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跟絕大多數人一樣,胡曼麗的原生家庭看似不錯,實則徒有虛表,作為女孩紙,她並沒有得到父母太多的關愛,是由爺爺婆婆帶大的,九歲那年,婆婆因病去世,加上弟弟要上學了,媽媽終於回到老家。
那也是她有記憶的第一次見到自己所謂的母親。
在之後的很多年無數次想起來,心情都特彆複雜。
期間發生好些事。
她立下唯一的成長願望,長大後,一定要離開家,走得遠遠的。
越遠越好。
十九歲那年,她去了另一個城市上大學,在那裡,遇到了一個人,也就是她後來的老公,顧從森。
顧從森是高她兩個年級的學長,脾氣很溫和,對她極好,讓嚴重缺愛從來都被忽視的人感受到了被重視的滋味。
所以,即便他家庭條件極度糟糕,本身能力也不出眾,顏值方麵差強人意,胡曼麗還是願意跟他在一起。
家裡當然不同意。
她又不樂意分。
這樣拖拖拉拉好幾年,家裡終於鬆口,在她二十八歲那年兩人舉辦了個簡單的婚禮,有證了。
隔年兒子出生。
小家庭圓滿。
大抵是兩個人從小都屬於渴望父母之愛的那類,在有了兒子後,就不打算再生,隻把所有的愛都給兒子。
顧源的到來給這個小家庭帶來了不少的歡樂。
但,一個人帶娃,真太辛苦。
孩子爺爺婆婆幾年前就過世了,外公外婆也指望不上。
顧從森白天要上班。
隻能靠胡曼麗自己慢慢摸索。
新手麻麻,一邊帶崽崽的同時,還要在網上接私活來做。
先把體力耗儘,又來折騰腦子。
時常熬到半夜兩三點才睡,白天還要領著娃出去各種耍。
就……
病了。
先是暴瘦。
怎麼暴?
短短一個月下來瘦了十幾斤算不算?
緊接著就心悸,懼光,無法控製住脾氣,兩個月後脖子上突然出現結節,加之那段時間感冒流行,無法去醫院診治……
就很難。
孩子也受了不少委屈。
她往往打罵完孩子,自己蹲在地上嚎啕大哭。
沒有當爸媽的不愛自己的小孩。
為了顧源能有更好的發展,也是讓他贏在起跑線上,胡曼麗跟顧從森商量後,在兒子幼兒園中班時咬牙買了一套學區房。
是學區房沒錯。
可因為資金實在太有限,隻能買個老破小,呐,就現在住的這個。
某單位員工住宿樓。
環境是差了點,對口的學校是真的好。
顧源也爭氣,小學到高中都是班裡的佼佼者,最後還考進了青見城一所重點高校。,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