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她想過很多回這個問題。
百思不得其解。
太皇太後繼續道:“我與人相交,比起其人其時如何,更看重假以時日、又將如何……”
“十五歲的你不是蕭家最出挑的小姐,可我知道,你能成長為最合適的皇後!”
蕭溪怔怔地看著太皇太後。
她設想過很多種答案,從不曾想到答案是這樣的。
素未謀麵、寥寥數語,太皇太後怎麼就知道,她能成為合適的皇後呢?
然而,這或許就是太皇太後能成為太皇太後的原因。
回溯往昔,在昭帝僅是端王的時候;
在端王妃容氏風光無限、先帝僅是簡側妃之子的時候;
在關內侯僅是一個想以一己之力打破軍中千年門閥藩籬的無名小卒的時候;
在越太妃無人問津的時候……
太皇太後是在那樣的情形下選擇的他們。
雪中送炭,和錦上添花的分量,自不可相提並論。
蕭溪想問太皇太後如今是否依舊覺得她是合適的皇後,可她開口時,問的卻是:“娘娘,您看當今天子長成後會是怎樣的皇帝呢?”
當今天子長成後……
那年,太皇太後到底身著鳳凰袞服祭了廟。
這種驚世駭俗之舉難免讓人多想,甚至有隨行臣子做好了死諫的準備。
然而,太皇太後在祭壇前宣讀的卻是一篇罪己詔,隨後還政於帝,並約束蕭氏族人三代不得入仕。
後人說起周朝這位傳奇的太皇太後,往往驚歎於她不曾行差踏錯一步的人生軌跡,尤其是最後的袞服祭廟、罪己歸政,堪稱神來之筆,得以保全她和蕭氏闔族。
這些後人評說蕭溪自是不知,她的感受是,後來她似乎就沒有再遇到難抉之事了。
平平順順的時候,時光就過得很快。
有一天梳頭宮女手抖,蕭溪才發覺自己已經有了白發。
大概是年紀大了得緣故,她覺得這一年京都的冬日格外地冷。
小雪的時候,她送走了越太妃。
越太妃說想吃紅油火鍋,王公公含著淚吩咐禦膳房的人支鍋子,鍋子還沒有支起來,越太妃就去了。
大雪的時候,她送走了太皇太後。
辦完隆重的喪儀,來年開春後乍暖還寒的,她便染了風寒。
昏昏沉沉的,蕭溪覺得自己似乎睡了很久,睜眼時卻見皇帝坐在榻邊,紅著眼睛問她:“母後,您可還有什麼未了之願?”
蕭溪就明白,這大約是回光返照了。
未了之願麼?
蕭溪搖了搖頭:“沒有。”
她似乎是在回答皇帝,又似乎是在說服自己:“太皇太後走得很安詳,我的家人都很好,你是好皇帝……”
“我沒有未了之願……”
她緩緩閉上眼睛,淚水從眼角滑落。:,,,,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