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與朝臣的隔閡
晚間,丞相府。
王朗入仕洛陽令,忙的焦頭爛額,已經很少得空與楊彪對坐了。
楊彪脫掉厚厚棉衣,烤著炭火,皺著眉,一臉疑色,道:“你說,吏曹這是什麼意思?”
王朗神色比之前疲倦了太多,沒了著書的閒情逸致,道:“荀尚書的意思,是兗州崩壞,各州郡舉薦太慢或者會有亂臣充斥其中,是以全數從朝廷調遷?”
楊彪點頭,看著王朗道:“我總覺得其中似乎有些不對勁,你能看出什麼嗎?”
王朗猶疑,道:“這樣的理由,倒也是充分……”
楊彪認真了幾分,道:“你不太了解陛下,他從來不會為了表麵的一件事大動乾戈,肯定有更深的目的。”
王朗聞言心裡一動,道:“朝廷還沒有決定,派誰支援冀州嗎?”
楊彪怔了下,眨了眨眼,道:“伱不說,我差點都忘記這件事了。”
王朗目光古怪的盯著他,道:“你差點?尚書台也沒人提及?”
楊彪被他盯的,表情很不自然,道:“或許,陛下是準備等曹操北上。”
“不儘然,”
王朗搖頭,道:“曹操還要平定兗州各處匪患,少說要有半年時間。”
楊彪麵露疑惑,自語道:“奇怪了,王允不提我能理解,荀攸,鐘繇等人也裝作不知道,他們打算做什麼?禁軍大營還有六萬兵馬,即便沒有錢糧,也不至於這樣按兵不動……”
此刻的楊彪,對朝政有了諸多困惑。
王朗想了一陣,道:“我聽說,並州準備開春後,將對田畝進行清丈、戶丁普查。”
這個楊彪清楚的很,是他批的,道:“經過上次陛下禦駕親征,匪患略平,並州地廣人稀,朝廷決定將三輔等地的災民安置在並州。”
王朗看著他,道:“你說,朝廷會不會將兗州作為第二個並州?”
楊彪眨了眨眼,旋即雙眼大睜,麵露驚愕。
王朗見他後知後覺,不禁搖頭。
楊彪好一陣子才恢複表情,喃喃自語道:“這樣來,兗州還得出大亂子……”
王朗點頭,兗州不是並州,在兗州清丈田畝,普查戶丁,兗州世家大族,豈能答應?
要知道,兗州之地,絕大部分田畝都被世家圈做了莊園,而百姓大部分是世家的仆從或者佃戶!
朝廷要清丈田畝、普查人口,不出大亂子才是奇怪!
楊彪看著王朗,不自覺的揉了揉臉,道:“我這個丞相,應該讓你來坐。”
王朗拿起茶杯,默默不語。
他有些後悔入朝了。
現在朝廷的所作所為,與他所想的完全不一樣。
毫無振興之意,反而平添禍亂!
這樣的朝廷,留下有何意義?
皇宮,景福殿,書房。
劉辯與荀攸,鐘繇對坐,一邊下棋,一邊說著事情。
荀攸早就知道劉辯的棋力,雖然偶有妙手,但總體來說,還在蹣跚學步的階段。
他不漏聲色的讓著,道:“陛下,關於減稅的詔書,尚書台已經擬定好,明日便可上奏,請陛下禦覽。”
劉辯雙眼盯著棋盤,苦思冥想,隨口道:“嗯,下棋下棋。”
荀攸瞥了眼,落子,而後道:“陛下,幽州劉使君還在與鮮卑、烏桓等交戰,暫時抽不出身支援冀州。並州盧使君來信,是否出兵支援?”
劉辯心神都在棋局上,不假思索的道:“命他做好並州的事,其餘不要多操心。”
荀攸故作思忖的落子,道:“陛下,禦史台那邊的改製,尚書台基本同意,隻是,要派遣十三路監察禦史出京,尚在爭議。”
“嗯,北方暫且不動,交、益、揚、徐、荊五州先派。”劉辯道。
荀攸應著,而後微微抬頭,注視著劉辯的表情,遲疑著道:“陛下,朝野對兗州丁史君多有不滿,彈劾之聲漸漲,是否調他回京?”
劉辯思索著棋局,好半天才猶豫著落子,道:“處置了丁原,後麵就是曹操了,兗州你們打算怎麼辦?”
一旁的鐘繇神情一肅,麵露恭謹的躬身道:“陛下,曹操……此次做的太過,臣知道陛下信重,臣擔心……曹操恃寵而驕,會惹出更大禍事,有損聖顏。”
劉辯嗯了一聲,剛要說話,左栗急匆匆進來,躬著身,遞給劉辯兩張紙條。
劉辯瞥了他一眼,打開看去,第一道他皺眉,第二道,眉頭皺的更深。
旋即,他抬頭一笑,道:“所以,朕沒敘他的功,找機會,朕再申斥他,命他謹言慎行,忠心用事。”
荀攸見劉辯這麼不痛不癢的放過,遲疑了一會兒,想要再諫言,劉辯忽的抬頭看向他,道:“荀文若人在哪裡?”
荀攸連忙躬身,道:“臣打聽過,還沒消息,或許還在鄴城。”
劉辯神情不變,心裡暗道:這荀彧可彆出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