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位一 償債(八)(2 / 2)

在皇帝修了兩年道、到了及冠之齡後,民議沸然,蕭太後終於還政。

蕭太後還政之初,朝臣們的心思還很活躍,蕭黨自要謀劃自保,帝黨則躊躇滿誌,可最後,所有的謀算卻都落了空。

蕭太後還政後,皇帝卻不上朝……

當然,不上朝不等於不理事,皇帝會批折子,偶爾也會召見閣老們或臣屬,隻是不上朝……

皇帝不上朝,真真是前所未有、匪夷所思。

皇帝怎麼能不上朝呢?

可是,這件事雖然很古怪,朝臣也隻能一次次地遞折子、苦口婆心地勸,百姓更是不敢妄議。

兒大不由娘,蕭太後也已經管束不了皇帝了。

這才有了建和十年,蕭太後吃著藕粉蓮子羹,想起了江陵的吳王。

皇帝不願受她管束……

換個服管的也未嘗不可……

橫豎,都不是她的兒子。李家的哪個兒郎坐在龍椅上,對她沒有區彆。

那吳王接到懿旨後自是欣喜若狂,他想到十年前,自己因為蕭太後的一句話,從一個不起眼的旁支幼子搖身一變成了吳王,安知這回他又會有什麼造化呢?

蕭太後喜歡聽話的。

吳王再聽話不過了。

他奉召入京前,特意繞道湖州,計劃親自為蕭太後選些絲綢、聊表孝心。

曲曲折折說到這裡,便是建和十年正月裡,湖州的絲綢商們忙碌起來的緣由。

不論吳王最後會有怎樣的造化……

絲綢,一定不能出岔子。

孫家的小公子就是那個時候染病的。

小公子的病來得又急又猛,偏偏外地的名醫一時間也趕不到,眾人都束手無策。

容遙隻能日日守在小公子榻前,給他擦汗、喂水什麼的,儘點綿薄之力。

如此短短幾日,小公子竟有了不治之像,湖州的醫者都不肯再開方子,而是委婉地勸孫太太聽天由命、準備後事。

孫太太自是氣得不輕,那些醫者都趕在她發作前飛快地溜走了。

是夜,儘管孫太太心痛欲絕,但孫府的人還是開始做起了治喪準備,畢竟吳王一行很快就要到了,如果喪事辦得不利落,衝撞了貴人,不知道會生出怎樣的禍事。

容遙獨自守在昏昏沉沉的小公子榻前,心裡總有一種不真實感。

她甚至希望能把自己重獲的陽壽送給小公子。

她這樣一個人,不懂情感,也沒有什麼才乾,活著也沒有什麼意思。

換做小公子,一定會有很精彩的一生。

等孫太太來看小公子的時候,容遙就問是否考慮請術法高深的高人,並說如果有需要,她願意犧牲。

孫太太隻當容遙在胡言亂語,並未理會,她鄭重地給了容遙一瓶藥:“那些庸醫都說恒哥兒沒治了,我是斷然不信的,這是我好不容易求來的秘藥,你即刻喂恒哥兒服下,我還要去繡坊裡看看……”

孫太太行色匆匆地離開了,嘴裡還在嘟囔著:“誰都彆想趁機搶走我家的生意!”

容遙拿著那藥瓶,有些不知所措。

這是什麼藥?從哪裡來的?

孫太太什麼也沒有對她交待清楚。

藥不能亂服。

雖然小公子半死不活的,但也不能隨意給他喂藥吧?

不過,孫太太是小公子的母親,肯定不會害小公子的,如果因為她猶猶豫豫而耽誤了服藥時機,那就壞事了。

容遙為難極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