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蘭-艾倫是史蒂文-斯皮爾伯格的學生!而其他那些人都欠猶太幫的人情!!!”
“他們本來就是抱團玩遊戲的!你讓詹姆斯-卡梅隆或者索尼去請,也請不到這些人啊!”
華納現在是騎虎難下。
如果在《蜘蛛俠》上映之前,他們宣布《蝙蝠俠4》的陣容,那被碾壓,也就算了。
反正沒人知道《蜘蛛俠》的王炸陣容成績究竟如何……
可現在,他們還沒宣布呢,《蜘蛛俠》就已經大爆了!
這就真嗶了狗了!
說的難聽一點,觀眾在瞧過《蜘蛛俠》的陣容後,想要在對《蝙蝠俠4》提起興趣?
那不就是癡人說夢嗎?
觀眾都吃了滿漢全席,又怎麼可能對米糠醃菜感興趣?
他們又不是韓貴山!
“現在怎麼辦?還沒拍呢,《蝙蝠俠4》就已經預定撲街了。”
“反正我是不相信《蝙蝠俠4》能盈利,怎麼樣都不信……”
正當一堆人在華納的會議室裡愁眉苦臉的討論《蝙蝠俠4》的未來,試圖想要拯救一下這個美漫一哥時,叮鈴鈴的手機鈴聲,忽然傳遍整個屋子。
拿起手機一聽,負責人的臉,頓時就黑了。
放下手機輕歎口氣,他直接道“行了,也彆討論了,《蝙蝠俠4》取消了……”
“阿諾德-施瓦辛格決定退出了……”
“詹姆斯-卡梅隆拉他去拍《蜘蛛俠2》,人家不稀罕我們的《蝙蝠俠4》了……”
“《蝙蝠俠》直接進入冷藏環節,等時候差不多了,在重啟吧……”
如此話語,聽得在場眾人是麵麵相覷。
握草!
我們華納這幾年來最賺錢的係列就這樣被《蜘蛛俠》踹爆了?
就連主演,都被拉走了?
沒錯,在《蜘蛛俠》收獲一億票房後,卡車司機那家夥,便暗戳戳的給州長去了電話。
他表示章魚博士那種硬漢,隻能由他或者史泰龍來演。
但他如果先演了《蝙蝠俠》裡的反派,那章魚博士,就沒戲了。
畢竟,美漫圈子就那麼大,跳著演,很容易出戲。
一聽這話,州長頓時就不爽了。
章魚博士不就是個戴墨鏡的帥嗶嗎?
史泰龍戴墨鏡能有老子帥?
墨鏡男司馬臉的角色,他可是比誰都熟啊!
他的老本行,怎麼可能讓給史泰龍那家夥?
況且,《蝙蝠俠》這種走下坡路的ip,怎麼樣都不可能比《蜘蛛俠》更有吸引力啊!
於是乎,州長就把還沒簽合同的《蝙蝠俠》給推了……
而他這一推嘛……
華納索性也就懶得做了……
畢竟,去年上映的《蝙蝠俠3永遠的蝙蝠俠》,就差點虧損。
而按照係列電影的正常走勢,《蝙蝠俠4》,有絕大概率撲街。
既然如此,那就不做了唄!
這錢省出來,還能開發新的係列啊!
…………
就在好萊塢的各大製片公司幾家歡喜幾家愁的同時,自打首映禮那天就來到紐約沒離開的羅蘭,除了關心一下每日的票房走勢外,壓根就沒有考慮過,自己的蝴蝶翅膀,又能扇飛幾個項目,因為其它的時間,他都和凱特膩在一塊兒。
一個能打的都沒有,那像湯姆-克魯斯那樣自掏腰包買票房的盤外招,就沒必要用了吧?
至於破紀錄後的慶祝?
和凱特在一起,那不就是最好的慶祝嗎?
好吧……不開玩笑了……
或許是因為票房形勢一片大好,過去的一周裡,他們的生活其實可以總結成兩個字——
吃、逛。
吃,你所想吃。
逛,你所想逛。
和絕大多數的老前輩們並不相同,羅蘭一直都不覺得事業才是自己生活的全部,六年隻主演了五部電影,配音了一部電影,客串了兩部電影又能怎麼樣?
如果說,努力做好手中項目的原因,是為了更好地迎接接下來的另一個項目……
那這日子,還有什麼意思?
工作這種東西,是永遠都做不完的,在擁有人脈把控資源的情況下,你隻需要按部就班的完成計劃表上的目標即可,拿出百分之兩百的精力好好地對待一個項目,那可比貪得無厭,全都想要,把自己變成加班機器,要舒服多了。
剩餘下來的時間,你可以提升自己,也可以適當放鬆。
就像九零年的聖誕節和家人去夏威夷玩了一趟,九三年暑期帶著三隻小蘿莉去了趟海洋王國,九四年初一家人暢遊歐洲諸國,九六年初和凱特落住墨西哥與雅典一樣。
在過去的七十二個月裡,他出遊的時間滿打滿算也才十個月。
平攤每年,甚至連兩個月的年休假都沒有!
‘噝!我怎麼能這麼用功?’
當然了,除了吃、逛以外,羅蘭留在紐約不回洛杉磯的根本,其實還是在打發時間。
自首映禮那天和羅納德-佩雷爾曼那個光頭見麵之後,他就收到了對方的邀請。
光頭讓他在紐約多待幾天,好參加十五日在他家舉辦的私人聚會。
不僅如此,光頭還直接在首映禮上和他明示,應邀到場的家夥,全都是親朋好友,不少家夥甚至會帶家屬一起過來。
正因如此,對羅蘭而言,《蜘蛛俠》成功後的興奮與喜悅,其實已經沒有多麼重要了,因為宴會邀請,才是能讓他現在真正心動的東西!
他愛電影,也愛遊戲,但誰又不愛錢權呢?
羅蘭不是那種隻會埋頭拍電影的傻子。
李聯傑、紅金寶、甄子彈、吳金……
這些人在演藝圈裡夠牛嗶是吧?
但照樣被傑克馬花式吊打。
很多電影人成天把藝術掛在嘴邊,並且對《功守道》這種玩意深惡痛絕,許多人甚至一再表示,微電影這玩意,甚至就不算電影!
傑克馬的鈔能力,是對電影藝術的最大汙濁!
而在他們嗶嗶的噴傑克馬時,人家的阿裡影業是真投了《綠皮書》、《1917》;同樣被稱為騙小學生錢的小馬哥,他們的騰訊影業也是真投了《南方車站的聚會》和《流浪地球》。
空著肚子大談電影,嘴巴說給耳朵聽?
一腔熱血保護電影,你兜比臉還乾淨!
誠然,這兩方是真的為了掙錢才會介入電影這個行當的。
但不掙錢的藝術,早死了。
兜裡沒錢,就彆說愛電影。
因為愛不起。
。,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