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不足事(1 / 2)

漢家功業 官笙 8162 字 9個月前

第383章 不足事

曹操坐在劉虞不遠處,案桌上擺滿了各種公文。

對於這些,曹操可以說信手拈來,沒有任何壓力。

他故作的翻開奏本,靜靜的等著劉虞解開謎底。

劉虞破天荒的與他敘舊,必然是有所圖。

果然,好半晌後,劉虞回過神,自嘲的搖了搖頭,看著曹操微笑道:“我記得孟德之前一直渴求血戰沙場,建功立業,效仿衛霍,名垂青史,萬世揚名,世事多變,孟德,初心改否?”

曹操神色不動,道:“初心不改,縱橫萬裡,隻為不世功業。”

劉虞審視著他的表情,慢慢點頭,道:“若求功業,對於孟德來說,易如反掌。人之一死,萬事成空,唯有名聲可垂後世。陛下欲中興大漢,能臣名將,必流芳百世,唯萬世所仰。相比於萬年史冊,生前的功名利祿,富貴榮華又算得了什麼?”

曹操聽懂了劉虞的話,不動聲色道:“劉公說的是。”

劉虞在曹操臉上看不出什麼,道:“過幾日你便出京吧,先去並州。那邊地廣人稀,形勢複雜,且須用心。”

曹操對於劉虞這個安排有些無法完全理解,沉吟不語。

要他出京,是要驅離他朝廷核心,將他變成一個執行者,無法掌握大權。

可在這種時候,年底將近,劉虞眼見大限將至,明明大司馬府離不得人才是。

曹操一時想不透徹,還是不動聲色的道:“下官領命。”

劉虞見他連多問一句都沒有,心裡非但沒有輕鬆,反而愈加沉重。

這樣一個隱忍的人,不是大忠就是大奸!

‘希望我的想法是錯的。’

劉虞目光不離曹操,心裡輕輕一歎。

他就要死了,能做的並不多,對於曹操的製衡也未必有效。

大司馬府有炭火在燃燒,並沒有外麵那麼冷。

大雪在洛陽城飄個不停,將洛陽城裝裹的一片銀白,仿佛隻有一個顏色。

三法司以及皇城府、黃門北寺獄並沒有停歇,按圖索驥,一個個人被或明或暗,或靜或鬨的帶走,消失的一乾二淨。

無聲無息的寒意從洛陽城向外肆意,各州郡也陸續展開行動,以往一些不能動,不好動的人,被以各種理由帶走,而後再也沒有出現。

在‘五鬥米教勾結叛逆,滲入朝廷,圖謀不軌’的大帽子下,幾乎沒人能反抗。

各州郡同樣感覺到了龐大的壓力,依照尚書台的命令,開始為著明年種種‘新政’計劃做著準備。

但壓力最大的不在地方,而在尚書台。

宮裡給了前所未有的寬容,這種寬容令他們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永漢五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距離明年已經沒有幾天,尚書台還在加緊做著準備,最後一次會議,如期到來。

尚書台大會議室,尚書台以及六曹九寺等各個部門的頭頭腦腦、諸多官員齊聚。

這種規格的會議是極其少見的,由此可見這次會議的重要性。

荀彧坐在主位之上,這位年輕的丞相並無多少威望,甚至於,在座的,九成以上都比他更有資格坐那個位置。

荀彧神情威嚴自重,一眼掃過眾人,道:“‘新政’的各項內容基本定下,還有一些爭議較大的。第一,是關於九品中正製。第二是入仕大考。第三是稅收。第四,是三法司地位與職權劃分界定。第五,是關於朝廷製度的改革與恢複。第六,是關於‘新政’的推進計劃與目標。諸位,今天是年前最後一次大議,諸事不可再拖,都說說看法吧。”

荀攸作為吏曹尚書,神色思忖的道:“丞相,關於九品中正製,吏曹並不反對。隻是其中的推舉、選拔、定階,涉及十分廣泛,牽扯頗多,還請丞相給予時間,以令吏曹好好籌算,儘可能的拾遺補缺。”

這九品中正製,宮裡可以說醞釀多年了,之所以一直無法落實,最大的阻礙,便是朝廷各官員反對吏曹一把抓,這樣就剝奪了他們推舉官員這項最重要之一的權力!

荀彧不鹹不淡的嗯了一聲,道:“吏曹總覽官吏的選拔、調遷、任罷,已是定製,不可更改。禦史台,廷尉府可有異議?”

荀彧說著,突然看向了劉協以及廷尉王朗。

“沒有異議。”劉協向來極力遠離朝政,對於荀彧的問話,自然不會出聲反對。

倒是王朗沉吟不斷,並不開口。

‘潁川黨’已經霸占朝堂,要是這九品中正製再落入‘潁川黨’手中,豈不是天下世族任由其拿捏?

荀彧見王朗沒有說話,並不急。

其他人同樣在等著王朗說話,偌大的議事廳,落針可聞。

王朗看似是孤身一人,可他是前任丞相楊彪留下的唯一‘親信’,很自然的繼承了楊家在朝野的政治遺產。

王朗並不是楊彪那樣無為之人,縱然低調內斂,可在不知不覺中,身周也站了不少人,在朝野是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

不論是聲望還是勢力,荀彧都有所顧忌,王朗如果執意反對,這九品中正製他也不能強行推動。

司馬儁,皇甫堅壽,吳景以及孔融,陳宮等人端坐不動,實則餘光都在王朗身上。

他們這些人都不屬於‘潁川黨’,麵對‘潁川黨’的強勢,他們多數時候隻能低頭,私心來說,他們也希望有人能站出來,對‘潁川黨’說一個‘不’字。

“下官……沒有異議。”

在一片靜寂中,無數人的注視下,王朗從容開口。

他的聲音還未落下,已經有很多人頗為意外了。

之前一力反對的王朗,怎麼突然改口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