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人這一次已經勢在必得,他們不會等很長時間。我們的反高利貸法已經通過,巴黎的銀行家們早就在催著法軍要給我們一個教訓了。”趙易願意早一點開戰。
或許先鋒軍可以拖到明年雨季來臨前,但卻可能會把英法的矛盾拖到48年,這無疑會給先鋒軍未來的移民工作帶來很大的麻煩,反倒不如趁著現在就解決這個問題,就算打破些瓶瓶罐罐也無所謂。
“二戰結束後,軍隊訓練是上去了,成家立業也讓很多人的心開始安定下來,但一些人的心也散了,厭戰情緒不止英法有,我們也有。必須在民心沉澱前,消除外部的大部分隱患。”從內從外來說,先鋒軍都必須要打一場,趙易越來越傾向早打,“就算英法還會卷土重來也不要緊,關鍵是我們需要一場堂堂正正的勝利,以增強移民們的信心,也鼓舞華夏民眾的信心。”
現在還沒有經過棒子島戰爭,華夏軍隊還沒有雄赳赳氣昂昂得把世界第一強國趕回38線以南,昂揚華夏民族的信心,華夏民眾對對抗那些老牌帝國根本信心不足。
之前對付小日本都那麼吃力,直到抗戰勝利很多人都不敢相信,甚至把主要功勞堆在美國人頭上,更不用說隻是一個先鋒軍就要同時對抗英法了。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英法大部分實力還遠在萬裡之外的歐洲,單單聽著這兩名字就先膽怯了三分。之前偽滿朝的種種不平等條約大多數都是和這倆貨有關,圓明園的餘灰猶在,反英反法的各種遊行口號也聲聲在耳,但真刀實槍和英法對抗又有過幾次?華夏國內對英法衝突尚且提心吊膽,更不用說炮火連天的開戰了。
真和英法開打就是壯舉,要是能打勝仗,就能鼓舞民心,就像上一次懟法國,引來眾多人才來投,若是能堂堂正正靠自己的實力勝一場,華夏民眾信心立即會滿格,就算英法以後天天守在邊境線上開戰,也不懼了。
趙易並不指望這一場戰爭就能解決所有麻煩,但一場勝利就能讓先鋒軍上下脫胎換骨。
信心是打出來,一次就行。
……
巴黎再一次憤怒了。
法國人在印度支那以前有三項主要收入。
一是糧食、礦產和其他經濟作物等。礦產以煤炭為主,曾經成為亞洲第二煤炭出口地區。水稻更是當時的世界第二地,和其他亞熱帶經濟作物買賣一起,被法國人從中賺取大把的利潤。
先鋒軍建國並沒有采取國有沒收,以緩解建國壓力。倒是因為日本人的二倒手,讓法國人先失去了一部分資產,又在上一次戰敗後,談判中失去了其他的一些,剩下的數量已經寥寥,還時常受到來自各方麵的不配合,讓一些法國人常常訴苦,甚至廉價賤賣資產。
二是鴉片。法國人在一戰後到二戰爆發前,從印度支那掠奪來的金錢總額中,一半是來自鴉片。這條線被先鋒軍直接斬斷了。上一次法國人急匆匆開戰就是和東聯國全麵清剿鴉片有關。
再一個就是金融。
之前法屬印度支那連貨幣發行權被法國人掌控,先鋒軍建國後發行新貨幣體係,一下子崩塌了法國人在印度支那金融體係的半壁江山。最近禁止的高利貸,更是讓法國這個全球聞名的高利貸帝國失去了另一半掌控。
法國人貸給印度支那當地政府、各地地主土豪以及廣大農民的高利貸,之前還能隱藏在暗處打著民營的幌子繼續吸血,現在統統都作廢了。那些本金和單薄的一點利息,根本繞不出先鋒軍的金融管製,逐漸就消磨在各項往來費用中。
這個直接點燃了法國金融界的怒火。
自從世界工廠被美國人奪走後,歐洲工業的利潤已經不如錢生錢的遊戲爽快。歐洲資本界正在向金融資本過渡,法國戴上了高利貸帝國的帽子就是如此,也意味著法國國內金融資本的勢力足以左右法國政局。
法國人多年在印度支那的金融投資早已經積累到天文數字,值得用一場戰爭來挽回損失。
巴黎左翼的旗幟也遮不住法國資本積聚已久的怒火。
“戰爭!戰爭!”巴黎方向的壓力直接傳給了海防的法軍。
雖然還沒有準備充分,但在得到英國人保證後,法國人還是主動打響了第一槍。
46年12月3日,國外曆史中考題中常有的第二次印度支那戰爭開始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