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四章 細節和身段(2 / 2)

好萊塢往事 幸虧沒去 9245 字 2024-04-20

“哈哈哈~那不就是四隻眼了嗎?”

“對對對!還是被碰兩下就崩毀的四隻眼!”

聽著那紛紛擾擾的對話,沒有心思參與其中的羅蘭牽著媳婦走出了影廳。

而在出門之際,一直和他十指相扣的家夥忽然停住了腳步。

如此情形,令羅蘭疑惑扭頭,“怎麼了?”

可話語剛出口嘛,他就發現自家老婆一直在盯著影廳裡的周邊售賣區看,那人山人海的場景,一群十七八歲的男孩拿著魔杖玩擊劍的傻樣,也讓羅蘭咧開了嘴。

因為——

周邊也是他們家做的。

而這裡麵的利潤,走的是書籍周邊的路數。

既然不走電影,那就意味著不用和投資一半的華納分錢。

“怎麼了,你也想玩?”羅蘭湊到老婆麵前,笑嘻嘻的問。

正當他準備揮手示意保鏢,讓他們把周邊一樣買上一套時,凱特卻搖了搖頭,阻止了老公的撒幣行為,說:“不,我隻是有些奇怪。”

“奇怪什麼?”羅蘭好奇。

“奇怪這電影拍的其實挺幼稚的,但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喜歡?”

凱特這話倒是聽笑了羅蘭,因為時隔這麼多年,當他拋棄粉絲濾鏡,以資本視角來看待這部電影時,他同樣覺得這部電影拍的還沒一些普通的動作片好看,但正是這種否認,則讓他更加清楚,史蒂文-斯皮爾伯格過去這些年到底教了自己一些什麼。

“因為,史蒂文會放下架子。

既然這部電影的主要受眾群體是孩子,那自然就會以孩子的視角去拍這部電影。

所以,如果以成年人的視角來看,它可能會非常幼稚,但站在孩子那邊,這就是經典。

作為一個導演,應該深刻的認識到,一部作品,不可能滿足所有人。

所以取舍,就成為了他們必須要做的事情。

他們可以不把同行的評價放在眼裡,但他們得聽取觀眾的呼聲。

隻有當他們一直去拍選定受眾群愛看的東西,那成功,才會一直伴隨左右。”

羅蘭不知道凱特聽沒聽明白自己的解釋,但他已經知曉,為什麼很多人當不好導演了。

因為……

放不下身段。

因為……

沒膽子接受失敗。

當一個導演在某一個類型裡收獲了常人難以想象的成功時,躺在溫柔鄉裡啃老本,就成為了他們最喜歡,也是最願意去乾的事情。

就像喬治-盧卡斯一樣。

一個《星球大戰》讓他功成名就,而後,便是享受人生。

還比如馬丁-斯科塞斯。

黑幫片起家,黑幫片壯大,黑幫片終老,即便在此過程中,他拍了《飛行家》、《禁閉島》、《雨果》,但彎彎繞繞的《愛爾蘭人》和《花月殺手》又讓他重返老路。

雖說他們都是大師,但和史蒂文-斯皮爾伯格這個電影誕生以來,唯一一個累計票房超百億的導演相比,他們差的,那就是試錯。

為什麼史蒂文-斯皮爾伯格什麼類型都能拍?

因為他也是一路錯出來的!

人們隻看到了《大白鯊》、《第三類接觸》的成功,卻沒瞧見他《一九四一》的血虧。

人們隻覺得搞出《奪寶奇兵》、《侏羅紀公園》的他備受追捧,但沒發現在拍《斷鎖怒潮》時,他被媒體和觀眾噴的和過街老鼠一樣……

所謂的開掛式的成功,那是建立在撞了南牆依舊不回頭的堅毅上的,而正是因為他被媒體抨擊過,被觀眾拋棄過,被影評人咒罵過,所以他的身段,會更加的柔軟……

反正所有的苦我都吃過了!那當我在拍新項目時,我就更能隨心所欲了!

在衝獎時,觀眾覺得他脫離群眾?

拜托!

我又不是拍給你們看的!

在擁抱商業時,影評人覺得他太幼稚?

拜托!

我這也不是給你們看的!

當他目標明確的表示,這部電影就是為一個群體服務時,那所有的詆毀,不過是紙糊的垃圾,而在無所畏懼的同時,也就更能造就經典!

畢竟,所謂的經典,本來就是三分之一的人覺得優秀,三分之一的人覺得尚可……

至於剩下那三分之一?

無關大局。

那些看不透還死要臉的導演呢?

隻能是在被懟時,無能狂怒了。

在看完《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後,羅蘭便沒去管外界的輿論。

雖說他早已忘記克裡斯-哥倫布版的內容,並且重看《哈利-波特》也沒能找回當年得欣喜,但他依舊相信,由能放下身段的導演所拍的遵從原著的電影不會讓人失望。

而隨著全球英國和北美統一上映所帶來的票房反饋,那高企的數字,讓人心滿意足。

上映首日,北美票房報收三千二百萬,英國票房報收四百八十萬。

次日周六,超過四百萬的增幅讓北美累計票房來到了六千八百萬,而英國十一個點的增幅也不小,將總額推到了一千零一十二萬。

但隨著第三天的到來嘛……

北美四千一百萬,英國六百七十萬的單日成績,讓這部電影直接破億!

三天!

全球票房一點二五億!

史蒂文-斯皮爾伯格成為全球第二個能在首周末破億的導演!

而第一個嘛……

人家有掛開啊!:,,,,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