芸芸剝完胡豆,一手提著籃子一手牽著媽媽往廚房去。
就跟打網絡遊戲一樣,裴雨歡的視角跟著角色走。
入眼便是一間即便是大中午還開著燈依舊略顯昏暗的屋子,最裡麵的牆壁上開著許多正方形巴掌寬的孔,透過那些孔,能看到外麵茂密的竹枝。
孔下是一個水泥砌成的L型灶台,正對著灶台是一大堆雜亂的柴火,往外兩側的牆壁,一邊是靠牆砌的櫥櫃跟案台,一邊放著個石砌的水缸。水缸旁是洗衣機,洗衣機旁是側門。
圓胖女人把胡豆洗好放在筲箕裡瀝乾,芸芸已經坐到了灶門前準備燒火了。
沒錯。
這家沒有安裝天然氣,使用的還是最原始的方法。
芸芸媽則坐在小板凳上“嗬嗬嗬”看著女兒。
午飯很簡單。
胡豆炒臘肉,小白菜豆腐湯,還有一道剩菜炒萵筍。
飯桌上。
芸芸一直在給媽媽夾菜。
“媽媽這個好吃。”
“媽媽你吃肉。”
“媽媽你喝一點湯。”
圓胖女人撩起眼皮看了她一眼,鼻子冷哼一聲。
裴雨歡能從這女的的表情裡整理出諸如“賤皮子”“為了這點子東西至於嗎”“沒教養”之類的詞。
飯後,芸芸帶著媽媽回房間了。
她們住在一樓最右邊的房間,就在堂屋的旁邊。
裡麵配置十分簡陋。
除了一張床一個衣櫃,就沒啥了。
母女倆鬨了一會兒才躺下,沒多久女人就發出一道道響亮的鼾聲,芸芸翻了個身,也睡熟了。
反正記憶裡都是母女倆的日常。
吃飯,乾活,散步,時不時收到小孩子的惡意跟大人飽含複雜之色的眼神。
芸芸還小,並不明白。
隻覺得那些長輩們特彆喜歡逗自己說話。
但經曆過三個任務的裴雨歡知道,柯家在同村那些人眼裡,就是個笑話。
茶餘飯後的談資。
反正一家子傻子,再怎麼八卦,對方也不會來找麻煩。
也沒人給他們討公道。
而且,對於這一家的未來,鄰居們也特彆“關心”,時常在化身為預言家後對著懵懂的小女孩搖頭。
“可憐呐,攤上……”
夏去秋來。
穿棉布裙的小女孩芸芸換上了明顯不合身的長袖長褲,她的小臉越發消瘦,變得蒼白,眼神也不再靈動,渾身透著一種病氣,像是整個人的精氣神都被抽乾了。
可,沒人發覺,或者說,沒人放在心上。
農村散養的小孩哪有那麼嬌氣。
直到有一天,芸芸在飯桌上嘔吐了,之後是連續三天的又吐又拉,圓胖女人帶她去了鎮醫院看病,醫生做了一些檢查,又問了些基本情況,得出結論是吃了生冷導致腸胃不適,加之又是小孩子,本來脾胃就弱,開了點藥,叮囑一番。
“先吃著看,如果沒好,再過來。”
圓胖女人帶著侄女回去了。
芸芸吃了兩天,不光沒好,反倒更嚴重了,她嘔出血了。
圓胖女人這才著急起來。
忙把人送到市醫院,又慌張不已的給弟弟打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