果可想而知。

崔茂懷不知這個世界的軌跡如何,隻知道在前世的曆史,據說《周易》裡就有臘肉記載,但是臘肉的臘,讀作xi,隻是指肉乾,和後世的臘肉根本不是一樣東西。

之後又有關於三國張魯吃到臘肉和遼國皇帝被製成臘肉的傳說,但到底沒有史實根據。真正記載在冊的,是元代陳元靚的《歲時廣記》。

崔茂懷貧乏的知識庫裡能記得這些,皆因奶奶去世正在冬日,年年都會醃臘肉做香腸的她那年已經備了好多肉,卻終是沒能再做……

家裡的人倒是隻用了兩天就將崔茂懷要用的原料和調料都備好了。

崔茂懷家裡一貫用的青鹽,算是這時代最好的鹽了。皇帝用的也是這一種,隻純度或許更高一點?雖然比一般的鹽要貴幾倍,但崔茂懷記得爺爺說過,吃喝方麵沒必要摳摳索索,錢永遠不是節約出來的,而是努力賺出來的!

雞鴨魚豬肉全部收拾乾淨晾著吹去水分,崔茂懷按記憶裡奶奶的步驟,按比例將花椒、茴香、桂皮、豆蔻碾末加鹽炒製之後均勻揉搓到肉上,然後醃製六七天,三天翻一次。

之後就是架火熏製了……

隻是這其中,雞鴨魚肉都好辦,香腸卻是讓所有人都做的苦不堪言。剁餡兒倒還罷了,拌料也簡單,沒有辣椒常媽媽還用她的獨到手藝弄了芥末提味。

崔茂懷想起前世電視裡說的茱萸,問了才知道茱萸雖也有辛辣味,但發澀發苦,苦澀味除不掉。自有了芥末,人們食辣,就多用這味調料了。

崔茂懷受教,難怪西市賣魚膾的都用芥末,他還以為是吃生魚片專用的呢!

這邊學了新知識,那邊各種小腸的刺鼻味道卻令崔茂懷數次直犯惡心。井裡的水提了一桶又一桶,汙水都沒地放了,草木灰洗兩遍,粗鹽搓洗一遍,再是崔茂懷記憶裡用麵粉揉洗一遍。

眾人直說浪費,崔茂懷卻捏著鼻子捂著嘴使勁揮手。

“公子進屋吧,我去給公子倒碗熱水。”胖冬瓜如今話多了,倒也會體貼起人來。

最終,崔茂懷還是沒能堅持住,乖乖進了屋。直到外麵收拾乾淨,出門但見晾衣繩上搭著的白色近透明腸衣,崔茂懷才總算舒了口氣。

又用自家高度白酒浸泡殺菌晾曬後,一個更大的問題來了——

沒有灌腸機的古代,你知道要往軟趴趴、薄的透明的腸衣裡灌肉餡有多難嗎?

全家總動員,又是出門找粗細合適的竹子,然後收拾打磨,套了腸衣後一人牢牢抓著,一人往裡麵灌餡,一人還得拿木棍往下捅……

有肉餡積在裡麵下不去一棍子用力過大,直接將腸衣捅穿的,有灌了好長一截突然發現餡往外麵流,才知道剝腸衣的時候大概破了留了口子的,還有……

崔茂懷已經不想回憶那晚乾到最後心裡是什麼滋味了。

原本還想多做些,甚至想做廣式臘腸的。順便當年禮過年的時候送給公主府和侯府一些,最終崔茂懷果斷將這兩處的年禮單子上香腸劃掉,隻餘下各種臘味。

至於得來很不容易的這十幾斤香腸,崔茂懷準備全部私藏起來!嗯……周辭淵那裡,就給他分□□、呃五六條吧。。。。

用針紮孔排氣後,提前醃製的肉也清洗通風晾曬幾日,再全部以鬆柏枝葉、麥秸穀殼、橘子皮煙火熏製差不多一天,就可以取出晾掛起來了。

一月後差不多可以食用,但最好是兩月以後,臘肉色澤金黃紅亮,取一塊直接水煮,切薄片肉質晶瑩剔透,肥肉能照見人,香氣老遠都聞得到……

崔茂懷看著掛了滿架的香腸臘肉,突然有點感慨。

這都是奶奶在的時候才會做的東西,那時候他年紀小,什麼都好奇。小小一個跟在奶奶身後問東問西。

‘臘肉從哪兒來?肚子裡的腸子原來是透明的?這個調料是什麼?家裡有蜂窩煤乾嘛燒樹枝?’

全是他小時候的問題,奶奶不厭其煩講給他聽。他居然也能乖乖從頭看到尾、聽到尾、學到尾,乃至如今還能記起。

反倒是更大些後,記憶力和理解力更強,卻再沒了小時候的好奇心和耐心。爺爺公司每年組織去觀摩學習非物質文化遺產,他顧念爺爺的身體倒是總陪著去,但學到的和能記進腦子裡的,寥寥無幾!

純粹就是個看熱鬨的!

早知道會有古代半生遊,他一定會好好學習的……

崔茂懷默歎一聲,又去瞧了瞧被酒潤過的大壇子。

家裡這幾天備料做臘味,常媽媽他們說再過段日子,能吃到看到的菜就更少了。所以準備再醃一大壇泡菜,以備冬用。

崔茂懷自是同意,自家裡醃了泡菜後,一次比一次味道好,一次比一次醃的多吃的快。公主府和侯府也隔斷日子會來裝一壇,除了順便帶來的如伴手禮的東西,崔茂琛時不時就得來打工償債。不過府裡給崔茂琛新請的老師到了,小家夥課業大概不輕鬆,每次就算過來也總是來去匆匆,倒不完的苦水。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