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彪低著頭,抬著眼皮,觀察著劉辯的情緒,謹慎的道:“回陛下,這四州之地,占據了朝廷賦稅的三成以上,若是再減,臣等,恐國庫更加虛乏。”
劉辯隨意的翻著奏本,並沒有說話。
現在的情形是,北方集中了大漢七成以上的人口,賦稅則以關中、關東為最。青、冀、兗、豫四州的賦稅,占據大漢的三成以上,而隨著各地疏離朝廷,實則這三地的賦稅已占國庫一半之多!
王允,荀攸等人見著,默默不語。
在這件事情上,尚書台難得的意見統一,隱隱與劉辯對抗。
劉辯拿起筆,開始批閱奏本,道:“如果不減,你們能收上來嗎?”
楊彪胖臉微繃,陪著一絲笑容,道:“總歸是能上來一些的。”
劉辯抬頭看向他,道:“這一些,還比不上楊卿家幾個莊園的收成吧?”
楊彪臉色陡變,連忙道:“臣,臣名下並無莊園,請陛下明鑒。”
劉辯淡淡哼了一聲,道:“明天頒布,蔡卿家留下,其他人都去吧。”
楊彪脖子發冷,抬手道:“臣告退。”
王允沉默片刻,似無不可,跟著抬手。
荀攸,鐘繇兩人欲言又止,還是依次出了書房。
蔡邕有些不明所以,不知道為什麼留下,躬著身,不自禁有些緊張。
楊彪等人一走,劉辯神情突變,笑容滿麵的站起來,走向門外道:“蔡卿家,那蔡崢,聽說是你的族人?”
蔡邕有些怕劉辯,陪著笑道:“從族譜上來看,是這樣。”
劉辯點點頭,出了書房,見蔡崢還在不遠處等著,招了招手:“過來!”
蔡崢小跑過來,滿臉寫著害怕,躬著身,抬著臉的看劉辯。
劉辯背著手,道:“朕問伱,這種紙,你一個月能造多少?”
蔡崢看著劉辯,心裡懼怕,下意識的看向蔡邕。
蔡邕臉色一板,道:“放肆!陛下問你話,老實回答!”
“回陛下,八百張。”蔡崢一個激靈,脫口而出道。
劉辯皺眉,道:“能不能多一點?”
蔡崢眼巴巴的看著劉辯,小心翼翼的道:“陛下,多一點是多少?”
劉辯摸了摸下巴,盤算著,道:“一百萬張起步吧。”
蔡崢嚇的雙腿發軟,結結巴巴的道:“陛陛下下,這這小人做不到……”
劉辯瞥著他,道:“材料換一換,工藝可以差一點,不是給朕用的。”
蔡崢嘴角動了動,心裡害怕到極點,還是不敢說話。
他本是聽說當今陛下酷愛紙張,這才用儘辦法,想效仿蔡倫討好鄧太後那樣討好劉辯,以期飛黃騰達。
可沒想到,眼前的陛下,居然要一個月一百萬張!
這把他剝皮抽骨都做不到啊!
劉辯見他不說話,轉頭看向蔡邕,道:“蔡卿家,朕見太學、鴻都門學以及各級官吏,用不起縑帛,學業、公事受阻。想著紙張便宜,既能鼓勵世人向學,也能省卻不少負擔,卿家怎麼看?”
“陛下聖明!”
蔡邕毫不猶豫的接話,道:“陛下一片仁心,大漢臣民,無不感同身受。”
劉辯嗯了一聲,道:“那這樣,卿家以太常的身份下令,命太學生棄縑帛改用,對了,這個紙叫什麼來著?”
蔡崢迎著劉辯的目光,嘴巴開合,發不出聲音。
蔡邕麵露沉吟,道:“陛下,此紙體現的是陛下對讀書人的一片照拂、對天下臣民的關愛,臣請為‘史侯紙’。”
蔡崢愣住了,什麼史侯,不是蔡侯嗎?
劉辯眉頭一跳,意味深長的看著蔡邕,道:“卿家博學多才,為讀書人榜樣,難能可貴是不朋不黨,忠於國事。即日起,加卿家侍中,列尚書台議政。”
蔡邕心頭大震,又驚又喜,急急抬手道:“臣領旨、謝恩!”
潘隱在一旁,將這一切目睹在眼裡,對這位蔡大家,真的是刮目相看!
所謂的‘史侯’,是先帝在劉辯出生後,擔心養不活,特意將劉辯寄養在宮外一位史姓道人的家裡,因為是寄養,而劉辯身份太過特殊,稱呼上有些麻煩,聰明人就給出‘史侯’這個稱呼。
也就是說,‘史侯’,指的是劉辯。
蔡邕這個馬屁,拍的真是好!
劉辯掃了潘隱一眼,與蔡邕繼續說道:“鴻都門學的學生,筆墨紙硯,皆免。太學生,棄縑帛用史侯紙。另外,朝廷的往來文書、奏本等等,也要改用紙。”
蔡邕心領神會,道:“臣明白。”
劉辯背著手,道:“這造紙廠,設在太常之內,由大長秋出資、負責材料,太常監督、蔡崢經營,今年暫定為一百萬張,卿家認為夠嗎?”
蔡邕心裡隻是一盤算,道:“臣認為不夠,至少一千萬以上。”
蔡崢臉色似哭似笑,雙腿抖索個不停,快尿了。
他造的這種紙,隻是用來上貢,可不能大規模量產!
一千萬?
劉辯暗自搖頭,隨著壟斷性的政策推動,對於‘史侯紙’的需求,將會成倍成倍的翻漲,他甚至覺得,一年四五個億的收入都是少的!
隻不過,還需要時間。
“好,”
劉辯笑著拍著蔡邕的肩膀,道:“這件事就交給卿家去辦,要快。”
蔡邕一本正經的肅色抬手,道:“臣領旨。”
劉辯點頭,擺平了這件事,心裡異常輕鬆,轉身回書房,道:“曹操、丁原有信了,立刻來報。”
“是。”潘隱應著,緊隨其後。
劉辯剛進門,發現蔡文姬站在不遠處,靜靜看著他。
蔡文姬見劉辯進來,輕輕行禮,聲音清脆柔和道:“妾身聽唐娘娘說,陛下有一本鬼神遊記,十分有趣,妾身想借來一觀。”
唐姬俏生生的站在一旁,希冀的看著劉辯。
劉辯的目光下意識辦的看向蔡文姬嘴唇上方的麵紗,上麵有著輕淡的唇印。
他一挑眉,不動聲色的走向書桌,抽出那閒暇放鬆寫的《鬼神遊記》,遞給蔡文姬,笑著道:“一個瘋子打妖怪的故事。”
蔡文姬注意到了剛才劉辯的目光,臉頰微紅,接過來道:“謝陛下。”
劉辯擺了擺手,坐回椅子上。
兩女行禮,慢慢出了書房。
而此時景福殿外,蔡崢苦著臉,道:“世叔,這一百萬,我上哪造去啊……”
不等他說完,蔡邕一瞪眼,道:“少廢話,陛下的旨意,你也敢違抗!”
蔡崢想哭又哭不出來,心裡後悔不迭,早知道就不來了。
蔡邕沒管他,一直在盤算他的人脈,以及能賣出多少張紙。
求月票~~,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