彆具一格的裝修, 整體環境舒適雅致。開業當日, 裡外上下熱鬨的氛圍, 加上小舞台上正唱的小曲兒。更重要的, 但凡走入酒樓的, 甫一踏進門檻,撲麵而來的暖熱氣息,瞬間像是將人帶到了春夏之交,對比外麵依舊透著寒氣的冷風, 簡直是到了另一個世界。
於是好奇怎麼如此暖和的?欣賞裝修、擺設、用具的, 張望樓上樓下格局的, 被食物的香氣引的不停打量菜單討論菜品的,直接抓住跑堂兒不鬆手各種問題問個沒完沒了的……
香飄十裡酒樓開業第一日,酒樓內外, 堂上堂下, 真可謂客似雲來,熱鬨非常。再瞧瞧外麵開始拿號排隊、和各種算關係、擺身份要加塞的客人, 形容一句沸反盈天都不過分……
直至正午,隨著一聲醒木重重拍下, 喧鬨不止的大堂倏然一靜。之後很快風靡整個大靖朝、香飄十裡故事集之吳承恩西遊記在這一刻終於和此時的人們見麵了。
新形式, 新話本,從未有過的演繹方式,令本就滿座熱鬨的酒樓,迅速連過道和門口都裡三層外三層擠滿了人,卻是樓上樓下, 裡裡外外均安靜異常。
客人們也不急著問這問那了,也不催著上酒上菜了,眾人這才有時間喘口氣。但對崔茂懷來說,他依舊不得閒。
“公子,外麵排號的都到一百開外了。有人說露台也不嫌,要到二樓露台的桌椅坐,您看?”
“公子公子,威揚公府拿著名帖和咱們的貴賓卡說是好歹給找兩個位置,不拘大堂還是哪裡……”
“公子公子,三樓端月閣的客人誇菜肴美味,非要每樣打包十份。我已經說了不行,可,可他們非要見您……”
“……”
崔茂懷倚著柱子匆忙灌了一口水。放眼看去,這樓上樓下的客人們都正享受著暖和的溫度,聽著新奇的故事,品著美味,個個閒適瀟灑。反觀他自個兒呢?
之前準備的日子不算,今天自早起睜眼到現在,口不得停、腳不得歇,硬是忙出滿身大汗,連喝口水都是奢求。雖說酒樓生意好他是挺高興,但對比這一樓兒安坐的客人,他心裡怎麼就有那麼點小不平衡呢?!
可該管的事還得管,該操心的事還得操心。
於是先指著崔才道:“天太冷又有風,二樓露台不能坐人。彆為了一頓飯幾個位置凍壞了人。按咱們商量好的,到一百號後麵的就不派號了。”
“好。”崔才點頭忙跛著腿腳小跑著下樓去了。
今兒個這火爆程度,彆說崔才腿腳不好得小跑著上樓下樓,就是周辭淵派來的幾個下屬都忙的恨不得直接用功夫飛。
“至於威揚公那邊,跟他們說今兒個實在沒辦法。三樓單獨拿號,貴賓卡優先,也排三十開外了,今兒個怕真懸。好好跟他們說,威揚公他們應該能理解。”
“好。”
處理了這兩樁,剩下非要外賣的客人。崔茂懷知道三樓的人陳甲這會兒還有些鎮不住,隻能跟陳甲上樓親自去說。
三樓全雅間,如今裝修完畢,共計大小十八個包間。
想當初,崔茂懷為了這十八個名字,可是耗費了不少腦細胞。本來按照花卉起名挺簡單,後世也常見。可是放到這會兒,那些芙蓉梅桃一叫,莫名就跟平樂坊的人名、樓名重合。
崔茂懷的酒樓本就新鮮,還帶表演,為了不讓此時的人有慣性思維打上莫須有的標簽,崔茂懷隻能放棄各種花卉。但太拽文深奧的名字又不夠直白好記。畢竟是大眾吃飯的場所,你起個叫不出來或拗口的包間名,客人定位怕都麻煩。
嗯,好吧,崔茂懷之所以能考慮的這麼周到,全賴於他前世的切身經曆。想他堂堂崔大少,當著一眾損友半天說不出預定的包廂名,那感覺,彆提多酸爽了……
於是經崔大少一番思量,最終決定,就按月份來起名字吧。
本來節氣也能用,聽著還比一月二月什麼的高大上,奈何節氣有二十四個,他這兒就十八個包間,去掉哪個也不合適不是?
好在崔茂懷拍板前靈光再現,直接叫一月二月什麼的實在太LOW,所以他就笑眯眯的拉著周辭淵問他每個月份的彆稱,硬是耗了不知多少時間,最終磨出來了如今一溜兒看去的雅間門上的名字:
從一月到十二月,分彆成了端月閣,麗月廳,灼華軒。首夏閣,蒲月廳,伏月軒。新秋閣,桂月廳,秋白軒。上冬閣,葭月廳,大呂軒。
或許其中還有些不妥當,但周辭淵可一句不好都沒說,崔茂懷自己也挺滿意。
至於剩下六間?
那就隨便了。晚上看到月亮,所以就有了蟾宮閣。建酒樓的時候下了場雪,於是就有了瓊玉軒。再想想此時文人墨客推崇的風氣,流觴曲水,歸去來兮兩個雅間也就應運而生。
剩下最後兩間,位置正處於兩側最邊上。門廊上的名字也不如其它的明顯。隻懸著一塊木牌,一名順遂路,一名鑫華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