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識字率和漫畫(1 / 2)

1942風起南洋 潛水老猿 4510 字 2024-04-18

“分開檔次可以,但不能像公立圖書館那樣高高在上,成為少數人的地盤。”趙易讚成成立檔次高一點的書店,但卻不想讓知識隻集中在少數人的圈子裡,“現在是全球競爭時代,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已經沒法隻靠愚民政策來維持統治,自己不求上進,很容易會被其他民族和國家滅絕。開啟民智,要從教育和讀書開始。我們不能讓讀書流於形式。”

“對,後世地方很多中小學和企業圖書館根本就是流於形式,隻為考慮上級檢查,平時根本不開放。”從小喜歡看書的李衡對自己以前經曆的事情一直很有怨念。

“他們當然不會開放。經費隻有這麼一點,若是正常開放,不說人員費用,隻是書本的折舊費用誰來出?有些單位連水電費掏起來都費勁,何必多此一舉?隻要能完成紙麵成績,就已經是有功無過了。”葉關冷笑道。

“在那個時代,華夏把圖書館遍布大小各個單位,本來是一種提升民智的好措施,可惜一開始受限於經濟實力不足,後來又在大潮衝擊下慢慢地流於形式了。唉,我就是擔心出現這種流於形式的事情,才打算做公立圖書館和私營書店這兩手準備。”趙易歎息道,“在東南亞,我們華人數量還是少了些,所以每一個人都要提升素質,才能最終提升我們的力量。絕對不能走愚民路線。”

“要是人人都是獅子,誰能提供那麼多的食物?我還是讚同生產力決定論,就像後世,很多舉措都是隻有國家富強了才慢慢推行的,否則哪有多餘的米下鍋?國家需要作出取舍,隻是方法不同。就像印度,一億人和十億牲口就很方便。”葉關調侃道。

“我寧願帶領一群獅子,而不是帶領一群綿羊。獅子王和綿羊王哪個稱號好聽?”李衡哼道。

“我們以後會有足夠的經濟實力,不過提升民智不是隻有經濟基礎,還需要至少兩三代人的時間沉澱。就像書店,我們的國民至少百分八十的文盲率,能真的沉住氣坐在書店裡安安靜靜地看書?”葉關一直認為先集中力量打造精英核心,而不是浪費在大眾整體提升上。

有福利低保名冊在手,華人的統計數據相對比較準確,但東聯國還有其他人,文盲率一下子就提升了上去。

單純華人,得益於趙易三人早早在軍隊和移民中推行的掃盲運動,又注重吸納知識人才,讓東聯國華人的識字率提高到了近30,比此時的華夏國內高不少,但其中不少人隻是粗通文字,剛剛摘掉文盲帽子,用於日常應用還可以,安坐圖書館中卻難。

“現在我們已經完善了掃盲體係,爭取三年內識字率超過60。甚至更多,隻是這得看移民數量的增長率。一旦移民數量湧入過大,這個任務要完成就有些困難了。”李衡道。

掃盲運動先鋒軍投入精力很大,但不斷湧入的新移民不斷在拉低識字率。

“掃盲的困難在於婦女和老人。婦女牽扯問題比較多,我們正在抓。但老人識字率方麵進展緩慢。”李衡也擺出了難點。

識字率一般是指15周歲以上的成人識字率。為了找一份好工作,成年男性接收新鮮事物快一些,但讓已經安享晚年的老人們也學識字,難度更大一些。

“能吃飽飯,我已經知足了。”先鋒軍福利待遇中對兒童和老人有特殊優待,60歲老人不用工作,一般憑著福利低保也能吃飽飯。這對於國內來的一些老人已經很知足了。

“單純為了追求識字率,而讓老人們去學習也有些不人道。”李衡猶豫道。

“我看你自己就沒轉過彎來。”趙易邊笑邊手指點了點他道,“我們可不是隻為追求識字率,老人們識字是為了順應時代的發展。我們華人大多數在城鎮中生活,至少認點字能看明白那些指示牌說明書吧?照看下一代,離不了老人們的幫助,能識字總比不識字好吧?以後隨著電視普及,這些老人們看個電視也至少能聽懂一點普通話,多看懂一點內容吧?”

“嗯。道理那些老人們也能懂,隻是實際做起來困難一些。”李衡恍然,但還是為難道。

“手段措施少不了。”葉關插嘴道,“低保福利政策上稍稍分化一下,就能讓老人們為之努力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