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最強大的作品,最華麗的邏輯(2 / 2)

東京推理文豪 禦綾禦影 6257 字 10個月前

“宇山先生……抱歉……請容我打斷一下。”

劍崎光希緩緩的舉起了手,用有些細小的聲音開口說道:

“宇山先生,您說的這些東西,實在是太專業了,我根本聽不懂啊!”

“能不能……能不能請宇山先生,用通俗一點的方法說明一下?”

宇山日出臣聽到劍崎光希的話,這才意識到自己沒有考慮到在場還有禦子柴泰典,禦子柴恭子,劍崎光希這些並沒有太了解的人,臉上露出了有些不好意思的表情。

但自己張了兩次嘴,卻也沒能用通俗易懂的辦法,將這種思維傳達出來。

一旁的江留美麗見到宇山日出臣陷入尷尬,便開口替老前輩救場:

“宇山先生的話,聽起來似乎很繞口,但是帶入了《死刑犯之謎》的故事後,就很好理解了。”

“大家還記得嗎?”

“《死刑犯之謎》的故事之中,共有兩重邏輯推理。”

“第一重邏輯推理為,內務官南受鬆山所長之托,去購買蛋糕準備茶水,但是內務官南需要去處理廢棄文件,由此引導出了碎紙機。”

“因為法月警視在總垃圾箱內發現了注射器和試管,而總垃圾箱旁有焚化爐,由此引導出了焚化爐無法使用的說法。”

“最終將這些埋藏的伏線彙聚在一起,得出了凶手沒有利用碎紙機銷毀注射器和試管,卻選擇扔到了總垃圾箱,凶手是不了解拘留所內部結構的人!”

“《死刑犯之謎》最出色的,也是宇山先生誇讚的,並不是這個強大的邏輯推理,因為這個邏輯推理實際上是給外行人欣賞的。”

“《死刑犯之謎》中,真正強大的點,是舞城老師在文中埋下的海量的伏線。”

“踐行用的蛋糕,吃蛋糕用的茶水,倒茶水的保溫瓶,處理文件的碎紙機,凶手的凶器注射器和試管,以及廢棄的焚化爐。”

“這些伏線看似無用的伏筆,全部都在第一重邏輯推理中被引爆,讓讀者真實的感受到了,每一句話,每一個細節都是有用的!”

“隻有埋下如此大的伏筆,才能做到偵探如何確定線索不是假線索?如何在完全沒有任何心證,胡亂猜測犯罪動機的情況下,來判斷凶手究竟是誰!”

劍崎光希聽完了江留美麗的解答後,對《死刑犯之謎》有了一個全新的了解,對舞城鏡介的崇拜之情更重了!

就連看向舞城鏡介的眼神,都有些含情脈脈。

宇山日出臣朝著江留美麗投去了一個感激的眼神,接著說出了自己的第二個論點:

“剛剛江留小姐已經解釋的,就是舞城老師這篇《死刑犯之謎》的第一大亮點。”

“接下來,我來說第二大亮點。”

“在埃勒裡·奎因老師的早期作品中,偵探的形象大多都被作家賦予了揭曉故事真相的職責。”

“當然,這在一定程度上來說,埃勒裡·奎因老師是在承襲,柯南道爾的《福爾摩斯探案集》,讓偵探的形象在作品中成為了神一般的存在。”

“但在埃勒裡·奎因老師後期的作品中,他選擇了讓偵探跌落神壇,讓偵探回歸到了謹慎的追求真相,變成了也會犯錯的角色!”

“這種處理手法,會讓整個故事變得更加撲朔迷離,更加戲劇化,也更加困難,畢竟偵探已經不再是神了!”

宇山日出臣的話說完,禦子柴泰典,禦子柴恭子,以及劍崎光希三人又露出了費解神色,顯然不理解宇山日出臣如此專業的話。

宇山日出臣沒了辦法,隻能用求助的目光,再次望向了江留美麗。

不過這一次,還沒等江留美麗開口,一旁的奧托·彭澤勒卻用那口不太標準的曰語,做出了細致性的解答:

“宇山先生說的意思我理解,簡單來說。”

“這個故事如果讓早期的埃勒裡·奎因老師來寫,那麼在第一重邏輯推理結束後,凶手必然會被抓住,因為畢竟偵探就是故事裡的神。”

“神是不會犯錯的。”

“但是,舞城老師並沒有將法月綸太郎放到了‘神’的位置上,而是把法月綸太郎塑造成了一個也會出錯的偵探。”

“這種處理方式,邏輯結構非常強大。”

“雖然第一重邏輯推理,並沒有抓到真凶,但是卻引出了第二重更為華麗的邏輯推理盛宴!”

“換言之,如果舞城老師隻寫了一重邏輯推理,那麼這篇《死刑犯之謎》隻能被稱之為佳作。”

“但舞城老師反複利用前一重邏輯推理,引發了第二重邏輯推理,最終鎖定出了唯一的真凶!”

“這種反複回收伏線,多次揣摩物證,枚舉無數的可能性,確保案件的結論儘可能的嚴謹。”

“這才是舞城老師真正意義上,超越埃勒裡·奎因老師的原因!”,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