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 人不如故(2 / 2)

漢家功業 官笙 5644 字 5個月前

他們三人模棱兩可,那洛陽城裡顯然沒有統一的態度。

“二公子?”劉辯忽然淡淡道。

啃著蘋果的皇甫堅長咽了一口,想著曹洪的複雜身份,滿不在乎的道:“陛下,其實也簡單,讓三法司處置,給大司馬記個過,慢慢就過去了。”

盧毓神色不動,心裡搖頭。

陛下已經強行庇護曹操太多次了,到了朝野可接受的極限,要是再來一次,朝野不會再買賬,將引起劇烈反彈。

那時,非但不能解決這件事,還會如烈火烹油,激起更大的反彈,將曹操拉進去。

劉辯轉頭看著皇甫堅長,道:“伱就沒有一句有用的。給朕來個蘋果。”

皇甫堅長眨了眨眼,看著手裡隻剩一半的蘋果,道:“陛下,隻剩這個了。”

劉辯沒好氣擺了擺手,向著陳群,道:“尚書台什麼意見?”

陳群立即道:“下官不知。”

劉辯放下茶杯,看著楊修,道:“你也不知道?”

陳群是‘潁川黨’,而楊修是‘楊黨’,問的自然是王朗的態度。

“臣不知。”楊修硬著頭皮道。他不是不知道,而是不能說。

劉辯抬頭看向頭頂的大太陽,手裡喝不下去的茶水,桌上不能扇的扇子,眉宇間有些煩躁,道:“這鬼天氣,熱死個人。二公子,哪裡涼快,咱們避暑去。”

盧毓跟隨劉辯多年,知道這是他發現情緒的方式,心裡想著,怎麼為劉辯分憂,穩妥的解決這件事。

皇甫堅長就更不當真了,道:“陛下,要不,去冀州吧,那邊的鹽場據說現在很漂亮。”

劉辯眉頭挑了挑,繼而目光悠遠起來。

皇甫堅長是有廢話的性子,可在劉辯麵前,不會無緣無故的突然提及冀州鹽場。

盧毓嘴角動了動,欲言又止。

陳群,楊修則還沒有察覺,低著頭,心裡想著皇帝陛下不會真的躲著不回洛陽吧。

盧毓看著沉思的劉辯,心裡慌的厲害。

冀州鹽場涉及的太多,太大了,據他所知,曹操以及帳下謀士、武將或多或少都有涉入,一旦這個蓋子被揭開,那可比曹洪那點事嚴重的多。

劉辯沉吟再三,道:“田豐還在彭城嗎?”

皇甫堅長抬頭看了看天,道:“根據時間算,還在,韓斌趕過去了,正在整頓漕運的事,一時半會兒估計抽不了身。”

劉辯心裡想著處理這件事的合適人選,這個要麼足夠服眾,要麼無懼無畏。

朝廷內外想了個遍,劉辯也沒找到合適的。

又看了眼身前的三人,劉辯起身道:“先回京吧。”

盧毓看得出來,劉辯沒有想好怎麼處置,連忙跟上,低聲道:“陛下。”

劉辯腳步不停,皇甫堅長突然快步,插在了楊修,陳群身前。

兩人腳步一頓,明白了,停下來,目送著盧毓與劉辯的背影,悄悄對視一眼,各有異色,不知道心裡在想什麼。

拉開一段距離,盧毓這才放開一點,道:“陛下,這個案子,臣以為,最好還是以普通刑案結案。”

劉辯折扇在胸前扇著,感覺著頭上的汗,輕吐一口氣濁氣,道:“朕何嘗不知,隻是他們未必願意。為了曹操,朕將丞相,將朝野得罪了個遍。再來一次,朕與尚書台就要離心離德了。”

盧毓知道劉辯的難處,躬著身,低聲道:“陛下,那便讓刑曹去辦。”

劉辯回頭看向他,道:“許攸?他能收的住手?”

盧毓道:“臣以為,許尚書能頂得住壓力。”

劉辯停住腳,看著盧毓,道:“許攸聽話,朕知道,要他強行結案不難。他有能力,阻擋朝野的見縫插針?”

這件事的難點,就在於朝野不會輕易放過曹洪、曹操,一定會想儘辦法,用儘手段擴大事態。

許攸這邊結案,那邊又扯出其他事情,非但結不了案,還得將刑曹,廷尉府拖進去。

真要是鬨出這樣一出,那事態就真的難以收拾了。

盧毓看著劉辯,微微低頭,若有所指的道:“陛下,朝野之中,論對大司……對曹洪一案最清楚的,莫過於刑曹的許尚書,也唯有他能順利結案。”

劉辯眉頭一挑,倒是沒有想到這一層。

許攸之前針對過曹操一次,將曹操老底都查了個遍,單是他爆出來的,就驚呆了無數人。

劉辯想通了,忍不住笑起來,拍著盧毓的肩膀,道:“鍛煉兩年,朕就調你回京。”

盧毓躬著身,道:“無論在何處,臣伏願為陛下分憂。”

劉辯看著他,輕輕點頭,道:“都說衣不如新人不如故,果真如此。走,陪朕走一會兒,說說你信裡沒說的事。”

“是。”盧毓應著,陪在劉辯身後側,說著來潁川郡後的大小事。

不遠處的馬車不遠不近的跟著,皇甫堅長招呼了陳群與楊修一聲,快步追了上去。

三天後,尚書台。

荀彧召集了三法司在京的官員,外加一個吏曹尚書王朗議事。

好半天,荀彧合上手裡的文書,道:“各項事情便這樣,按照計劃執行。現在說說,曹洪一事,拖延太久了,吏曹怎麼說?”

王朗神色不動,頗有些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姿態,道:“吏曹並無意見,不論是三法司還是大司馬府,都有權處置,全看丞相決斷。”

荀彧直接轉向許攸,道:“刑曹還是覺得,要三司會審嗎?”

三司會審與刑曹查處,規格上不一樣,針對的對象也不一樣。

許攸自然不想接這個燙手山芋,一個曹洪要是能搬到曹操,曹操倒了幾百次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