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對對!羅蘭-艾倫的新電影就是愛情片!而在愛情片上映之前,突然爆出私生子的醜聞,這一定是想打擊他的事業!兩個億的投資啊!如果成績不好,他怕是再也爬不起來了!”
“我看也是!這些家夥就是針對羅蘭去的!如果照片裡的情況是真的,那早就被媒體曝光了,根本就不用等到現在,電影即將上映之時!”
“太惡心了!爆出這個消息的媒體是哪一家?我們家羅蘭這麼好!為什麼有人要黑他?”
“黑他?這是黑他嗎?這明明是想要讓他死!還有兩個月電影就要上映,作為一部愛情片的主演,這時候爆出有私生子的消息,這不就是想要將他一次性打出圈嗎?虧我還之前那麼興奮!得知假消息後那麼遺憾!沒想到那些人就是故意讓我們這麼想的啊!隻要我們對羅蘭產生失望,那他的電影必定就會撲街!”
當這種輿論形成時,收了新聞集團錢的媒體們,紛紛跟上,將事情的起因經過,全都扒的一清二楚,原來,發布消息的八卦小報,是當初想要在北好萊塢搶劫案後,羅蘭探望警員的活動中,采訪羅蘭的小媒體,而在被羅蘭拒絕之後,他們便想著報複。
至於為什麼會選擇私生子一事打擊羅蘭?
除了有羅蘭正好抱過孩子這一實錘照片外,邁克爾-傑克遜的兩次官司,也是他們靈感的來源,他們覺得扒皮明星的私生活,不僅能讓明星事業受損,若是運氣好了,還能從明星那兒收上一筆封口費,又或者說,是忽悠明星拿出一大筆錢,讓自己刊登澄清書。
甭管是明星事業受損,還是最後和解,事情不了了之,這對於他們而言,都有賺頭。
如此消息散播而出後,行使惡劣行徑想要毀掉羅蘭的八卦小報,頓時就成為了民眾的眼中釘,肉中刺,先前在還討論‘給羅蘭生孩子的女的到底是誰’,‘羅蘭這種家夥實在是太容易帶壞孩子了’的言論,消失的無影無蹤,取而代之的,則是‘誰想害羅蘭?’
不僅如此,在得知八卦小報是在效仿媒體消費mj的行為而做出的計劃後,mj的粉絲,也下場了,“從表麵上來看,這件事情是八卦小報的一次報複,他們報複羅蘭不接受自己采訪的行為,但實際上,羅蘭並不是第一個受害者,也遠遠不是最後一個受害者。”
“就拿這回被提到的mj來說好了,錢德勒父子一直在盯著mj,從他的身上吸血,之前拿了兩千萬還嫌不夠,現在又要索要六千萬。”
“我們並不知道他們的指控存不存在,我們隻知道一件事情,如果沒有這些媒體們在推波助瀾,那錢德勒父子絕對不會如此順利的敲詐成功。”
“沒錯,我們一直將錢德勒的行為視為敲詐,他們的目的,就是為了錢,如果真的是想要討回公道,真的覺得自己的孩子受到了委屈,那他會在拿到賠償之後,再三提起當年之事嗎?他會不依不饒的告訴媒體,我的兒子被侵犯了嗎?”
“同樣,我相信媒體們也知道事有蹊蹺,但為了收視率,他們什麼都能乾。”
“之前是mj,現在是羅蘭,以後肯定還會有更多的人。”
“我承認,我們喜歡看明星的隱私,但我們討厭惡意捏造出來的誹謗。”
事已至此,當‘真相大白’時,消失了一個禮拜的羅蘭,終於出現了。
他當著媒體的麵對八卦小報的行為表示了憤慨,還強調已經聯合洛杉磯警方,堅決使用法律武器,捍衛自己的權利,如此行為,讓民眾們紛紛叫好。
就在民眾們為羅蘭的堅定維權而歡呼時,abbc、cbs這些新聞台也仿佛像是發現了新大陸一般,不斷的向外界抖露著過去一年半裡,羅蘭被‘狗仔們’偷拍到的行程。
九月二十六日,abc率先放出了九六年初,羅蘭和凱特在墨西哥同遊的‘偷拍’照片。
如此消息,瞬間就吸引了民眾的注意力。
十月三日,新聞集團拋出了九六年柏林電影節上,羅蘭給凱特穿衣服的‘偷拍’視頻。
甜膩膩的表現,讓本就知道他們在談戀愛的粉絲們欣喜不已。
十月十日,九六年初,兩人在希臘攜手嬉笑的畫麵被nbc‘意外’挖到。
抱著畫板,專注的給凱特畫畫的身影,讓女粉絲們流了一地的鼻血。
十月十七日,眼見著消息已經曝光的差不多了的福克斯電視台無奈的披露了一些《泰坦尼克號》的拍攝花絮,並且指責同行的曝光行為忒不地道。
但這時,已經沒有民眾在幫著福克斯搖旗呐喊了,更沒有人在意自己之前在怒噴那些八卦小報無中生有的捏造明星隱私,所有人都被兩人牽手的鏡頭所吸引!
然而,如果僅僅隻是這些,那也就算了。
十月二十四日,一直專注於時政新聞的也終於冒頭了,他們公布了一張夜晚的‘偷拍’照片,雖然有些模糊,但羅蘭的粉絲依舊能夠看得出來,照片的主背景,就是羅蘭住了快十八年的家,門口的聖誕樹,預示著當時是聖誕節,而挽手共進的兩個人……
不就是羅蘭和凱特嘛?
握草!去年聖誕節的時候,凱特是去羅蘭家過的嗎?
賊特碼的刺激啊!
就在民眾們被這些媒體丟出的實錘照片震驚的說不出話來時,十月三十一日,派拉蒙的母公司維亞康姆旗下的cbs,也爆出了最後的一組照片。
羅蘭-艾倫在《拯救大兵瑞恩》的拍攝期間,去了凱特的家……
兩人躺在莊園的草坪上,仰望天空……
當一組組的‘狗仔標配’照片出現後,羅蘭的女粉,都要gc了……
“天呐!太甜了!太甜了!!太甜了啊!!!”
“哇!他們真的是在談戀愛!真的是在談戀愛啊!”
“羅蘭好帥!凱特好美!他們真的是太般配了啊!”
“去年年初就在一起了嗎?果然,imdb上的猜測是對的啊!而從時間來看,他們並不是因戲生情,而是先交往,後拍戲?這這這……穿衣服的動作我看了一百遍啊!好羨慕凱特啊!我要是凱特該有多好……”
“噢!羅蘭穿著燕尾服對著凱特行紳士禮的樣子好帥啊!凱特也笑的好甜!”
“你們都沒看到重點嗎?重點是他們都已經去對方家裡了啊!哇!兩個人躺在草坪上的畫麵好美啊!誒?最後一張的嗎?難道就沒有其他照片了嗎?”
“誰能告訴我《泰坦尼克號》什麼時候上映?讓我甜死在影院裡吧!”
“有誰知道之前爆料羅蘭有私生子的小報叫什麼名字嗎?我向上帝發誓,如果羅蘭的電影撲街了,我一定會一把火把他們大樓給燒了!”
而那些將羅蘭描繪成孩子榜樣的年長粉絲,又或者說是三十歲以上的家長們,也鬆了一口氣……“還好還好,羅蘭不是隨便玩玩。”
“看到羅蘭和凱特的認真模樣,我就放心了。”
“他們這麼低調,應該是真心相愛吧?如果不是這次汙蔑事件,他們或許都不會主動公開?噢……真的是可愛的一對小家夥,就像小貓小狗一樣,對未來充滿希望……”
“看他們這麼相愛,讓我想到了過去啊……”
“對了,《泰坦尼克號》什麼時候上映?就當是去支持他們好了……”
至於那些和羅蘭同齡的男粉絲嘛……
不好意思,他們並不在這次宣發所必須操控的主體之內。
換句話說,從宣發安排定下的那一刻開始,羅蘭的男粉絲,就已經被排除在外了。
…………
“羅蘭,你現在的形象,有些太過完美了。”
早些時間,福克斯的辦公室裡,《泰坦尼克號》的宣發組內,宣發團隊看著羅蘭,滿是無奈的說道:“我們都知道,能夠爆火的童星,那都是通殺所有年齡段的粉絲的,但問題是,隨著童星的成長,他們就會麵臨一個問題,你可以稱之為轉型,又或者說是對粉絲群的取舍。”
“你是憑借《小鬼當家》爆火的,在你那個年紀,和你同齡的孩子,都是被自己的家長帶進影院的,你還記得到《終結者2》嗎?一部r級片,即便和你同齡的孩子在怎麼喜歡你,他們也得想辦法讓自己的父母帶自己進入影院。”
“在那個時候,你必須表現的完美,因為家長是不希望瞧見一個壞孩子成為自己的孩子的喜歡對象的,但隨著年齡的增長,當初那些光憑自己一個人無法進入影院的孩子們已經有了一定的消費能力,而在這個時候,他們的自主意識也會覺醒,當他們對平日裡經常念叨自己的父母感到厭煩時,你就得做出取舍了,到底是抓住年輕群體,還是抓住老年人。”
“而你,在這件事情上沒有做出任何選擇。”
“蜘蛛俠,讓你暫時的忽略了這個潛在的問題。”
“但是,現在不一樣,《泰坦尼克號》沒有蜘蛛俠的光環。”
“那我們就得做出選擇,而我們的計劃,那就是拉一打一,儘可能的做成通殺。”
“拉一,是指拉攏和你年齡段相同的粉絲群,那些年輕群體更相信愛情,所以這才是我們的票房基本盤,我們無論如何都不能丟掉。”
“打一,是指那些想要將自己的思想強加給和你年齡段相同的粉絲群的成年人,這些家夥更吃你的完美形象,我們若是想拉住他們的票房,就得使點手段。”
“那首先,就是用輿論,將你的形象打下去,讓那些年輕人覺得你很酷,值得自己崇拜。”
“而在這個過程中,成年粉絲就會覺得你和當年不一樣了,他們會逐漸放棄你。”
“緊接著,在那些年輕人興奮,成年人遺憾的時候,用事實將之前的輿論打成謠言,這麼一來,年輕人就會失望,成年人則會感到意外。”
“如果光這麼做,那就會對你的形象造成很大的影響,因為兩個粉絲群,你都得罪了,但是,我們可以甩鍋。”
“把出現整件事情的責任,直接往媒體的身上甩,不僅如此,我們還可以拉攏和你遭受過同樣待遇的天王巨星,讓他們的粉絲,讓那些能夠感同身受的家夥,為你說話。”
“我們選擇的人,就是深受輿論困擾的mj。”
“不過你放心,mj在這件事中,就隻是個跳板,因為毀掉你形象的輿論是我們的人,我們可以讓他公開承認自己是在抹黑你,但錢德勒父子不會承認,所以……得利的隻會是你,而你也不用擔心,mj會突然翻案,那種影響力將我們的宣發節奏打亂。”
“在此之後,當你被人抹黑又重新洗白後,那些之前覺得你太過完美,並不酷的年輕人,我們就可以用有人竟敢攻擊你的輿論加以引導,而那些依舊覺得你完美的成年人,則會因為你的突發遭遇,重新成為你的基本盤,而在這個時候,我們會聯合各家媒體,放出你過去一年半的照片。”
“讓甜膩膩的愛情,吸引大眾的眼球。”
“之前,那些覺得你可能與自己漸行漸遠的年輕人,又或者說,那些本來就喜歡你顏值的女粉絲,就會瘋狂的維護你,因為不管是參與過之前的抹黑,還是之後的洗白,她們的心裡,都會產生愧疚,在這個時候配以忠貞不渝的愛情,那對她們來說就是絕殺。”
“因為愧疚下的幻想,能讓她們迸發出極大的購買力。”
“那些本就覺得你的完美形象沒有受損的成年人,也會因為鼓勵自己的孩子向你這種健康穩定的交往方式學習,避免419行為,從而走進影院……”
“當這兩大基本盤都會選擇買票入場後,你的男性粉絲群就更好解決了。”
“這是愛情電影啊!你的女粉絲都進電影院了,男粉絲會不進?”
“就算他們對愛情電影不感冒,就算他們覺得你不酷,就算他們隻是喜歡蜘蛛俠,這也不要緊,因為他們也可以去幻想一下,在看了愛情電影之後,能將女伴騙到手嘛……”
“所以,我們需要你的合作。”
“保持你的完美形象,讓場外的戀情變得真實可信,讓那些向往美好愛情的女粉絲覺得你們是在談她們期望的戀愛,讓那些成年粉絲認為,你們是愛情的虔誠信徒,是能夠繼續成為年輕人榜樣的家夥,其他的一切……交給我們就行了。”
“abc是迪士尼的,是華納的,cbs是維亞康姆的,fox則是我們的。”
“大家都是圈內人,除了華納,都和你有合作。”
“至於nbc,之前或許有些麻煩,但現在,你隻需要授權nbc和微軟的msnnbc服務刊載你的最新消息就行了,我知道,雅虎是你的產業,但……”
“電影是你的根基對吧?”
“我知道比爾-蓋茨見過你,所以你隻要同意nbc優先在網絡服務上刊載你的新聞,他們和我們就是同一個戰線的。”
“我們平日裡幫你遮掩消息,但在你公布戀情的問題上,我們會有選擇的放出照片。”
“我們可以幫你遮掩,但掙錢的時候,大家都得有份對吧?”
“每個人占據一周的曝光時間,不僅能讓收視率最大化,還能讓民眾充分的消化這些消息。”
“而且,你不用擔心其他的問題,當所有的傳媒集團都能從你的身上謀取到豐厚的利潤後,配合你炒作,是大家都會同意的選擇,畢竟,沒人會和錢,過不去嘛……”
“尤其是你這種,能讓大家都吃飽的……”
“至於粉絲的感受……”
“你大可不必擔心這些事情。”
“電影,本來就是一門欺騙的藝術,而電影工業,則是將欺騙的效果放大。”
“你販賣的是他們希望瞧見的幻想,這種意義上的欺騙,對大家來說,都有好處。”
“他們精神滿足了,我們利潤滿足了。”
…………
絕大多數的時候,一部電影的成功與否,和電影本身有著一定的關係,但也沒有關係。
電影的成色,隻是影響電影的口碑,連票房走勢,都不影響。
至少在非移動互聯網時代,是這樣的。
由於民眾和資本消息上的天生不對等,使得民眾永遠會處於被資本愚弄的位置。
就像尼爾-波茲曼所著書籍《娛樂至死》裡所寫的一樣,當電視統治替代印刷統治後,便捷的信息轟炸能讓理性、秩序、邏輯性,逐漸轉變為脫離語境、膚淺、碎化。
當信息大爆炸的情況發生後,人們就會產生一種大量獲得信息的錯覺,但事實是他們連判彆何為有效信息的能力都失去了。
不要以為信息時代讓人們變得博學,因為在你覺得自己博學的同時,是資本正用無數廢料信息,剝奪你思考的能力,而在這種時候,教育就變成了一種娛樂活動。
一旦到了娛樂至死的地步,決定一部電影好壞的,就不是觀眾,而是資本。
影評人說它好,它就是好,傳統媒體和媒介說它好,那就是好,一旦你覺得它不好,那就會有無數人反駁你的觀點,因為不合群,就是不好。
至於很多時候的辯駁?
那不是你的審美觀起了決定性的作用,而是想要阻擊它的資本,成功了。
當然了,這裡排除本來就很爛,上映隻是為了圈錢的電影。
因為那些電影,根本就沒必要用這麼大力氣進行輿論維護。
正因如此,在損毀形象鋪墊而出的粉絲逆反心理後,麵對那信息爆炸般的轟炸,人們也隻在意羅蘭和凱特在戲外的甜美愛情,那該死的美好讓他們心生向往,然後……
便是期待著純愛電影的到來。
在娛樂至死的年代,決定明星藝人的存活根本,壓根就不是特立獨行。
特立獨行的作風或許會讓民眾愛你,但沒了資本,你什麼都不是。
當資本愛你時,你就擁有了世界。
史蒂文-斯皮爾伯格是這樣,詹姆斯-卡梅隆是這樣,而羅蘭-艾倫……
他希望自己能愛自己。
當福克斯大費周章的將社會輿論全都吸引到羅蘭身上,讓民眾們對羅蘭和凱特的愛情心生向往後,十二月十四日的首映禮,也在緊鑼密鼓的籌備著。
和之前不同,因為羅蘭能通吃影評人和媒體,所以留給他們的位置,並不多。
將近一半的票,全都被他們以粉絲福利,有選擇的發了出去。
民眾們隻要在imdb的《泰坦尼克號》討論組裡預約,就有機會被抽中,成為幸運兒。
當然了,和微博抽獎一樣,女性中獎的比率,會更高。
目的,也是顯而易見。
就是讓這些家夥,在現場哭的稀裡嘩啦的,然後好通過媒體,將她們的真實反映傳達出去。
用福克斯的話來說,那就是——
“兩個億的投資,羅蘭-艾倫主演,怎麼樣也得把所有記錄給破了吧?”
&/br&
&/br&,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