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之後,過年的滋味越來越濃。
最近老爸忙的不可開交,街坊四鄰帶著紅紙來家裡找他寫春聯。
彆看老爸文憑不高,毛筆字寫的卻是極好,誰家紅白喜事他過去幫忙,一般也是寫賬。
“小毅,你們新房那邊的門框多寬啊?”
晚上,把最後一個求寫春聯的人打發走後,老爸提著一把紫砂壺,愜意地邊喝茶邊問。
“呃……”張毅尷尬地撓撓頭說:“你還真把我問住了!”
“小鈞,你知道嗎?”老爸又問大哥。
大哥說:“誰注意那玩意啊,咋咧,你還要寫那邊的春聯啊?”
老爸理所當然道:“當然得寫啊,雖然沒住過去,那邊也是我們的家,有家就得有春聯,這是老規矩了。”
張毅笑道:“明兒我過去給你量量。”
“彆忘記抽空買點紅包回來,還得給家裡那個幫小輩們封紅包呢,哎,今年結婚的特彆多。”
老媽叮囑完後歎口氣。
今年結婚的人多,代表著隨出去的份子也多。
初一拜年的時候,還得給那些新媳婦們封個紅包的。
老爸抿了口茶笑著說:“急啥啊,等明年小娜生了娃,在家裡養幾個月,新房那邊添置好家具、家電,咱們去縣城舉辦婚禮,到時候就能回本了。”
老媽搖頭說:“不行,必須得家裡舉辦婚禮,縣城的席麵貴還不好吃,你忘記咱村那誰家了,縣城辦的酒席五百塊錢一桌,還不如咱們村裡兩百的席麵呢。”
老兩口為了在哪兒舉辦婚禮酒席的事爭論起來。
老爸的理由是孩子在縣城買了房子,肯定在縣城舉辦婚禮,這樣比較場麵不說,親家那邊也有麵子,到時候飯店弄幾輛大巴車,把村裡親朋好友拉過去就行,多省心啊!
老媽的理由也很正,張家這幫親戚一個個摳的很,掏個一百塊錢,來一大家子人,連吃帶拿的,讓他們去縣城坐大酒席太虧,犯不上為了麵子糟塌錢!
兩人爭論不下,眼瞅著老媽要急眼了,老爸立馬識趣地閉上嘴巴。
“小鈞,你們打算在哪兒舉辦置辦酒席?”
老頭子不說話,老媽隻好問小兩口。
大哥張了半天嘴,小聲說:“在縣城裡好一點。”
大嫂說:“我們那邊近期結婚的,也都是在縣城裡。”
得,3:1,老媽頓時沒話說了。
張毅見老媽有些發愣,湊過去小聲說:“老媽,嫂子那邊都拆遷了,大哥又在那邊占了拆遷賠償,要是在家裡舉辦婚禮的話,嫂子家裡怎麼看啊?”
老媽聞言一頓,想了想後,感覺兒子說的好像也有點道理。
“我知道,就是一想到村裡這幫人……哎!”老媽歎口氣說:“不是想著給他們兩口子省點錢嘛。”
說到底,老媽還是心疼孩子,怕小兩口負擔太重。
“你彆發愁啊,不是還有我嘛。”張毅安慰道。
老媽說:“等到了時候再商量吧。”
她心疼小兩口不假,更加心疼小兒子。
小兒子為這個家付出太多了。
“對了。”老爸想起什麼,一拍大腿說:“小鈞,你們明天得去親家去送年貨了吧?”
大哥說:“嗯,明早小弟送我們過去。”
老爸說:“行了,都早點睡覺去吧,彆忘記量新房的門框。”
大哥大嫂回屋睡覺去了。
張毅要回去的時候,被老爸喊住。
“小毅啊,他們倆結婚辦酒席的事情,你彆掏錢了。”
老媽說:“是啊,房子首付和裝修都是你幫著墊的錢,反正他們拆遷款過幾天就能下來,等他們緩過勁來,我就催促他們抓緊還你的錢。”
“老媽,這事大哥大嫂心裡有數,你們彆再催了,省得好心做錯事。”
老媽說:“行行行,你們年輕人的事情你們自己處理吧。”
話是這麼說,卻也擔心小兒子吃虧。
次日一早,吃過飯後,張毅拉著大哥大嫂去縣城。
大嫂家裡拆遷後,暫時在縣城老城區租了個三室一廳。
反正每月有租房的補助,肯定找個好點環境住著。
張毅把兩人送下後,專門去了一趟百脈公館,把兩個防盜門的邊框尺寸量了一下。
正準備走的時候,門口忽然站著一個老太太。
“小夥子,這房子是你家的吧?”
張毅點點頭說:“是啊,您是……”
老太太說:“我是你樓下的,我上來問一下,你們房子裝修完了嗎?”
張毅說:“還沒有呢,等過完年還得繼續裝修。”
“唉喲,你們可快點裝修完吧,我家小孫子剛三個月大,每天被裝修的動靜吵的哇哇哭。”老太太一臉愁容。
“哎呀,阿姨,真不好意思,你瞧這事鬨的,我在這兒跟您賠個不是,以後裝修的時候儘量注意!您是樓下哪一戶?”
張毅聞言趕緊賠不是,畢竟這種事換誰不會舒服。
樓下這家算是比較有禮貌了,忍了這麼長時間才找上門,換做其他沒素質的人,早就在樓底下罵大街了。
“我住在201。”老太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