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演兒子也行啊!(求推薦票)(1 / 2)

好萊塢往事 幸虧沒去 10415 字 2024-04-16

() “導演,我是不是哪裡演的有問題?”

突然造訪的哥倫布,令窩在休息間內閉眼小憩的羅蘭拋卻了睡意。

隨著這些天的相處,他對這名年輕導演,也有了比較深刻的了解。

哥倫布是一個斯文人,即便拍攝現場出現了什麼問題,他也不會化身成為咆哮元首。

就算某些演員的表演真的不符合他的要求,他也會坐下來,指著監控器,好好地和彆人說,慢慢的與他們講。

正是因為脾性不錯,所以整個劇組開拍至今,還沒有遇到什麼天大的矛盾,唯一的一次爭吵,還是發生在兒童保護協會到來那天。

“你演的有問題?不不不……”羅蘭那擔憂的麵色,被哥倫布淨收眼底。

非常自然地拉開一條座椅,坐下同時,安撫言語也順勢出現。

“羅蘭,我不是為了電影鏡頭而來找你的。”

“我是有彆的事情,想問問你。”

說話同時,哥倫布還看了一眼正在一旁裝傻充愣,試圖充當npc的莫哈米。

當趕人目光落在莫哈米的身上時,這個家夥立刻識趣地拿起了自己的東西,離開了休息室。

隨著他的離開,羅蘭也直奔主題,問出了心中所想。

“導演,有什麼事情你喊我過去不就行了嗎?不需要親自跑過來找我……”

哥倫布搖了搖頭,示意羅蘭不用再這種小事上多做糾纏。

“我問你,你參加試鏡時的簡曆,到底是誰投進來的?”

嗯哼?

這個問題,令羅蘭如同丈二和尚一般,有些摸不著頭腦。

試鏡一事,羅蘭可是記憶深刻。

如果沒有突如其來的時間循環,他怎麼可能有機會染指這個項目?

雖然他在時間循環中,打著猶太幫的旗號,從哥倫布這兒,探聽到不少有用的情報,並且借著無限時間,在試鏡之時,就把劇本裡的所有戲份給演了一遍。

但,離開時間循環之後,羅蘭便沒有繼續作妖。

他從未和人提起過,自己就是通過羅賓-威廉姆斯的關係進來的,他也從未和人說過,自己之所以能夠輕鬆自如的應對每個鏡頭,是因為哥倫布的評判標準,早已印刻於胸,他更沒有和人聊起過,羅伯特-澤米基斯導演在自己取得這個項目的過程中,幫了天大的忙。

反正這些家夥又不記得時間循環之中的事情,知曉一切的羅蘭一個人悶聲發大財就行了,沒必要大肆宣揚,平白惹得一身騷。

正因如此,在麵對哥倫布拋出的問題時,羅蘭眨巴了下雙眼,疑惑道:“導演,我不明白你的意思……因為加耐蒂阿姨告訴我,這個項目,就是霍華德導演推薦給她的。”

如果可以的話,此刻的羅蘭希望自己能夠瞬間領悟‘萌混過關’這個天賦技能。

畢竟,在知曉一切的基礎上撒謊,真的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然而,就在羅蘭猜測,哥倫布是不是發現什麼疑點時,這個年輕導演在聽完羅蘭的話語後,直接就拋棄了這個開場白,繼續問道:“那……”

“霍華德導演有沒有和你阿姨說,現在還有一個項目,需要十歲大的孩子?”

what?

此番話語,令羅蘭眉頭驟挑。

難道哥倫布不是在發現問題之後,來進行秋後算賬的?

“導演……我不明白你的意思。”

“和您說實話吧,我能得知《小鬼當家》這個項目,隻是個意外。”

“我們知道霍華德導演和羅賓-威廉姆斯先生的關係非常好,但我們並不知道,霍華德導演是通過羅賓先生,才得知這個項目的……”

“實際上,在這部電影拍完之後,我有極大的概率會回學校上學。”

“一來,是因為加耐蒂阿姨和大衛叔叔都沒有幫我尋找項目的意思,二來,是在這部電影正式上映之前,應該沒幾個人會找我拍戲。”

“畢竟,如果我們這部電影有問題,那現在簽下我的劇組,可能就會血虧。”

實誠的話語令哥倫布點了點頭。

新人在好萊塢,是極其難出頭的。

所有人都想一炮而紅,所有人都希望自己的出道作品就是史詩巨製,但……真當這些新人得到這些彌足珍貴的機會時,那風險和機遇,就會並存。

新人的機會隻有一次,如果擔綱主角的第一部作品撲街了,等待他們的就是無間地獄。

他們,基本上沒有翻身的可能。

因為資本,不會去使用一名,已經被證明過不行的家夥。

休-傑克曼的《範海辛》大撲特撲,一時間根本就接不到好的商業本子,如果不是他有《x戰警》係列傍身,想要翻紅,比登天還難;湯姆-克魯斯的《碟中諜3》暴死,更是因為票房分紅和派拉蒙撕嗶,在那幾年裡,他的各種黑料層出不窮,如果不是因為《碟中諜》係列真的沒法換人,惹了六大的他還想重新爬起來?那簡直就是在做夢!

和他們兩位形成鮮明對比的,那就是妮可-基德曼了,沒有大火係列傍身,就算是影後,也接不到商業片女主的本子;而茱莉亞-羅伯茨,更是在新世紀以後,混跡於各種獨立電影。

成名之人的下場都如此淒慘,那羅蘭這個連頭都沒冒的家夥,就更彆說了。

正是因為知曉這些,所以羅蘭才能極其心寬。

有些東西是急不來的,與其心心念念的想,不如放鬆安心的玩。

“好吧,我們就不說這些未來的事情了。”

“你的水準彆人不知道,但我是知曉的。”

“現在有一個項目,需要一個十歲大的孩子,你有沒有興趣?”

聽哥倫布這麼一說,羅蘭自然……

沒有興趣。

原因無他,因為他之前就已經梳理過了,這幾年來,沒啥賣座的兒童大片。

和那些成名之後就死命接本的土著不同,有著前世記憶的羅蘭心裡清楚,那些瘋狂變現的手段,消耗的可是自己的觀眾緣,而一旦觀眾緣沒了,那就會被市場所拋棄。

奧爾森姐妹,便是其中的典型。

在銀幕上長大的她們,被資本過度消費,觀眾看膩了之後,自然就會走下坡路,而她們長大之後,自然也就脫離了童星的身份,拋卻了這個光環,兒童也將不會買賬。

羅蘭給自己的標準,那可是寧缺毋濫。

如果沒有好本子,那就隻演《小鬼當家》的續集。

反正有莫哈米這個保底在,他根本就不怕自己沒有後路。

接不到好項目那就閒著。

讀書也好,乾其他的事情也罷,反正他是不準備把自己活成拚命三娘一樣的人物。

一年十一部戲?

這比流水線生產還要誇張!

當然了,羅蘭如此作想,也和大衛-奧爾森的態度有關。

看電影、看球賽、找家教、想演戲……

隻要羅蘭的要求不過分,對方都會滿足。

寬鬆的環境才是羅蘭的最大資本。

有著對方的支持,他自然不用和前世一樣,為了自己的生計,而發愁。

不過,雖然心中如此作想,但羅蘭,並不會把自己的真實想法說出來。

他認真的看著哥倫布導演,點頭道:“導演,我非常相信你的眼光。”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