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隻要價格合適,我們就要。”趁著分列式完成的休息間隙,聽到李衡悄聲彙報的趙易點了點頭斷然道。
“我們的噴氣式戰鬥機……”李衡悄悄提醒道。
在大量機器設備到位以及大量德國和日本工程師的加入後,噴氣式戰鬥機的研製和生產都加快了速度。李衡已經有把握儘快生產出新式戰機了。
“我知道。”趙易了解的一點不比李衡少,他點了點英法使者的方向道,“我們閱兵的目的是為了什麼,就是要震懾。這一次我們可是把手中的明牌都打出去了,隻要能震懾住英法,給我們多爭取哪怕一個月的時間,我們的實力就能多強大一分。但我們的底牌不能輕易露出來,噴氣式戰機一旦提前泄露,帶來威脅的就不止是英法了,還會有美蘇。我們無法把握帶來的這些變化。況且,底牌在關鍵時候一點點的露出來,才能讓彆人疑神疑鬼,不至於一下子攤牌。”
李衡也明白局勢已經脫離了他們的曆史金手指劃定的圈圈,不得不步步小心:“我隻是覺得現在再買美國人的戰鬥機有些浪費了。”
“浪費不了,新戰機產量太低,近期空中主力還得靠老式戰機,幾年內不會過時。尤其是那些一般的國家,甚至十年內都不一定得到噴氣式戰機。未來幾年內,二手貨很容易處理。美國人處理二戰物資的機會不多,雖然價格依然比較高,但已經算很廉價了。機會合適,不防早入手。”趙易揉了揉額頭,扔下這句話,繼續起身擠出一個笑臉準備迎向來祝賀的各方代表。
“放心吧,老李。戰機不要怕多,也不要怕欠美國人債務太多,隻要扛過了這一波,以後我們就有一個龐大的國家可以支撐我們的夢想了。”葉關也拍了拍李衡的肩膀,跟著走出了休息室。
“夢想?”李衡一陣恍惚,直到外邊廣場群眾的歡呼聲入耳,才長舒了一口氣。
……
22日的開國大典結束了。當天就已經有報紙在刊登各類消息。
有了電波,這個世界的消息傳遞一樣迅速。
就連華夏,不管是出於技術問題,或是出於其他因素,先鋒軍建國的事情也隻是稍稍滯後,第二天就已經在報紙上傳開了。
“趙元帥一揮手,告彆了一個舊的時代,南洋迎來了一個華人的新時代。”華夏的報紙不需要顧忌南洋的土著,說話大膽多了,直接表明了東聯國的本質,華人治國。
短短一天的時間,照片都有了。
不能像歐美那樣裝備相片傳真機,但那些消息靈通的人可以通過飛機傳遞照片,甚至還有先鋒軍給他們提供方便之門,無論是東聯國內,還是華夏國內。
僅僅一天,趙易站在主席台前向廣場上黑壓壓的人群揮手的照片在華夏幾大報紙上都有刊發。
“是開國功勳還是軍閥治世?”報紙中有說好的,也有反對立場,《中央日報》的頭版大肆宣揚了一番老蔣的統一演講,先鋒軍建國的新聞挪到了第二版,兩張照片並列在黑色大標題前邊。
一張還是趙易揮手的照片,另一張卻是趙易站在吉普車上閱兵的照片,在這張照片中,他的右手依然抬起,不過卻是在行著軍禮。
這張故意被排到揮手禮前邊的照片也出現在了英法等外文報紙上。
不過這絲毫不影響趙易的形象。這年代正是強人政權時期,雖然世人都討厭軍閥,但二戰的慘烈讓人們意識到了軍隊保護者的作用,也讓軍人勢力大增,從而讓世界各國出現了很多的軍人領導人,就連美國都出現了艾森豪威爾這樣的軍人總統。趙易這樣的軍人領袖並沒有惹來多少非議。
此時歐洲這樣昔日的世界輿論的中心還亂糟糟的,自顧不暇,誰還理睬東南亞這樣偏僻地區的政局?美國輿論又偏向先鋒軍,也就隻有華夏國內中央報紙酸酸地點評幾句。
民眾根本不管這些,不知道的隻管自己的生活,知道的也為華人在東南亞的建國而驕傲。
這個時代,華夏人為了探尋一條民族崛起的出路,不斷地嘗試各種方法。海外建國派現在並不會遭到排斥,在這個國家羸弱的時代,在很多人的眼中,國家的界限還不如民族的界限圈子大。況且東聯國的國民施行雙國籍製,可以保留祖國的國籍。雖然不在享有華夏的各項政治權力,卻能讓很多人釋懷,依舊可以對外宣稱是華夏人。
這大大增加了很多華夏人對東聯國的興趣,畢竟國內的局勢沒多少人看好。
“去南洋?彆忘了那裡是誰的地盤。就算建國能擋住洋人的報複?”但卻有更多華夏人對先鋒軍的前進並不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