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專家論證,一錘定音(2 / 2)

麵對甲方王總等人熱情的迎接,沈大哥隻是禮貌地點點頭,握個手,謝絕了對方遞來的華子,然後環顧全場,尋找張毅的身影。

沈燁自然知道大哥在尋找的目標,衝坐在會議室二排椅子上的張毅招招手。

“老張,來這邊坐著。”

“沈哥好。”張毅拿著熱呼的加固方案,走過來笑著跟沈大哥打招呼。

沈大哥笑吟吟地打量著他。

說實話,除了個子高高,長得比沈燁帥氣點,年輕點,陽光點,好像也看不出其他優點。

“你就是小張啊,不錯不錯,老四最近經常把你掛嘴邊。”

張毅咧嘴尷尬的笑了笑,看了眼沈燁。

老子是爺們,不搞基。

你沒事把我掛嘴邊幾個意思?

“彆拘束,咱都沒外人。”沈燁越描越黑。

張毅懶得理他,說:“這是剛完善的加固方案。”

“好,我得好好看看了。”沈大哥接過方案,從包裡找出老花鏡,開始查閱方案。

王總見專家們都到齊了,輕咳了兩聲開始宣布專家論證開始。

張毅將兜裡的錄音筆打開,順手放在會議桌中心。

王總說:“那個什麼,辛苦監理單位幫忙整理一下論證紀要吧。”

為了這次的專家論證,甲方項目部準備的非常充足。

收集了一部分現場數據和照片,做了一個專題PPT彙報。

這樣比單純用嘴巴說,更能讓專家快速了解情況。

其實中午接待專家們的時候,王總已經把情況說了個大概。

隻是這幾個專家在知道沈大哥要來之後,不約而同地達成了摸魚打醬油的心態。

眾人目光都望向投影儀,隻有沈大哥不為所動,還在盯著手裡的加固方案,時不時還會跟張毅小聲嘀咕幾句。

沈燁不得不分神聽兩人嘀咕什麼。

就聽沈大哥問:“54根樁加固的話,好像也賺不到幾個錢。”

“沒關係,我到時候再拆幾個,讓他們返工,如果不返工的話,可以加大樁徑。”

沈大哥問:“加固預算多少?”

“人材機利規稅,怎麼也得200萬起步吧。”

張毅補充說:“老哥你出麵子又出資質,我出人出材料出機械,咱們五五分賬如何?”

沈大哥點點頭,算是默認了分贓比例,說:“那……這個方案還得再加點東西。”

張毅也是光棍,直接說:“行,你說咋改就咋改,我都聽你的。”

沈燁聽完後,整個人都不好了。

不是,這還是我熟悉的那個剛正不阿的大哥嗎?

哪有這樣的,人家甲方還在上麵講著話呢。

你們倆在下麵商量著如何增加成本,還商量怎麼分贓……

好在周邊都是自己人,要是讓外人聽見的話,傳出去影響多不好。

喂,你們好歹注意一下形象。

五分鐘後,王總講完了現場情況,也提出了開發商的具體要求,然後請各位專家發言。

專家們一言不發,齊齊望向沈大哥。

沈大哥摘掉眼鏡,說:“咱們直接去現場看看吧。”

於是,眾人簇擁著沈大哥來到現場,圍著鑽出來的樣品反複觀看。

有個專家蹲下來,說:“成樁質量還行啊,樁內的泥沙、渣土或者其他雜物幾乎沒有,樁身呈中央型,沒有偏心,也沒有斷樁的地方,怎麼能扛不住靜載試驗。”

如果樁身偏心過大,會導致樁在荷載作用下容易產生彎曲和剪切變形,導致靜載試驗不合格。

這個一看就是提前做過功課的。

“有沒有可能是勘察報告不準確,導致設計時各種參數出現錯誤。”

有人提出另外一種思路,“我聽說去年百菩山項目,就是因為勘察浮皮潦草,最後設計院重新調整了樁基礎施工參數。”

喲,這位對業內動態比較了解。

勘察單位今天也來了,趕忙跳出來解釋說:“咱都是規規矩矩做的勘察,過程照片保存的很好,隨時備查!”

嗯,百菩山那件事對整個勘察行業影響不小,勘察單位進來都稍微收斂了不少。

專家們七嘴八舌,樁基靜載試驗不合格,原因無非幾種。

有可能勘察單位的問題,提供的地質數據不準確。

這一點隨著勘察單位的解釋,基本上已經解除。

也有可能是設計單位的問題,比如塗層厚度、摩擦角、內摩擦角等參數考慮的不夠周密……

沈大哥見這幫家夥還要磨嘰,搖搖頭,一錘定音道:“這施工單位太水了,樁底沉渣都有50厘米,可以想象灌注之前的厚度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