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野心(1 / 2)

漢家功業 官笙 8821 字 9個月前

第436章 野心

如果那位皇兄真的看不到了什麼他們不願意他看到的事情,說不得就是雷霆之怒,牽連無數。

最終承擔那個後果的,還會是他們。

荀彧自然聽懂劉協話裡的意思,踱著步子,道:“我已經要求崔鈞入京述職了。殿下,各路監察禦史,收效收微。”

很明顯,荀彧不想多談平原郡的事,轉移了話題。

劉協不知道荀彧心裡怎麼想的,默默一陣,道:“按照規矩,監察禦史查到什麼,是需要移交給各州郡縣主官的,並州那邊不斷給我寫信,認為並州初亂未定,一再要求以穩為主。”

“殿下考慮的太多了,”

荀彧道:“並州不是司隸,也不是兗州、冀州,亂一亂,有益無害。”

董承連忙陪笑,道:“回丞相,還有些事情要與吏曹彙報,荀仆射留我多待幾日。”

“再等等,”

不管怎麼說,劉協也是當今的皇帝的幼弟、親王,身為臣子,該有的禮數不能少。

荀攸立時沉色,道:“他要做什麼?兗州有黃忠的三萬大軍,即便有所叛亂,也足以鎮壓,他調兵為了何事?”

程普一驚,抬頭看向他。

孫策坐在主位之上,看著詔命,神情默然,眉頭擰成川字。

孫策眼神突變,旋即沉聲道:“顧先生所言有理。回複天使,本侯即刻啟程,前往下邳麵見聖上。”

荀彧神色沉吟,道:“吏治方麵,還要快速推進,不論是朝廷的高官,州牧、刺史,郡守,縣令,亦或者是末流小吏,但凡品行有缺,全數罷除,不可優容。”

荀彧邁步向前走,道:“你想說什麼?”

如果董承在陳留郡見過劉辯,或許會埋下不可預知的禍根。

董卓正色的道:“殿下放心,確實沒有見過。”

‘品行有缺’,這個四個字,幾乎涵蓋了一個人的所有,既有操守,也有行為。

“下官領命。”陳群道,神色難免激動。

荀彧回過頭,微微皺眉,道:“陳留相還在洛陽?”

荀彧搖頭,道:“這件事,是陛下定下的,我無權更改。吏曹發個文書,對於公然抵製入學、大考的人以及士族,可以禁考、禁止入仕,根據情節嚴重,可從一年至五年到永禁。”

這道詔書,來的莫名其妙,而一旦去了下邳,那便是生死難料!

“顧先生怎麼看?”好半晌,孫策抬起頭,目光如劍的看著顧雍道。

等劉協走了,荀攸與荀彧相顧無言,片刻後,荀攸道:“曹操那邊,伱就那麼放心嗎?”

他身後站著幾個親兵,餘光都能看到他握著大刀的右手虎口列開,鮮血不斷流出。

程普想了又想,道:“孫侯,此事難說,依我之言,還是找借口推脫為好。”

劉協轉頭看向荀彧,心裡越發奇怪他的態度了。

“我說的是規製上的合理,而不是誰任禮曹尚書,在這方麵,我並無私心。”荀攸神情淡漠,步伐從容。

劉協臉色微沉,倒也沒有多想,這件事時不時就有人提起,認為董承也是關心他,直接否決道:“我從來沒有聽說過,祖母也沒有,當時的十二常侍同樣沒有。這件事,是直到袁術叛亂才出現的。”

荀彧道:“自春秋以來,即便是舉薦,也是要考核的,現在不過是將考核統一,何來剝奪他們舉薦權之說?又是有人借題發揮,表達不滿?”

荀彧眼神微不可察的動了下,道:“我知道了。對了,還有一件事,我要與你們通報一聲,曹操從禁軍大營又調走了一萬人。”

也就是在演武場,換做是戰場,或許張遼在五招左右就會被呂布斬下馬。

劉協有些疑惑的看著他,道:“你有什麼事情?”

董承並未太擔心,目光閃爍一陣,忽然麵露憂色的道:“殿下,現今陛下離京,洛陽城並無人鎮守,若是有宵小叛亂,如何是好?”

孫策聞言,心中大動,旋即與程普對視。

荀彧不動聲色的瞥了他一眼,道:“我記得,陳琳是你舉薦的。”

荀攸見荀彧油鹽不進,不由冷哼一聲,道:“你這般自斷臂膀,傷人傷己,到底是為何?”

荀彧搖頭,道:“大司馬府隻是例行通報,但既然曹操調兵了,應該是有了陛下禦準。”

黃忠,張遼,趙雲這些人,都是劉辯從微末撿拔,與世家沒有什麼牽扯,又在身邊帶了不少時日,平日裡也是頗為謹慎,無偏無黨,是以朝野都頗為信任。

劉協神情微動,沒有接話了。

張遼站在高台上,看著勇猛無匹的呂布,神情冷漠。

荀彧看著他,道:“我隻是與你們通報一聲,黃忠還是可靠的。”

劉協也是慶幸,臉上一絲僵硬一絲微笑的道:“也幸虧沒有,否則我與祖母,斷然活不到現在。”

孫策又看向顧雍,心裡也在推算。

荀彧剛要開口,就看到荀攸迎麵而來了。

荀攸神色更加凝重,道:“兗州那邊,沒有更多的奏報嗎?曹操本來就帶著兩萬,現在又是一萬,究竟是何企圖?”

荀彧看著荀攸,道:“有事?”

荀攸臉角抽搐了下,麵無表情。

荀彧的話平平淡淡,但在荀攸聽來,仿佛有刀兵之聲,殺戮驟起。

董承跟著劉協回到了陳留王府,兩人對坐,說著朝野以及陳留郡的大小事。

顧雍見狀,不假思索的道:“孫侯,如果不去,朝廷必起疑心,或驅狼吞虎,或與袁紹一同征討,孫侯不立忠直之名,如何立足於亂世,如何籌謀大業?”

顧雍不足三十歲,卻頗為豐腴,給人沉穩有力之感。

王家,也就是王子服,這裡麵,又要牽扯到他那位皇兄。

荀攸與他並肩而行,道:“對於大考,朝野反應強烈,認為剝奪了他們的舉薦之權,今年報名大考的人數驟減。”

董承從後麵追上來,抬手道:“丞相。”

董承連連搖頭,而後笑著道:“沒事。隻是聽到了一些流言蜚語,難免有些忐忑。”

袁紹要是造反,首當其衝的便是豫州,而豫州與司隸相連,最多半個月,便能兵臨城下。

劉協深有同感的點頭,道:“聽多了也就無所謂了。關於吏曹那邊,我會為你說話,無需擔心。”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