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崢嶸之人(2 / 2)

漢家功業 官笙 14036 字 9個月前

劉辯又喝了口茶,道:“朕要說的第三件事,就是文武分離。州牧、太守、縣令等不掌兵,設佐官都尉領州、郡、縣之兵,兵額限定。另,朝廷會逐步派將軍,領兵分駐各州,歸屬大司馬府統轄,不隸尚書台與地方。”

這件事,劉辯自登基以來,敲敲打打,陸陸續續提過,那時是小心翼翼的試探,現在,他無需顧忌那麼多了。

皇甫嵩作為大司馬,自是十分清楚。

倒是曹操狹長雙眼有凝色一閃,心裡多少還是有些掙紮。

他選擇了‘武將’一途,便不能牧守一方了。

征西將軍是他的夢,牧守一方也是!

劉辯這三件事,實際上大家都知道,隻不過這一次,劉辯準備付諸行動了。

荀攸,荀彧對視一眼,許攸抬手道:“陛下,是否等平滅袁術之後,再做實施?”

劉辯將茶杯遞給潘隱,站起來,淡淡一笑,道:“小小袁術,諸位卿家不要太過高看了。平叛是平叛,政務是政務,不能因為他有所耽擱。”

荀攸,荀彧抬手,恭送劉辯出門。

“陛下果然英明神武,有世宗風範!”等劉辯出門,在一片安靜中,蔡邕讚歎道。

眾人看了他一眼,沒人理會。

荀攸轉向荀彧道:“叔父,你怎麼看?”

荀彧抬起眼皮,餘光掃過所有人,道:“陛下所言有理,袁術一事,朝廷過於擔憂了。”

荀攸欲言又止,心裡並不這麼看。

袁術謀逆,是大漢朝幾十年甚至上百年來,最大的一次世人謀逆,如果不能迅速平定,隻怕世家人心都要動搖、離散了。

曹操不屑輕哼一聲,他與袁術、袁紹兄弟很熟,深知這兩兄弟的秉性。他自信,給他三萬人馬,最多一個月便能滅了袁術!

荀彧忽的抬手向皇甫嵩,道:“敢問大司馬,可知領兵之人?可否透露?”

皇甫嵩不假思索,道:“我確實不知。”

曹操跟著道:“大司馬府暫且沒有進一步征討揚州的計劃。”

荀彧放下手,老成的臉上出現肅重之色,道:“不可以是渤海王。”

皇甫嵩神情一動,繼而微微點頭。

曹操的臉上也出現鄭重之色。

如果是劉協出去領兵,固然會對袁術等叛軍的‘大義’造成衝擊,但其中的風險太過可怕,一旦有個閃失,很可能會造成兄弟鬩牆、甚至大漢朝分裂的情形!

朝臣們對劉辯的不按常理出牌憂心忡忡,在商議中,劉辯回到了景福殿。

他背著手,站在屋簷下,靜靜望著不遠處。

一個中年人,在禁衛的護送下,緩緩的靠近。

到了近前,這個人的容貌才完全看得清楚。

明顯洗過澡,換了身衣服,但頭發沒有打理,胡子拉碴,神色疲憊,雙眼無神,完全不像是一年多前,帶兵殺入禁宮,屠戮數千人,英姿勃勃,殺氣騰騰,更是殺到了剛剛繼位的劉辯身前,毫無退讓之意的虎賁中郎將——袁紹!

袁紹在黃門北寺獄經曆了太多,也已知道袁家覆滅,袁術謀反等這短短一年多發生的翻天地覆的事情與變化。

他沉默著走到劉辯近前,麵無表情的抬手道:“罪臣袁紹,參見陛下。”

劉辯看著他,一時間心裡起伏不定,難以平靜。

一年多的時間而已,恍若隔世。

當時,他確實被嚇到了,袁紹煞氣凜冽,手裡的劍在滴血,手下的兵已殺紅眼,見人就殺,毫無顧忌。

不止是景福殿前,整個皇宮到處都是內監、宮女的屍體,血流成河,殺聲蓋天。

現在回想起來,劉辯仍是心有餘悸。

袁紹見劉辯不說話,抬著手不動,疲憊的臉上,不見半點情緒。

左栗站在一旁,低著頭,目光冷冷的盯著袁紹,雪白的臉上一片寒意。

當日,他趴在花壇裡,扮作死人,一動不動,耳邊是清晰的刀劍劃過身體的聲音,還有溫熱的血潑灑在臉上。

時至今日,他還時常被噩夢驚醒。

不知道過了多久,劉辯輕吐一口氣,收回思緒,目光漸漸聚焦,看著眼前的袁紹,從身後拿出三道奏本,道:“你給朕的三道奏本,你看看,他們是否瞞報、修改、或者藏匿了。”

袁紹抬頭看了眼,伸手接過來,十分緩慢的打開。

雙手還有新鮮的血痂,十指枯瘦如樹枝。

不多久,他雙手舉回,道:“回陛下,並無不妥。”

劉辯點頭,看向南方,道:“你有多少把握?”

袁紹神情不動,語氣毫無波瀾,道:“袁術器小量窄,受不得挫折,罪臣與他對戰,最多不出一月。”

劉辯雙眼微微眯起,道:“但朝廷沒有錢糧,也沒有多餘的兵馬給你。”

袁紹麵不改色,道:“隻要有陛下的旨意,罪臣可自行募集。”

“陛下,大司馬到了。”潘隱在劉辯身側道。

劉辯抬頭,果然見不遠處的大門,皇甫嵩已經進來。

劉辯稍作沉吟,淡淡道:“你誅殺閹黨有功,加之袁家謀逆時你在獄中,並無涉及,朕赦免你一切罪責,加你為武毅將軍,領豫州、徐州兵馬,彭城相劉備、平虜校尉呂布共一萬兵馬,歸你調遣。”

袁紹無神的雙眼閃過一道亮光,抬起手,道:“臣領旨。”

皇甫嵩走過來,從背影上,完全認不出袁紹,剛要抬手見禮,餘光一瞥,神情頓怔,張口的‘臣參見陛下’,硬生生的沒說出來。

看到袁紹,他自然就明白了。

一時間,心如電轉,閃過無數念頭。

皇甫嵩想過很多可領兵之人,包括了曹操,朱儁,劉協,哪怕是趙雲這樣的新貴,他都想過,萬萬沒想到,會是袁紹!

“你去吧。”劉辯瞥了眼皇甫嵩,與袁紹說道。

袁紹抬手,道:“臣告退。”

他緩緩後退,轉身離去,至始至終,沒有一絲表情外露,無喜無悲。

皇甫嵩等袁紹走了,一貫冷清的臉上出現絲絲正色,道:“陛下,用袁紹,是否冒險了一些?”

袁紹畢竟是袁家人,如果他突然反水,與袁術合流,那將變成朝廷的不世大敵!

劉辯沒說話,對著潘隱等擺了擺手。

潘隱會意,給了其他內侍、侍衛一個眼神,全數退走,隻留下了劉辯與皇甫嵩。

劉辯抬頭看了眼天色,忽的笑著道:“夏天要到了,天氣漸熱。”

說著,他擼了擼袖子,而後提起褲子,直接一屁股坐在台階上,與皇甫嵩道:“卿家坐到朕邊上來,有些話,是該與卿家好好聊一聊了。”

皇甫嵩怔了下,倒是沒有猶豫,跪坐在劉辯身側。

劉辯望著宮外,道:“卿家,還記得,你第一次見朕,與朕說過的話嗎?”

皇甫嵩麵露思索,第一次?

第一次,就是他那個逆子,當街衝撞劉辯,他帶著皇甫堅長入宮請罪。

仔細回憶著當時說的話,皇甫嵩還是有些不解,道:“臣糊塗,請陛下訓示。”

劉辯笑了笑,道:“卿家當時說,朝廷要警惕地方士族的坐大,不能給他們太多權力。”

皇甫嵩自然記得,隻是不明白劉辯的意思。

劉辯餘光看了他一眼,道:“朕與卿家的想法一樣。隻不過,朕覺得,不給權力是不夠的,朕還想要看看,到底哪些世家是忠於我大漢的,哪些世家是虎狼之輩。”

皇甫嵩心中頓時恍然。

難怪陛下對袁術謀逆采取了一眾縱容的態度,這是在——釣魚!

而用袁紹,本質上也是一樣!

皇甫嵩抬起手,道:“陛下,是否,代價大了一些?”

袁術自豫州起家,豫州被打了稀爛不說,徐州還受到波及,再討揚州,怕是揚州也得從北打到南。

皇甫嵩哪裡會想到,劉辯的心思是‘不破不立’四個字。

有哪個皇帝,會想著將他的江山打的粉碎,重頭再來?

劉辯笑著道:“武陵太守曹寅反了,卿家覺得,即便沒有袁術,這天下就能太平了?”

皇甫嵩深深擰眉,大漢朝的各種亂象,太過複雜,實在難以用簡單幾句話去概括。

“陛下,董卓該如何處置?”皇甫嵩沒再糾結袁術、袁紹兩兄弟,談起了董卓。

劉辯坐在台階上,突然有些不習慣,總覺得雙腿不舒服,拍打著大腿,隨口般的道:“卿家,從前,有一潭死水,死水之下,誰也不知道藏著什麼,後來,有人扔進一條怪魚,這條怪魚將這潭死水攪的翻湧不斷,死水地下的東西,一一都冒了出來。”

皇甫嵩懂了,抬手道:“臣領旨!”

劉辯與皇甫嵩交了底,也交了心,盤著腿,想了想,道:“鮮卑、烏桓基本無大礙,幽州暫穩。冀州的威脅,主要來自於黑山軍。青州的黃巾軍複熾,倒也可控。現在的問題有兩個,一個是揚州,一個是益州。”

皇甫嵩聽著劉辯如數家珍,默然沉思。

他心裡清楚的很,平亂不是劉辯的目的,‘新政’才是。

劉辯瞥了他一眼,道:“近來有人,不斷彈劾楊彪,王允,卿家怎麼看?”

楊彪與王允矛盾逐漸擴大,私底下不斷有人煽風點火,已經有人開始公開彈劾楊彪、王允,列舉罪證了。

皇甫嵩稍作思索,道:“陛下,暫且無人可代楊公。”

劉辯微微點頭。

大漢朝廷,需要一個令朝野都信服的人來穩住局勢,拋開四世三公的楊彪,還真找不出第二個來。

寫的正嗨,被喊了出去,所以寫的少了點。

立帖為證:明天日萬!

求月票~~,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