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鄰居很多都怕老人,但是江榆不怕。
他知道老人其實是正常的。
隻是因為對孫子的思對孫子的愧疚和思念讓她變得渾渾噩噩,經常將過路的小孩認錯。
而他不過是其中一個,但卻是唯一一個留下來的。
對此,他很慶幸。
奶奶家很貧窮,靠著撿廢品掙了點錢,整條街上,就奶奶家是毛胚房,家裡一日三餐,很少見肉,桌上是奶奶自己種的蔬菜。
儘管很窮,但奶奶還是給他辦理了小學,他原先在孤兒院,雖然上不了學,但是院長媽媽也是會教他一些的。
十歲的年齡是讀四年級的時候。
他背著奶奶一針一線做成的書包去上的學。
曾經在孤兒時,江榆也曾幻想過,如今上了學,那幻想卻是破碎了,他不明白,那些笑容燦爛天真的孩子,為什麼會那麼厭惡他。
在學校的第一天,他就被孤立了。
他無所謂,沒有朋友就沒有朋友吧。
但是那些人卻得寸進尺。
先是椅子被踢翻,桌子上一層的灰,他沉默的撿起桌子,然後擦了灰塵。
後來,他們開始變本加厲。
椅子被藏起來,他站著上了一天的課。
書本被劃破,他抿著唇小心翼翼的修補。
中午時,飯盒被偷,他挨餓到放學。
……
諸如此類,不計其數,他也曾惱過,怒過,但是都沒有,全班都站在了他當然對立麵,三人成虎,其他人眼裡,隻看到了他一個人的胡鬨,卻不知道是全班串通好了。
他的辯解卻是蒼白無用的,那些人隻會說,為什麼全班那麼多人,就你出事了?
對呀,他也想這麼問,為什麼全部那麼多人,偏偏都見不都得他好。
後來,那些人越發大膽了,甚至開始動手了。
班裡五十幾個人,男生占三分之二,他一個人如何應付。
於是從第二個學期開始,江榆每天上學,身上總會帶傷。
有時候被奶奶發現了,那個慈祥的老人看著他身上青腫的傷口,婆娑著淚眼,給他上藥。
卻隻能低聲勸著他忍耐。
因為,那個老人也不知道該如何處理了。
江榆記得那個冬天。
那天下著小雪,他再次被欺負,四五個同學表情得意的將他推入了小溪裡。
冬天的溪流刺骨的冰冷,棉襖被打濕,他在水裡隻覺得凍的連骨頭都在刺痛。
那些學生就圍著他,嬉笑著看著蒼白如紙的江榆。
那天,他第一次沒有按時回家。
那個老人拄著拐杖一路找來了學校。
當看到水裡的江榆時,老人第一次怒了。
大喊著,揮著手裡的拐杖吃力的砸向那些圍觀的學生。
然而她終究是行動不便,還沒碰到,那些人便都跑了。
奶奶扔了拐杖,將水裡的他拉出來。
明明是那麼瘦弱的一個人,那個時候卻突然有了力氣,緊緊抱住了渾身冰涼的他,試圖取暖。
那天,江榆發了高燒,險些沒能挺過去。
奶奶徹夜未眠,守了他一晚。
在他醒來後,抱著他哭了幾個小時。
嘴裡一遍遍說著對不起。
他說沒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