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未雨綢繆(2 / 2)

漢家功業 官笙 41904 字 9個月前

劉辯猝不及防,向前連連跑了幾步才停下。

“大膽!”一旁的禁衛同樣

猝不及防,飛速反應,衝了過來。

一個禁衛一腳踢在吳景小腿,另一個擊打胸口,隨後兩個直接拔刀,將吳景死死按在了地上。

這些不過是眨眼間完成,吳景根本來不及反應,直到臉死死貼在地上,這才驚呼道:“陛下恕罪!陛下恕罪,臣,臣臣崴腳了……”

劉辯轉過身,看著吳景,神情動了動。

在被吳景撞到的那一刻,他心驚肉跳,下意識的認為遭遇了此刻,生出了多年未有過的恐懼!

‘這是人之常情,還是帝王的天然秉性?’

劉辯心裡自語了一句,旋即微微一笑,道:“放開吳卿家吧,不過是崴腳了,無需大驚小怪。”

禁衛這才收回刀兵,將吳景拉起來。

吳景隻覺小腿,下蓋,胸口,肩膀,臉,哪哪都疼,卻也顧不得,抬著手連連請罪道:“臣,臣衝撞了陛下,還請陛下治罪!”

‘這可是真衝撞啊……’

劉辯轉過身,繼續走,笑聲道:“卿家無需在意,陪朕走走。”

吳景心驚膽戰,咬著牙,陪著劉辯走出崇德殿。

走幾步,這才感覺小腿疼的要命,一瘸一拐的跟在劉辯身後。

“卿家還沒有回答朕的話。”走在前麵的劉辯等了一陣子,沒有等到吳景的話,再次問出口。

吳景已經回過神,迅速思考,道:“回回陛下,據臣所知,烏程侯嚴格遵守大司馬府的命令,在吳郡駐兵五萬,糧草,隻夠一月有餘,去年還上書尚書台,請求撥付糧草。”

劉辯踱著步子,神色沉思,道:“如果說,袁紹發兵吳郡,孫策能抵擋多久?”

吳景一怔,袁紹發兵吳郡,這是何意?

他一瘸一拐,疼的頭上冒冷汗,抬頭看了眼天色。

這才正月,寒冬臘月,吳郡靠海,更為淒冷,袁紹要在這種時候發兵吳郡?

吳景一時半會兒想不清楚劉辯在問什麼,審慎的道:“陛下,烏程侯向來勇猛,袁紹,哪怕是傾巢而出,相信也能抵擋,直到朝廷援兵趕至。”

劉辯仿佛聽不出吳景話裡的顫音,點頭道:“朕剛剛已經傳旨給豫州劉備,徐州張遼,命他們將兵馬向南移,與吳郡形成掎角之勢,以防備袁紹北上。”

吳景臉色驟變,雙眼大睜的看著劉辯的背影。

不過他猛的又低頭,心裡更加的戰栗、驚恐。

劉備,張遼率兵向南,這是圍住了吳郡!

這是防備袁紹,還是要吞並吳郡?

劉辯走了幾步,回過頭,道:“卿家要與烏程侯好好說,莫要誤會。”

吳景頭上冷汗涔涔,僵硬的抬起手,道:“臣明白。”

劉辯低頭看了眼,褲腳有些血漬,想必禁衛下腳夠狠。

若無其事的轉過身,劉辯繼續踱步,道:“如果袁紹真的入侵吳郡,那須以劉備為首。”

王朗剛一下馬車,便看到不遠處的戲誌才帶著一大群人從禮曹離開,前前後後足足五十人,聲勢頗為浩大,來去匆匆,轉眼間就消失在王朗的視線裡。

張洪道:“廷尉,現在最為賣力氣的,反倒是禦史台。”

王朗微不可察的點頭,道:“我怎麼感覺,禦史台好像查出了什麼?”

張洪道:“我聽說,禦史台盤問了很多人,那龐雑近來有接觸的,幾乎都被盤問了,太學裡差點鬨出衝突。”

“戲禦史還是有分寸的。”王朗評價了一句,道:“待會兒見了荀仆射,謹言慎行,沒有把握的話,一個字都不能說。”

張洪躬身,道:“事關重大,下官省得。”

皇宮,崇德殿。

吳景站在劉辯身前,滿臉籌算的道:“陛下,自先帝以來,各地旱情,水情不斷,近十多年,大旱,洪災不斷,受災民眾不計其數。工部擬在未來三年年,對經常決堤或有決堤隱患之處進行修築,確保至少十年不會決堤……”

應對大水,總歸是有辦法的。

劉辯靜靜聽著,並沒有插話。

吳景說了不知道多久,繼續道:“對於災民,尚書台擬定了諸多策略,其中臣最為讚同的是兩條:一是‘以工代賑’,這樣的舉措,修橋鋪路,開墾荒地,利國利民,比單純的賑撫更為有效。其二,遷民,對於尚書台擬定將受災百姓前往太湖一帶安置,臣深為認同。太湖四周,雖然瘴氣多,但近湖少山,沃野千裡,一旦開墾得宜,必大壯國庫……”

太湖一帶,現在大致是在荊揚二州,吳郡更是占據了最好的一塊地方。

而今亂世當前,土地重要,人口更為重要!

劉辯神色不動,微笑著道:“關於劉備與孫家的聯姻,卿家準備到了何處?”

吳景沒想到劉辯不提國政,反而問起了這個,稍一猶豫,道:“回陛下,臣暫且不知,之前聽說,孫家倒是頗為願意。”

“那就快一點。”

劉辯笑嗬嗬的道:“劉備也是當世英雄,與孫堅卿家有舊,聯姻是親

上加親,莫要拖延了。”

“微臣回去,一定多加催促。”吳景連忙抬手道。心裡卻更加不安,遲疑不定。

對於眼前的陛下突然為劉備、孫家拉扯聯姻,吳景以及孫策等人心裡很是疑惑,多有警惕。

這也是‘孫劉聯姻’拖延到現在的原因。

劉辯將吳景的表情儘收眼底,拿起茶杯,喝了口茶,隨口般的道:“卿家,那孫權在太學裡……聽說成績不錯?”

吳景直覺心驚肉跳,渾身冰冷,飛速接話道:“回陛下,孫權年幼不更事,隻好讀書,平日裡,往返於課堂、鴻臚寺之間,從未與他人接觸,便是微臣也隻見過兩麵,還請陛下明鑒!”

劉辯春風和煦的一笑,道:“卿家這是想哪裡去了,朕是覺得,孫權確實不錯,叫到宮裡來吧,與宮裡那幾個小家夥一起。”

吳景怔了怔,道:“是是,臣領旨。”

劉辯對於他頭上的細汗視若未見,起身向外走,道:“吳卿家,朕今天叫你進宮,還有點事想問。”

吳景躬身在劉辯身後,亦步亦趨,異常恭謹的道:“臣定知無不言言無不儘。”

吳景沉著一口氣,低著頭,心中惴惴不安。

丞相荀彧在太學打死太學生的消息,已經傳遍了洛陽城,不知道多少人注視著這件事。

宮裡在這個當口將他叫進宮,吳景用腳指頭想,都不會是為了政務。

“孫策在吳郡有多少兵馬,多少糧草?”劉辯邁出門檻,同時說道。

吳景一隻腳剛要踏過門檻,聞言一個踉蹌踩歪了,徑直撞到了劉辯後背。

劉辯猝不及防,向前連連跑了幾步才停下。

“大膽!”一旁的禁衛同樣猝不及防,飛速反應,衝了過來。

一個禁衛一腳踢在吳景小腿,另一個擊打胸口,隨後兩個直接拔刀,將吳景死死按在了地上。

這些不過是眨眼間完成,吳景根本來不及反應,直到臉死死貼在地上,這才驚呼道:“陛下恕罪!陛下恕罪,臣,臣臣崴腳了……”

劉辯轉過身,看著吳景,神情動了動。

在被吳景撞到的那一刻,他心驚肉跳,下意識的認為遭遇了此刻,生出了多年未有過的恐懼!

‘這是人之常情,還是帝王的天然秉性?’

劉辯心裡自語了一句,旋即微微一笑,道:“放開吳卿家吧,不過是崴腳了,無需大驚小怪。”

禁衛這才收回刀兵,將吳景拉起來。

吳景隻覺小腿,下蓋,胸口,肩膀,臉,哪哪都疼,卻也顧不得,抬著手連連請罪道:“臣,臣衝撞了陛下,還請陛下治罪!”

‘這可是真衝撞啊……’

劉辯轉過身,繼續走,笑聲道:“卿家無需在意,陪朕走走。”

吳景心驚膽戰,咬著牙,陪著劉辯走出崇德殿。

走幾步,這才感覺小腿疼的要命,一瘸一拐的跟在劉辯身後。

“卿家還沒有回答朕的話。”走在前麵的劉辯等了一陣子,沒有等到吳景的話,再次問出口。

吳景已經回過神,迅速思考,道:“回回陛下,據臣所知,烏程侯嚴格遵守大司馬府的命令,在吳郡駐兵五萬,糧草,隻夠一月有餘,去年還上書尚書台,請求撥付糧草。”

劉辯踱著步子,神色沉思,道:“如果說,袁紹發兵吳郡,孫策能抵擋多久?”

吳景一怔,袁紹發兵吳郡,這是何意?

他一瘸一拐,疼的頭上冒冷汗,抬頭看了眼天色。

這才正月,寒冬臘月,吳郡靠海,更為淒冷,袁紹要在這種時候發兵吳郡?

吳景一時半會兒想不清楚劉辯在問什麼,審慎的道:“陛下,烏程侯向來勇猛,袁紹,哪怕是傾巢而出,相信也能抵擋,直到朝廷援兵趕至。”

劉辯仿佛聽不出吳景話裡的顫音,點頭道:“朕剛剛已經傳旨給豫州劉備,徐州張遼,命他們將兵馬向南移,與吳郡形成掎角之勢,以防備袁紹北上。”

吳景臉色驟變,雙眼大睜的看著劉辯的背影。

不過他猛的又低頭,心裡更加的戰栗、驚恐。

劉備,張遼率兵向南,這是圍住了吳郡!

這是防備袁紹,還是要吞並吳郡?

劉辯走了幾步,回過頭,道:“卿家要與烏程侯好好說,莫要誤會。”

吳景頭上冷汗涔涔,僵硬的抬起手,道:“臣明白。”

劉辯低頭看了眼,褲腳有些血漬,想必禁衛下腳夠狠。

若無其事的轉過身,劉辯繼續踱步,道:“如果袁紹真的入侵吳郡,那須以劉備為首。”

王朗剛一下馬車,便看到不遠處的戲誌才帶著一大群人從禮曹離開,前前後後足足五十人,聲勢頗為浩大,來去匆匆,轉眼間就消失在王朗的視線裡。

張洪道:“廷尉,現在最為賣力氣的,反倒是禦史台。”

王朗微不可察的點頭,道:“我怎麼感覺,禦史台好像查出了什麼?

張洪道:“我聽說,禦史台盤問了很多人,那龐雑近來有接觸的,幾乎都被盤問了,太學裡差點鬨出衝突。”

“戲禦史還是有分寸的。”王朗評價了一句,道:“待會兒見了荀仆射,謹言慎行,沒有把握的話,一個字都不能說。”

張洪躬身,道:“事關重大,下官省得。”

皇宮,崇德殿。

吳景站在劉辯身前,滿臉籌算的道:“陛下,自先帝以來,各地旱情,水情不斷,近十多年,大旱,洪災不斷,受災民眾不計其數。工部擬在未來三年年,對經常決堤或有決堤隱患之處進行修築,確保至少十年不會決堤……”

應對大水,總歸是有辦法的。

劉辯靜靜聽著,並沒有插話。

吳景說了不知道多久,繼續道:“對於災民,尚書台擬定了諸多策略,其中臣最為讚同的是兩條:一是‘以工代賑’,這樣的舉措,修橋鋪路,開墾荒地,利國利民,比單純的賑撫更為有效。其二,遷民,對於尚書台擬定將受災百姓前往太湖一帶安置,臣深為認同。太湖四周,雖然瘴氣多,但近湖少山,沃野千裡,一旦開墾得宜,必大壯國庫……”

太湖一帶,現在大致是在荊揚二州,吳郡更是占據了最好的一塊地方。

而今亂世當前,土地重要,人口更為重要!

劉辯神色不動,微笑著道:“關於劉備與孫家的聯姻,卿家準備到了何處?”

吳景沒想到劉辯不提國政,反而問起了這個,稍一猶豫,道:“回陛下,臣暫且不知,之前聽說,孫家倒是頗為願意。”

“那就快一點。”

劉辯笑嗬嗬的道:“劉備也是當世英雄,與孫堅卿家有舊,聯姻是親上加親,莫要拖延了。”

“微臣回去,一定多加催促。”吳景連忙抬手道。心裡卻更加不安,遲疑不定。

對於眼前的陛下突然為劉備、孫家拉扯聯姻,吳景以及孫策等人心裡很是疑惑,多有警惕。

這也是‘孫劉聯姻’拖延到現在的原因。

劉辯將吳景的表情儘收眼底,拿起茶杯,喝了口茶,隨口般的道:“卿家,那孫權在太學裡……聽說成績不錯?”

吳景直覺心驚肉跳,渾身冰冷,飛速接話道:“回陛下,孫權年幼不更事,隻好讀書,平日裡,往返於課堂、鴻臚寺之間,從未與他人接觸,便是微臣也隻見過兩麵,還請陛下明鑒!”

劉辯春風和煦的一笑,道:“卿家這是想哪裡去了,朕是覺得,孫權確實不錯,叫到宮裡來吧,與宮裡那幾個小家夥一起。”

吳景怔了怔,道:“是是,臣領旨。”

劉辯對於他頭上的細汗視若未見,起身向外走,道:“吳卿家,朕今天叫你進宮,還有點事想問。”

吳景躬身在劉辯身後,亦步亦趨,異常恭謹的道:“臣定知無不言言無不儘。”

吳景沉著一口氣,低著頭,心中惴惴不安。

丞相荀彧在太學打死太學生的消息,已經傳遍了洛陽城,不知道多少人注視著這件事。

宮裡在這個當口將他叫進宮,吳景用腳指頭想,都不會是為了政務。

“孫策在吳郡有多少兵馬,多少糧草?”劉辯邁出門檻,同時說道。

吳景一隻腳剛要踏過門檻,聞言一個踉蹌踩歪了,徑直撞到了劉辯後背。

劉辯猝不及防,向前連連跑了幾步才停下。

“大膽!”一旁的禁衛同樣猝不及防,飛速反應,衝了過來。

一個禁衛一腳踢在吳景小腿,另一個擊打胸口,隨後兩個直接拔刀,將吳景死死按在了地上。

這些不過是眨眼間完成,吳景根本來不及反應,直到臉死死貼在地上,這才驚呼道:“陛下恕罪!陛下恕罪,臣,臣臣崴腳了……”

劉辯轉過身,看著吳景,神情動了動。

在被吳景撞到的那一刻,他心驚肉跳,下意識的認為遭遇了此刻,生出了多年未有過的恐懼!

‘這是人之常情,還是帝王的天然秉性?’

劉辯心裡自語了一句,旋即微微一笑,道:“放開吳卿家吧,不過是崴腳了,無需大驚小怪。”

禁衛這才收回刀兵,將吳景拉起來。

吳景隻覺小腿,下蓋,胸口,肩膀,臉,哪哪都疼,卻也顧不得,抬著手連連請罪道:“臣,臣衝撞了陛下,還請陛下治罪!”

‘這可是真衝撞啊……’

劉辯轉過身,繼續走,笑聲道:“卿家無需在意,陪朕走走。”

吳景心驚膽戰,咬著牙,陪著劉辯走出崇德殿。

走幾步,這才感覺小腿疼的要命,一瘸一拐的跟在劉辯身後。

“卿家還沒有回答朕的話。”走在前麵的劉辯等了一陣子,沒有等到吳景的話,再次問出口。

吳景已經回過神,迅速思考,道:“回回陛下,據臣所知,烏程侯嚴格遵守大司馬府的命令,在吳郡駐兵五萬,糧草,隻夠一月有餘,去年還上書尚書台

,請求撥付糧草。”

劉辯踱著步子,神色沉思,道:“如果說,袁紹發兵吳郡,孫策能抵擋多久?”

吳景一怔,袁紹發兵吳郡,這是何意?

他一瘸一拐,疼的頭上冒冷汗,抬頭看了眼天色。

這才正月,寒冬臘月,吳郡靠海,更為淒冷,袁紹要在這種時候發兵吳郡?

吳景一時半會兒想不清楚劉辯在問什麼,審慎的道:“陛下,烏程侯向來勇猛,袁紹,哪怕是傾巢而出,相信也能抵擋,直到朝廷援兵趕至。”

劉辯仿佛聽不出吳景話裡的顫音,點頭道:“朕剛剛已經傳旨給豫州劉備,徐州張遼,命他們將兵馬向南移,與吳郡形成掎角之勢,以防備袁紹北上。”

吳景臉色驟變,雙眼大睜的看著劉辯的背影。

不過他猛的又低頭,心裡更加的戰栗、驚恐。

劉備,張遼率兵向南,這是圍住了吳郡!

這是防備袁紹,還是要吞並吳郡?

劉辯走了幾步,回過頭,道:“卿家要與烏程侯好好說,莫要誤會。”

吳景頭上冷汗涔涔,僵硬的抬起手,道:“臣明白。”

劉辯低頭看了眼,褲腳有些血漬,想必禁衛下腳夠狠。

若無其事的轉過身,劉辯繼續踱步,道:“如果袁紹真的入侵吳郡,那須以劉備為首。”

王朗剛一下馬車,便看到不遠處的戲誌才帶著一大群人從禮曹離開,前前後後足足五十人,聲勢頗為浩大,來去匆匆,轉眼間就消失在王朗的視線裡。

張洪道:“廷尉,現在最為賣力氣的,反倒是禦史台。”

王朗微不可察的點頭,道:“我怎麼感覺,禦史台好像查出了什麼?”

張洪道:“我聽說,禦史台盤問了很多人,那龐雑近來有接觸的,幾乎都被盤問了,太學裡差點鬨出衝突。”

“戲禦史還是有分寸的。”王朗評價了一句,道:“待會兒見了荀仆射,謹言慎行,沒有把握的話,一個字都不能說。”

張洪躬身,道:“事關重大,下官省得。”

皇宮,崇德殿。

吳景站在劉辯身前,滿臉籌算的道:“陛下,自先帝以來,各地旱情,水情不斷,近十多年,大旱,洪災不斷,受災民眾不計其數。工部擬在未來三年年,對經常決堤或有決堤隱患之處進行修築,確保至少十年不會決堤……”

應對大水,總歸是有辦法的。

劉辯靜靜聽著,並沒有插話。

吳景說了不知道多久,繼續道:“對於災民,尚書台擬定了諸多策略,其中臣最為讚同的是兩條:一是‘以工代賑’,這樣的舉措,修橋鋪路,開墾荒地,利國利民,比單純的賑撫更為有效。其二,遷民,對於尚書台擬定將受災百姓前往太湖一帶安置,臣深為認同。太湖四周,雖然瘴氣多,但近湖少山,沃野千裡,一旦開墾得宜,必大壯國庫……”

太湖一帶,現在大致是在荊揚二州,吳郡更是占據了最好的一塊地方。

而今亂世當前,土地重要,人口更為重要!

劉辯神色不動,微笑著道:“關於劉備與孫家的聯姻,卿家準備到了何處?”

吳景沒想到劉辯不提國政,反而問起了這個,稍一猶豫,道:“回陛下,臣暫且不知,之前聽說,孫家倒是頗為願意。”

“那就快一點。”

劉辯笑嗬嗬的道:“劉備也是當世英雄,與孫堅卿家有舊,聯姻是親上加親,莫要拖延了。”

“微臣回去,一定多加催促。”吳景連忙抬手道。心裡卻更加不安,遲疑不定。

對於眼前的陛下突然為劉備、孫家拉扯聯姻,吳景以及孫策等人心裡很是疑惑,多有警惕。

這也是‘孫劉聯姻’拖延到現在的原因。

劉辯將吳景的表情儘收眼底,拿起茶杯,喝了口茶,隨口般的道:“卿家,那孫權在太學裡……聽說成績不錯?”

吳景直覺心驚肉跳,渾身冰冷,飛速接話道:“回陛下,孫權年幼不更事,隻好讀書,平日裡,往返於課堂、鴻臚寺之間,從未與他人接觸,便是微臣也隻見過兩麵,還請陛下明鑒!”

劉辯春風和煦的一笑,道:“卿家這是想哪裡去了,朕是覺得,孫權確實不錯,叫到宮裡來吧,與宮裡那幾個小家夥一起。”

吳景怔了怔,道:“是是,臣領旨。”

劉辯對於他頭上的細汗視若未見,起身向外走,道:“吳卿家,朕今天叫你進宮,還有點事想問。”

吳景躬身在劉辯身後,亦步亦趨,異常恭謹的道:“臣定知無不言言無不儘。”

吳景沉著一口氣,低著頭,心中惴惴不安。

丞相荀彧在太學打死太學生的消息,已經傳遍了洛陽城,不知道多少人注視著這件事。

宮裡在這個當口將他叫進宮,吳景用腳指頭想,都不會是為了政務。

“孫策在吳郡有多少兵馬,多少糧草?”劉辯邁出門檻,同時說道。

吳景一隻腳剛要踏過門檻,聞言一個踉蹌踩歪了,徑直撞到了劉辯後背。

劉辯猝不及防,向前連連跑了幾步才停下。

“大膽!”一旁的禁衛同樣猝不及防,飛速反應,衝了過來。

一個禁衛一腳踢在吳景小腿,另一個擊打胸口,隨後兩個直接拔刀,將吳景死死按在了地上。

這些不過是眨眼間完成,吳景根本來不及反應,直到臉死死貼在地上,這才驚呼道:“陛下恕罪!陛下恕罪,臣,臣臣崴腳了……”

劉辯轉過身,看著吳景,神情動了動。

在被吳景撞到的那一刻,他心驚肉跳,下意識的認為遭遇了此刻,生出了多年未有過的恐懼!

‘這是人之常情,還是帝王的天然秉性?’

劉辯心裡自語了一句,旋即微微一笑,道:“放開吳卿家吧,不過是崴腳了,無需大驚小怪。”

禁衛這才收回刀兵,將吳景拉起來。

吳景隻覺小腿,下蓋,胸口,肩膀,臉,哪哪都疼,卻也顧不得,抬著手連連請罪道:“臣,臣衝撞了陛下,還請陛下治罪!”

‘這可是真衝撞啊……’

劉辯轉過身,繼續走,笑聲道:“卿家無需在意,陪朕走走。”

吳景心驚膽戰,咬著牙,陪著劉辯走出崇德殿。

走幾步,這才感覺小腿疼的要命,一瘸一拐的跟在劉辯身後。

“卿家還沒有回答朕的話。”走在前麵的劉辯等了一陣子,沒有等到吳景的話,再次問出口。

吳景已經回過神,迅速思考,道:“回回陛下,據臣所知,烏程侯嚴格遵守大司馬府的命令,在吳郡駐兵五萬,糧草,隻夠一月有餘,去年還上書尚書台,請求撥付糧草。”

劉辯踱著步子,神色沉思,道:“如果說,袁紹發兵吳郡,孫策能抵擋多久?”

吳景一怔,袁紹發兵吳郡,這是何意?

他一瘸一拐,疼的頭上冒冷汗,抬頭看了眼天色。

這才正月,寒冬臘月,吳郡靠海,更為淒冷,袁紹要在這種時候發兵吳郡?

吳景一時半會兒想不清楚劉辯在問什麼,審慎的道:“陛下,烏程侯向來勇猛,袁紹,哪怕是傾巢而出,相信也能抵擋,直到朝廷援兵趕至。”

劉辯仿佛聽不出吳景話裡的顫音,點頭道:“朕剛剛已經傳旨給豫州劉備,徐州張遼,命他們將兵馬向南移,與吳郡形成掎角之勢,以防備袁紹北上。”

吳景臉色驟變,雙眼大睜的看著劉辯的背影。

不過他猛的又低頭,心裡更加的戰栗、驚恐。

劉備,張遼率兵向南,這是圍住了吳郡!

這是防備袁紹,還是要吞並吳郡?

劉辯走了幾步,回過頭,道:“卿家要與烏程侯好好說,莫要誤會。”

吳景頭上冷汗涔涔,僵硬的抬起手,道:“臣明白。”

劉辯低頭看了眼,褲腳有些血漬,想必禁衛下腳夠狠。

若無其事的轉過身,劉辯繼續踱步,道:“如果袁紹真的入侵吳郡,那須以劉備為首。”

王朗剛一下馬車,便看到不遠處的戲誌才帶著一大群人從禮曹離開,前前後後足足五十人,聲勢頗為浩大,來去匆匆,轉眼間就消失在王朗的視線裡。

張洪道:“廷尉,現在最為賣力氣的,反倒是禦史台。”

王朗微不可察的點頭,道:“我怎麼感覺,禦史台好像查出了什麼?”

張洪道:“我聽說,禦史台盤問了很多人,那龐雑近來有接觸的,幾乎都被盤問了,太學裡差點鬨出衝突。”

“戲禦史還是有分寸的。”王朗評價了一句,道:“待會兒見了荀仆射,謹言慎行,沒有把握的話,一個字都不能說。”

張洪躬身,道:“事關重大,下官省得。”

皇宮,崇德殿。

吳景站在劉辯身前,滿臉籌算的道:“陛下,自先帝以來,各地旱情,水情不斷,近十多年,大旱,洪災不斷,受災民眾不計其數。工部擬在未來三年年,對經常決堤或有決堤隱患之處進行修築,確保至少十年不會決堤……”

應對大水,總歸是有辦法的。

劉辯靜靜聽著,並沒有插話。

吳景說了不知道多久,繼續道:“對於災民,尚書台擬定了諸多策略,其中臣最為讚同的是兩條:一是‘以工代賑’,這樣的舉措,修橋鋪路,開墾荒地,利國利民,比單純的賑撫更為有效。其二,遷民,對於尚書台擬定將受災百姓前往太湖一帶安置,臣深為認同。太湖四周,雖然瘴氣多,但近湖少山,沃野千裡,一旦開墾得宜,必大壯國庫……”

太湖一帶,現在大致是在荊揚二州,吳郡更是占據了最好的一塊地方。

而今亂世當前,土地重要,人口更為重要!

劉辯神色不動,微笑著道:“關於劉備與孫家的聯姻,卿家準備到了何處?”

吳景沒想到劉辯不提國政,反而問起了這個,稍一猶豫,

道:“回陛下,臣暫且不知,之前聽說,孫家倒是頗為願意。”

“那就快一點。”

劉辯笑嗬嗬的道:“劉備也是當世英雄,與孫堅卿家有舊,聯姻是親上加親,莫要拖延了。”

“微臣回去,一定多加催促。”吳景連忙抬手道。心裡卻更加不安,遲疑不定。

對於眼前的陛下突然為劉備、孫家拉扯聯姻,吳景以及孫策等人心裡很是疑惑,多有警惕。

這也是‘孫劉聯姻’拖延到現在的原因。

劉辯將吳景的表情儘收眼底,拿起茶杯,喝了口茶,隨口般的道:“卿家,那孫權在太學裡……聽說成績不錯?”

吳景直覺心驚肉跳,渾身冰冷,飛速接話道:“回陛下,孫權年幼不更事,隻好讀書,平日裡,往返於課堂、鴻臚寺之間,從未與他人接觸,便是微臣也隻見過兩麵,還請陛下明鑒!”

劉辯春風和煦的一笑,道:“卿家這是想哪裡去了,朕是覺得,孫權確實不錯,叫到宮裡來吧,與宮裡那幾個小家夥一起。”

吳景怔了怔,道:“是是,臣領旨。”

劉辯對於他頭上的細汗視若未見,起身向外走,道:“吳卿家,朕今天叫你進宮,還有點事想問。”

吳景躬身在劉辯身後,亦步亦趨,異常恭謹的道:“臣定知無不言言無不儘。”

吳景沉著一口氣,低著頭,心中惴惴不安。

丞相荀彧在太學打死太學生的消息,已經傳遍了洛陽城,不知道多少人注視著這件事。

宮裡在這個當口將他叫進宮,吳景用腳指頭想,都不會是為了政務。

“孫策在吳郡有多少兵馬,多少糧草?”劉辯邁出門檻,同時說道。

吳景一隻腳剛要踏過門檻,聞言一個踉蹌踩歪了,徑直撞到了劉辯後背。

劉辯猝不及防,向前連連跑了幾步才停下。

“大膽!”一旁的禁衛同樣猝不及防,飛速反應,衝了過來。

一個禁衛一腳踢在吳景小腿,另一個擊打胸口,隨後兩個直接拔刀,將吳景死死按在了地上。

這些不過是眨眼間完成,吳景根本來不及反應,直到臉死死貼在地上,這才驚呼道:“陛下恕罪!陛下恕罪,臣,臣臣崴腳了……”

劉辯轉過身,看著吳景,神情動了動。

在被吳景撞到的那一刻,他心驚肉跳,下意識的認為遭遇了此刻,生出了多年未有過的恐懼!

‘這是人之常情,還是帝王的天然秉性?’

劉辯心裡自語了一句,旋即微微一笑,道:“放開吳卿家吧,不過是崴腳了,無需大驚小怪。”

禁衛這才收回刀兵,將吳景拉起來。

吳景隻覺小腿,下蓋,胸口,肩膀,臉,哪哪都疼,卻也顧不得,抬著手連連請罪道:“臣,臣衝撞了陛下,還請陛下治罪!”

‘這可是真衝撞啊……’

劉辯轉過身,繼續走,笑聲道:“卿家無需在意,陪朕走走。”

吳景心驚膽戰,咬著牙,陪著劉辯走出崇德殿。

走幾步,這才感覺小腿疼的要命,一瘸一拐的跟在劉辯身後。

“卿家還沒有回答朕的話。”走在前麵的劉辯等了一陣子,沒有等到吳景的話,再次問出口。

吳景已經回過神,迅速思考,道:“回回陛下,據臣所知,烏程侯嚴格遵守大司馬府的命令,在吳郡駐兵五萬,糧草,隻夠一月有餘,去年還上書尚書台,請求撥付糧草。”

劉辯踱著步子,神色沉思,道:“如果說,袁紹發兵吳郡,孫策能抵擋多久?”

吳景一怔,袁紹發兵吳郡,這是何意?

他一瘸一拐,疼的頭上冒冷汗,抬頭看了眼天色。

這才正月,寒冬臘月,吳郡靠海,更為淒冷,袁紹要在這種時候發兵吳郡?

吳景一時半會兒想不清楚劉辯在問什麼,審慎的道:“陛下,烏程侯向來勇猛,袁紹,哪怕是傾巢而出,相信也能抵擋,直到朝廷援兵趕至。”

劉辯仿佛聽不出吳景話裡的顫音,點頭道:“朕剛剛已經傳旨給豫州劉備,徐州張遼,命他們將兵馬向南移,與吳郡形成掎角之勢,以防備袁紹北上。”

吳景臉色驟變,雙眼大睜的看著劉辯的背影。

不過他猛的又低頭,心裡更加的戰栗、驚恐。

劉備,張遼率兵向南,這是圍住了吳郡!

這是防備袁紹,還是要吞並吳郡?

劉辯走了幾步,回過頭,道:“卿家要與烏程侯好好說,莫要誤會。”

吳景頭上冷汗涔涔,僵硬的抬起手,道:“臣明白。”

劉辯低頭看了眼,褲腳有些血漬,想必禁衛下腳夠狠。

若無其事的轉過身,劉辯繼續踱步,道:“如果袁紹真的入侵吳郡,那須以劉備為首。”,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