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如果,刨去這三人呢?嫌疑就從三選一,變成了管家白山,女保姆青山二選一了。”
“而在手槍隻有一把的情況下,青山必然達成不可實施第二樁聖室殺人,因為在第二樁聖室殺人發生之前,青山就已經被麥卡托關在了屋子裡。”
“所以排除三名嫌疑人後,最有嫌疑的凶手就是管家白山!”
“由此,便可以得到一套,完全跳脫出,麥卡托收束框架外的邏輯鏈。”
“但是,這個推論隻能建立在,‘究極惡人’麥卡托說謊的前提下。”
江留美麗停頓了下,喝了口茶水,繼續展開猜想式解答:
“從始至終,麥卡托隻解答了第二樁聖室殺人事件,但卻對小針死亡的事件並未過多解答。”
“結合麥卡托偵探能力,可以理解為,他已經知道小針的死亡真相。”
“麥卡托對於小針的死亡原因的解答為……”
“一,為了讓管家白山看到石子路的屍體,從而拉上窗簾。”
“二,嫁禍給死於聖室中的受害者,讓警方誤以為受害者是畏罪自殺。”
“但這兩點無論是哪一點,都有些奇怪,本來就是深夜,管家白山不可能整天都在窗戶旁邊盯著石子路,所以凶手將小針的屍體拖出來有些不合理。”
“讓受害者畏罪自殺就更奇怪了,畢竟聖室裡麵可是有著‘祝福之書’,有了《卡特裡娜經》完全可以偽造成,受害人因為看了‘祝福之書’以為可以死後複生所以才自殺而死。”
“結合以上種種線索,最終的時間線可能就是這樣的。”
江留美麗翻開了筆記的下一頁,其上畫出了嚴謹的人物關係(圖):
“身為偵探的麥卡托,先接到了青山父親,也就是《卡特裡娜經》原主人的委托,要求麥卡托將自己的女兒從島上救出來。”
“然後,麥卡托通過自己的關係,又接到了小針教主調查島上可疑人物的委托。”
“之後,麥卡托打算利用‘祝福之書’的信仰力,猛吃信徒回扣,最終迫使女保姆青山成為自己的女秘書。”
“上島之後,麥卡托發現了工具書和大鐘的關係,最終推理出了即將發生第二起案件,而且凶手就是管家白山。”
“理由為,白山有聖室的鑰匙,白山可以提前布置好大鐘和工具書,布置第二起命案現場,同時,白山所在房間的窗戶,正好能夠看到通往聖室的石子路。”
“雖然知道了真相,但麥卡托並沒有想要參與到案件之中,他隻想順利拿到錢和書,所以和白山達成了共識。”
“敲詐勒索白山,讓白山給他錢,然後把書交給自己。”
“而白山殺人和其餘三人殺人的邏輯正好相反。”
“其餘三人是為了在聖室中殺人,所以殺掉小針。”
“白山是為了殺小針教主,所以製造了聖室殺人!”
“因為小針教主死亡後,警方必然介入調查,但如果給出一個類似於麥卡托所言,根據身高差來鎖定受害人和犯人的邏輯。”
“那麼小針被殺掉的事實,就會立刻轉移到彆人的身上!”
“麥卡托提醒美袋不要去介入,主要的原因並不是關心美袋,而是如果美袋到達聖室,就會看到拿著槍的白山在殺人!”
“由此,最終的結局就是,凶手白山成功脫罪,將所有罪名栽贓給寺尾,耀子或是內野。”
“麥卡托帶著大量的錢,‘祝福之書’,以及青山,完成了青山父親的委托,完成了小針的委托(死掉),完成了白山的委托,最終利用‘祝福之書’吃信徒的回扣,最終達成了一魚四吃的結果!”
江留美麗給出的邏輯推理非常縝密,不光跳出了原有的故事框架。
還將故事中潛藏著的所有伏筆全部都利用上了!
這讓舞城鏡介也不由得,對她的想象力感到佩服!,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