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想什麼呢?”
發現羅蘭愣神後,凱特便用腳趾夾了他一下。
“啊?”
吃痛的羅蘭打了個激靈,回過神來的他抖了抖身子,嘩啦嘩啦的水聲,順勢而出。
此刻,兩人正在浴缸裡泡著澡,一人一邊,坦誠相待。
“你怎麼說到一半就愣住了?”瞧見羅蘭那類似於碰見鬼的表情,凱特關心的問,“你剛剛不是說戰爭最好彆打嗎?然後呢……你的意思是,‘黑鷹事件’肯定拍不了了?”
“拍、拍不了了?差、差不多吧……”
羅蘭都快被自己的腦洞給嚇死了,說話的時候,嘴巴都有些抖。
他喘著氣,努力的表現出一副這裡很悶,我想要靜一靜的作態。
可還沒等他從浴缸裡爬出來,找個地方冷靜一下,努力的搞清楚自己怎麼會有如此驚人的想法時,察覺到異常的凱特已經滑了過來,看著那發白的麵龐,關心的問,“你怎麼了?”
‘我怎麼了?’
‘我當然是被自己那吃人血饅頭的想法給嚇到了!’
回過神來的羅蘭自我吐槽了兩句,但最後,還是給予了對方一張虛假的笑容。
“沒事,沒事……”
“沒事?你當我是莉琪嗎?”
凱特又不是小孩子,羅蘭那躲閃的目光彆說騙個演員了,就是騙個普通人,那都得翻車。
抄起一旁的乾毛巾,給羅蘭擦了擦臉,與此同時,跪坐在他腰間的凱特,嘴上也沒停歇,“你是不是有思路了?能說給我聽聽嘛……”
“真的沒有,純粹是腦子突然一片空白……”
略帶好奇的詢問配上一點點撒嬌的聲線,令情緒波動的羅蘭逐漸冷靜了下來,他笑了笑,繼續否認,但麵對他的遮掩,凱特倒是沒有放棄,瞥了他一眼,“真的嗎?”
“是的。”羅蘭第三次撒謊。
“好吧,你不願意說,那就算了。”
說到這兒,凱特也已經把羅蘭臉上的汗給擦乾淨了,收聲的同時,雙手也順勢下搭,放在羅蘭肩頭,棕栗色的長發披肩垂下,些許發梢,因為打濕的緣故,如碎擺一般,黏在四周。
當她撐著手,挺直腰時,那從水裡長出的一切,全都呈現在羅蘭麵前。
再加上富有親和力的臉蛋,以及掛在上麵的信任笑容,並配以堅持的眼神和大有你不交代我今天就不起來的態勢後,窩在浴缸裡的羅蘭……
認輸了。
本搭在浴缸上的雙手被其收回,順勢攬上,感慨的說道:“我隻是突然覺得,戰爭最好彆打,那隻是個美好的願景,因為幾乎每一個大統領在自己的任期內,都會發動戰爭。”
“如果我要接手‘黑鷹事件’這個項目,那我最該糾結的,不應該是戰爭會不會發生,而是如何更加客觀的將‘黑鷹墜落’這個事件展現出來,因為這種電影,不管以哪個角度拍,都會引起另一方的不滿,從鷹派的角度講故事,那勢必會得罪鴿派,從鴿派的角度講故事,那一定會讓鷹派覺得,我這是在抨擊他們,所以……這才是整個項目的難點。”
羅蘭依舊沒有說實話,但他也說儘了實話。
遠的不說,就說近的,從八零年以來,阿美利加的對外行動,那可是接連不斷。
八三年的暴怒行動,四天解除了格林納達武裝力量。
八六年的自衛行動,在法國和西班牙拒絕開放領空的情況下,空中加油,血洗利比亞。
八九年的正義事業行動,占領巴拿馬。
九零年到九一年的沙漠盾牌行動、沙漠風暴行動和海上攔截行動,組成了海灣戰爭。
在這種情況下,羅蘭若是對著凱特說,沒有戰爭,又或者說是戰爭很難會發生,那才是真正的撒謊,因為就連電台主持人都知道,隻要把阿美利加從地球上扯掉,丟進垃圾桶裡……
那世界,就能和平了。
至於鴿派和鷹派的看法,那的確是羅蘭忽悠凱特的說辭。
可還沒等羅蘭為自己的機智而點讚時,一直在笑眯眯的等待‘答案’的凱特摸了摸他的麵頰,用一種追索的語氣繼續說道:“原來是這種問題讓你有所困擾嗎?”
“但我怎麼覺得,如果讓史蒂文知道了,他或許會脫了鞋子抽你?”
“法國著名導演弗朗索瓦-特呂弗曾經說過‘有些電影聲稱是反戰片,但我不認為我看過真正的反戰電影,所有戰爭片最後都以親戰終結’,而你的老師史蒂文-斯皮爾伯格也說過‘所有的戰爭電影無論好壞都是反戰電影’。”
“戰爭電影,不管是反戰還是親戰,這種東西,都是由輿論來決定的。”
“資本覺得它是反戰,那就是反戰,資本覺得它是親戰,那就是親戰。”
“如果在《泰坦尼克號》上映之前,我或許會相信你剛才的這些話,但現在嘛……你自己都在玩輿論操控啊!你覺得我會相信你的話語嗎?”
好嘛……
女人越聰明,男人越難受。
作為一個第一次和羅蘭交往,就能發現他在演戲的家夥,凱特不傻。
她一直都知道,羅蘭有很多事情瞞著自己,但她並不在意這些細節。
人生在世,誰沒一點秘密呢?
有的時候她不問,是她不想問,而現在她想問,純粹是她真的很好奇,羅蘭這麼些年來,怎麼就通過輿論賺了那麼多的錢,拉了那麼多的關係。
當然了,雖然她希望瞧見,自己的求知欲得到滿足,但是羅蘭如果真的不回答,她也不會一哭二鬨三上悠亞,軟刀子磨個兩三次,沒結果她就把羅蘭給放了。
但是,羅蘭還沒撐到第三回合呢,就已經道出了關鍵問題。
“好吧~其實我想的是,如果一部戰爭電影的宣傳階段,在鷹派和鴿派之間反複橫跳,這是不是有些太囂張了?會不會鷹派和鴿派的人聯手打死?”
“嗯哼?”這個問題一出,倒是把凱特給聽懵了。
“一部戰爭電影的宣傳基調,難道不是從一開始就定好的嗎?”
“就像《綠色貝雷帽》,那就是阿美利加軍方為了回應國內的反戰情緒而拍的電影。”
“而《西線無戰事》和《野戰排》,一開始的目標就是打擊親戰聲勢。”
凱特覺得羅蘭有些異想天開,因為在戰爭電影這個題材上,從來就不存在討好各方。
因為電影人可以在影片中植入任何自己想要傳達的立場信息,但如何讓觀眾順勢理解,那可是得從一開始就決定好引導方向的。
更何況,想要反複橫跳,就不存在先鷹後鴿。
若是先鷹後鴿,那就是先有戰爭,在出親戰電影,然後在上映期間戰爭結束,國內反戰情緒濃鬱,接著順勢反戰,但這種情況,不可能出現,因為跳轉太過突兀,而且既然已經開戰了,就不可能在搞什麼親戰電影,隻有反戰宣傳,才能掙得到錢。
如此一來,就隻有先鴿後鷹這一種可能。
但這個嘛……
“一部戰爭電影的上映期間,正好遇到了戰爭?”
“但即便遇到了戰爭,我也不覺得改口宣發是一個好主意。”
“如果你一開始從鴿派的角度宣傳,那戰爭爆發後,最好是自認倒黴,順勢賠錢,因為如果在跳轉到鷹派,那勢必會給人一種吃血錢的印象。”
“要知道,史蒂文都不會去拿《辛德勒的名單》的片酬,因為這種和現實能夠聯係的題材,錢是真的不好賺;而且,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改口宣傳時,輿論操縱的行為,就太明顯了,換作以往,或許無所謂,但在戰爭這種事情上,卻是一個很大的麻煩。”
“因為發起戰爭,最後勝利了,那還好,但若是處於僵持狀態或者直接就失敗了,那當初操控輿論賺錢的手,肯定就會被秋後算賬。”
“因為到那時候,所有人都需要一個背鍋的,而敢煽動民意的家夥,就是最好的背鍋者。”
“這個時候,也彆想找替罪羊,因為民眾也不是傻子,隻有公司,才有這樣的力量。”
“好嘛,看來你的想法和我是一樣的。”
看著那眉頭微蹙,認真思考的家夥,羅蘭笑著探身,在對方的麵頰上親啄了一下。
反複橫跳雖然能夠吃得到人血饅頭,但秋後算賬的代價,實在是太大太大。
大到這筆生意,簡直就是賠本買賣。
彆說什麼拿下《黑鷹墜落》,卡著‘september11attacks’上映,就能收獲大統領和軍工資本的好感,但若是出了事了,這群拿到切身利益的家夥,可不會背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