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先撐不住了(1 / 2)

1942風起南洋 潛水老猿 5212 字 2024-04-18

“在東京的先鋒軍不可能有三十多萬!他們中很多隻是民兵。”對於英國人的托詞,勒克萊爾心中很是惱怒,但給各處的電文中,卻沒法辯解。先鋒軍實力強,法軍的失敗才正常,否則就是他的無能。

小小的河內和海防附近也擠不開三十多萬大軍,英國人顯然把整個越北的軍隊都算上了。

先鋒軍還有十來萬軍隊橫在華夏邊境上,避免意外發生。

雖然先鋒軍也跟國內談好了,在民族主義高漲的現在,就算是國內的那些地方軍閥也不會輕言去幫法國人,但有備無患,萬事不能寄托在彆人身上無意外的僥幸中。

比起法軍來,華夏邊境畢竟壓力不大,主要是以建設兵團為主。

建國後,東聯國國防軍已經重新明確了職能,並根據職能劃分了三級。

原來的主力作戰部隊絕大多數都劃歸為了野戰部隊,時刻在為戰爭作準備。

少部分主力部隊和一部分建設兵團歸為了地方守備部隊,駐紮和穩定各地。

還有部分建設兵團更趨向民用,依然頂著建設兵團的名義,投入了各地的經濟建設。

越北靠近華夏邊境的地區,移民數量格外多,為了維持邊境地區的穩定,這裡不止駐紮地方守備部隊,還大量的駐紮建設兵團,一方麵為了防禦,一方麵也是利用邊境優勢大搞建設。

建設兵團不止分布在邊境上,還分布越北各處。

法國人早知道這些建設兵團,畢竟建設兵團和外部交流更多,法國人推算過了,並不覺得建設兵團是多大威脅。當時情報中,除了邊境的建設兵團外,先鋒軍加上這些民兵也不過隻有十幾萬人。這和加上了那些偽軍的法軍數量相當。

不過勒克萊爾製定計劃時,也考慮到了這些“民兵”,儘量把戰爭規模壓製在河內和海防周邊,快速突擊,爭取在邊界和其他地方的援軍到來前,擊垮先鋒軍就夠了。

但當法軍陷入包圍圈時,勒克萊爾才發現,這些建設兵團早有準備,早早就投入了戰鬥中,而且那些建設兵團中某些隊伍戰鬥力驚人,一點也不必普通軍隊弱。

顯然這些建設兵團中早就換上了作戰人員。

“他們的兵力不會很多,否則這麼大麵積的調動,我們的情報部門不會一無所知。”勒克萊爾依舊堅信所得到的情報,畢竟這些情報不止是法軍得來,很多情報還是從英國人甚至美國人那裡得來的。

這一次先鋒軍出動的兵力確實沒那麼多,但也不少。

鄭大斌的第3集團軍主力有11萬餘人集結在這一片,另有中央直屬的第2裝甲師和直屬第1機動旅等3萬餘人彙集於此,主力作戰部隊近15萬。另有地方守備部隊5萬餘人,和十來萬建設兵團部隊。

這是英國人所得到的三十萬軍隊的由來,其中雖有不少水分,但15萬主力部隊卻做不得假。

“要獅子搏兔用儘全力,何況法國人還不是兔子。”在製定計劃時,趙易就特地強調了要以優勢兵力對付法國人,儘快打開局麵。

集結在海防附近有7萬主力作戰部隊不假,另有8萬卻帶著3萬多地方守備部隊和5萬多建設兵團部隊以兩倍多的兵力對突前的法軍進行了包圍。就連海防的那7萬主力部隊,也抽調出了2萬多人,調轉方向參與了對圍困法軍的殲滅。

勒克萊爾沒想到先鋒軍會調集來這麼多的軍隊,也沒想到先鋒軍的主力部隊會那麼強。

“他們裝備了大量的自動武器,幾乎人手一支,到處都是子彈在飛,比東京下的雨還密集。”前線各處都傳來這樣的消息,讓法國人第一次見識到了當初日本人所受的壓力。

當初日本人誇張先鋒軍彈雨的時候,法國人曾對之不屑:“他們肯定沒有見識過歐洲大陸的戰爭!”

日本人普及到位的栓動38式步槍在二戰前的年代已經是亞洲地區強軍輕火力了,但比起歐洲動輒機槍到班排的輕火力比起來,還是差了一截。經曆過一戰機槍彈雨的法國人本來已經不屑,又經曆了二戰德國衝鋒槍和機槍的洗禮後,更是對所謂的先鋒軍彈雨覺得可笑:先鋒軍那點工業水平能揮灑出彈雨嗎?

但這一戰後,幾乎所有參戰幸存下來的法國人都給了一個肯定的答案:先鋒軍的子彈像暴雨一樣鋪天蓋地,沒有止境。

這或許有些誇張,但先鋒軍的子彈消耗卻是明擺著的,為了這一場圍殲戰,先鋒軍儲備了五千多萬發各類子彈,但三天後就開始四處告急。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