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不知道,曹操密集調集了多少兵馬,意圖是什麼。
一旦曹操露出獠牙,再無人可製!
不說他們這些人的性命,便是大漢的生死存亡,儘皆取決於曹操之手!
曹昂,曹洪等人不再說話,恭謹的立在一旁。
正廳之內,陷入了一種詭異的安靜之中。
無聲無息,時間流轉,一身戎甲的曹操,大步進來,目光一掃,抬手行禮道:“臣曹操,參見太子殿下。”
劉紹雙眼泛起亮色,小臉期待的道:“曹卿家,你能護送我回洛陽嗎?”
曹操麵不改色,沉聲道:“殿下,小平津被破,逆賊已經殺向洛陽,人數不明。三羌那邊威逼三輔,長安連連告急。洛陽城內,羽林軍已經完全控製,臣建議殿下安坐孟津,待臣發兵,收複洛陽,再請殿下歸京!”
劉紹嘴角動了動,雙眼失望,小臉全是落寞。
荀攸神色一沉,低喝道:“大司馬,孟津關,現在你有多少兵馬?”
“不足兩萬。”曹操道。
荀攸沉著臉,道:“禁軍大營的兵馬,為何還未到?”
曹操道:“我去信詢問,暫且還沒有回信,不過,有消息說,是禁軍大營內亂,皇甫尚書忙著平亂。”
荀攸沒有收到這個消息,沉吟再三,道:“收複洛陽,用不著大司馬親自出征,不過區區一個張楊罷了,由黃中郎將領兵前往即可。”
曹操直接拒絕,道:“我在洛陽時,與大司馬商議好,一切兵馬,暫且歸我調動,統一調配,荀仆射莫要僭越。”
荀攸沒想到,他隻是稍一試探,就迎來了曹操如此淩厲果決的反擊。
“依大司馬所言。”不等荀攸再想對策,劉紹忽然輕聲道。
曹看著這個明顯悲傷過度的太子殿下,神情緩和了幾分,道:“殿下放心,臣一定能平滅所有反賊,護送殿下回京!”
劉紹僵硬的微笑點頭,而後越發的沉默。
荀攸心裡輕歎一聲,想起了劉辯繼位的那一天。
他沒有資格參與全部過程,可後來也了解的清清楚楚。
當初的陛下何等英明,從來不會由著他人安排,在縫隙中尋找生機,以巨大的冒險,博得了勝利。
而這位太子殿下,完全沒有主見,任由曹操擺弄。
曹操將一眾人的表情儘收眼底,不動聲色的道:“殿下,臣請黃中郎將入臣麾下,統一軍令。”
“可。”荀攸、黃忠來不及說話,劉紹已經點頭了。
而後,他似疲憊到了極點,艱難的起身,與一眾人輕聲道:“我要睡一會兒。”
曹操立即道:“臣已經將房間收拾好,殿下隨臣來。”
劉紹嗯了一聲,跟著曹操向外走。
荀攸與黃忠對視一眼,兩人心裡都忐忑起來。
太子殿下,已經落入曹操之手了!
曹操是大司馬,這樣安排有理有據,尤其是在孟津關,曹操的地盤,兩人根本無從反對。
曹操親自送劉紹來到房間,道:“殿下,如果有什麼需要,隻管吩咐,臣為殿下準備了幾個婢女,供殿下使喚。”
劉紹太累了,和衣躺到床上,歪頭看著曹操,輕聲道:“曹卿家,小平津不會失守的。”
曹操雙眼微不可察的一動,道:“殿下何出此言?”
劉紹臉角繃起,強打精神,道:“我之前聽父皇提起過,小平津的守兵,是從烏桓降卒中精挑細選,守將臧洪與馬超,不會輕易敗給叛軍的。”
曹操神色不動,繼而思索起來,道:“這麼說,是有人給了臣假消息,故意迷惑臣。”
劉紹眼簾掙紮了幾下,還是閉上,發出輕輕的鼾聲。
曹操狹長雙眼眯起,無聲的注視著臉色逐漸緩和平靜的劉紹。
他無從判斷,劉紹話裡的真假,也不知道劉紹的話,是有意為之,還是真當他可托付的忠臣。
這位太子殿下,畢竟是那心智如妖的陛下的兒子,真的會那麼簡單,輕信於人嗎?
陛下,就沒有與太子殿下評點過朝臣,有所交代嗎?
曹操沉默良久,走出房間。
穿過士兵們層層把守的崗哨,曹操來到了孟津關深處,一個不起眼的小房間。
砰砰砰
曹操站在門口,十分有禮貌的敲門,安靜的等候。
不多時,門被從內拉開,門檻之內,站著一個白衣勝雪,一塵不染的中年人。
“曹公請。”賈詡側身,道。
曹操麵無表情的走進來,在軟榻上坐下,神色沉思。
賈詡關上門,在他對麵坐下,看出了曹操眼中的猶豫,道:“曹公遇到了麻煩事?”
曹操抬頭看向他,道:“洛陽發生的事情,我還是覺得太多詭異,說不清道不明。”
賈詡道:“曹公不是從宮裡一直隨著陛下出城,上了羽林軍守衛的城頭,也親眼看到陛下遇刺,見到了陛下的屍體?”
曹操越發擰眉,道:“我可以確信陛下遇刺了,但是,這……我總是心裡不安,隱隱覺得,暗中有一雙眼睛,形影不離的注視著我。”
賈詡若有所思,道:“曹公,是否對陛下忌憚過深?即便是天子也是人,沒有人能算無遺策,算儘所有。”
曹操的眉頭略微鬆了鬆,道:“現在,太子殿下就在孟津,我想再等一等,看看風向,先生怎麼看?”
賈詡道:“曹公是擔心禁軍大營的十萬大軍?”
曹操搖頭,道:“不止,這是陛下放在明麵上的,陛下肯定還藏有其他後手。太子殿下剛才與我說,從烏桓挑選的銳卒,一萬三千人,全數被藏在小平津。”
賈詡倒是不意外,道:“小平津,確實是個意料之外的地方,我之前還以為會在轘轅關或者三輔。”
曹操看著賈詡,道:“先生覺得,我也該坐觀風向?”
賈詡卻神色一正,認真的道:“不!曹公現在要做的,是儘快發兵洛陽,搶下收複洛陽,扶持太子登基的不世大功!”
曹操聞言,下意識的伸手拿起腰間的酒壺,大灌了一口。
賈詡的回答,與曹操的預期完全不同。
在曹操想來,陛下遇刺身亡,大漢朝將迎來前所未有的危機,分崩離析也不為過。
這是一場前所未有的亂局,堪比秦末,始皇帝突然駕崩,群雄逐鹿,大丈夫當有所為!
他原本想坐山觀虎鬥,坐收漁翁之利。
可賈詡的話,更為有道理。
他要是搶先剿滅張楊,收複洛陽,扶持太子登基,那洛陽、皇帝,太後,皇後都在他手裡,以他大司馬的身份,加上從龍之功,必然再上一層,屆時,誰還能說個‘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