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山日出臣發表了自己對《無人逝去》的見解後,繼續對《無人逝去》接下來的伏線進行拆解:
“隨著阿良良木肋的複活,大亦牛男利用已知的的‘伏線’開始對‘條島連續殺人事件’進行第一重推理,回收諸多‘伏線’,最後得出了阿良良木肋是凶手的結論。”
“而隨著阿良良木肋的複活,大亦牛男的推理完全被推翻。”
“接下來是阿良良木肋的‘死前伏線’。”
“分彆是阿良良木肋想要抽煙,在工作室內打開了打火機,摔倒後撞碎了工作室的鏡子,指甲斷裂。”
“此處為第一百零一至第一百零三個‘伏線’。”
“之後是大亦牛男和阿良良木肋一同進行的二次‘屍體調查’。”
“分彆發現了,阿良良木肋的手指甲裂開,在地板上留下了血跡,愛裡屍體頭部下方的兵籍牌,大亦牛男死亡現場地板上,有一大一小兩個小洞,大亦牛男,四堂烏冬,真阪齊加年三人的‘薩比人偶’被人移動過。”
“此處共有六處伏線,伏線數量達到了一百零九個。”
“隨即阿良良木肋根據新的伏線,給出了第二重解答,推理出了‘死亡順序說’,得出了真凶為最後的死者,金鳳花沙希,也就是愛裡。”
“阿良良木肋的推理結束後,真阪齊加年複活,襲擊了大亦牛男。”
“隨即展開了真阪齊加年的倒敘,也就是‘死前伏線’。”
“即真阪齊加年和愛裡,四堂烏冬,對大亦牛男的屍體,阿良良木肋的屍體調查……”
一說到這個‘伏線’,江留美麗立刻激動了起來,拿出了《無人逝去》中的宿舍樓俯視圖,補充道:
“一說起這個‘伏線設計’,我就覺得舞城老師的‘伏線設計’非常精妙,非常具有迷惑性,比如這張住宿樓圖紙所示。”
“實際上真阪齊加年所住的房間,正對著四堂烏冬,距離愛裡的房間中間隔著大亦牛男,在這種情況之下,如果真阪齊加年先去找四堂烏冬,再去找愛裡的話,一定會讓細心的讀者,感到奇怪。”
“從而鎖定真凶為真阪齊加年。”
“但舞城老師卻利用了,真阪齊加年聽到了有人離開的聲音,作為迷惑讀者的方式,來讓愛裡好奇的主動的從房間中走出來,與真阪齊加年彙合,一同敲響了四堂烏冬的房門。”
“這就使得真阪齊加年這個真凶,沒有露出任何的破綻!”
“不過有一處細節多少是有些好笑的。”
江留美麗將《無人逝去》的稿子翻到了最後,將舞城鏡介最後羅列的“死亡時刻表”展示了出來:
“如圖所示,阿良良木肋被引誘到工作室,被注射麻醉劑‘假死’的時間,在零點五十分。”
“真阪齊加年的‘死前回憶’發生在淩晨兩點二十分。”
“換句簡單的話來說,愛裡聽到的甩門聲響很顯然是真阪齊加年自己弄出來的,為的就是引誘愛裡以及四堂烏冬出門,一同去調查大亦牛男,阿良良木肋的屍體,為自己的詭計做鋪墊。”
“此處的‘伏線’分彆是真阪齊加年為大亦牛男摸脈搏,告知愛裡,四堂烏冬大亦牛男已死,並以敗血症為由,讓二人不能靠近,四堂烏冬手欠拔掉了插在‘薩比人偶’上的釘子。”
“真阪齊加年,愛裡,四堂烏冬三人前往工作室發現海岸水位升高,在工作室看到了阿良良木肋的屍體,愛裡拿下了架子上的刻刀,想要自衛防身。”
“隨即大亦牛男的脖子被真阪齊加年插上了刀,卻很難拔出來,此處‘伏線’為隱喻,暗示插在阿良良木肋手腕上的錐子,無法輕易脫落。”
“此處涉及伏線共計六處,《無人逝去》的伏線數量達到了一百一十五個。”
“之後就是真阪齊加年對‘死而複生’進行‘伏線回收’。”
“此處的‘伏線回收’相當密集,不光解答了眾人‘死而複生’的原因,還給出了死亡時間為十二個小時的假線索,同時解答了‘奔拇族’眾人死亡的真相。”
“由於大亦牛男通過愛裡腹部的血流走向,發現阿良良木肋的推理是錯誤的,於是真阪齊加年利用之前的伏線,給出了第三重解答‘屍體解答’,將真凶鎖定在了四堂烏冬的身上。”
“接下來就是四堂烏冬複活,用玻璃洗發水瓶子攻擊大亦牛男。”
“隨即開始了四堂烏冬的‘死前伏線’。”
“分彆是,四堂烏冬的電線損壞,想要拿大廳的繩子來固定房門,結果發現大廳二樓處的吊燈壞了,為了能夠固定房門,於是轉而去浴室,打算拿塑料管,結果遇到了帶著‘薩比麵具’的怪人襲擊。”
“此處伏線非常少,隻有繩子,二樓的吊燈損壞了兩處,《無人逝去》的伏線數量,也來到了一百一十七個。”
江留美麗舒了口氣,打算一口氣全部說完:
“接下來就是四堂烏冬根據新出現的線索,以及嘴裡的掉出了穿孔飾品,為自己脫罪,同時隨同大亦牛男,阿良良木肋,真阪齊加年三人一同對案件進行分析。”
“其中,四堂烏冬發現自己的舌頭出了某種問題,裡麵出現了被指甲抓過的痕跡,使得伏線數量達到了一百一十八個。”
“根據四堂烏冬對大亦牛男被釘子紮穿的,綁有漂亮蝴蝶結的鞋子,開始推理,得出了凶手上島已死的推理結論。”
“此處是《無人逝去》整本書中的第四次推理,同時也是《無人逝去》中,第一次回收遊艇上的‘伏線’。”
“由於大亦牛男被鎖定成為凶手,為了防止大亦牛男再次動手,大亦牛男被阿良良木肋,真阪齊加年,四堂烏冬三人捆住,綁在了工作室的下方。”
“隨即女英雄愛裡複活,救下了大亦牛男!”
“之後就是愛裡的‘死前伏線’,由於故事已經接近尾聲,所以留給愛裡的‘死前伏線’並不多。”
“隻有愛裡看到了窗外的‘薩比人偶’,愛裡吃口香糖,意外拿出了四堂烏冬浴缸裡的‘薩比人偶’,受到襲擊,被運送到了工作室,嘴意外流血,被推下了工作室。”
“此處伏線共有五處,但實際上這五處伏線,全部都是在為第五重解答來鋪墊,隻有一處伏線,也就是被運到工作室和最終解答有關。”
“愛裡帶著大亦牛男朝著‘天城館’走去,此處提到了一個‘伏線’,那就是大亦牛男窗外的血跡。”
“加上之前愛裡的‘死前伏線’《無人逝去》的伏線,最終達到了驚人的一百二十四個!!!”
江留美麗說到這裡停頓了一下,將桌子上的一整瓶藍莓波子汽水喝光:
“接下來就是《無人逝去》故事中,最天馬行空,最能夠貫徹舞城老師‘新本格宣言’的第五重推理‘鯨爆解答’!”
“我不知道宇山先生和明神妹妹是如何看待‘鯨爆解答’的,但在我看來,‘鯨爆解答’是非常有創意,也是非常大膽的設計!”
“無論是對之前的‘伏線回收’,還是對之前四重解答的推翻,都堪稱是驚天的逆轉!”
“之後就是眾人離島,發現愛裡的第五重解答是錯誤的,阿良良木肋被殺,真阪齊加年被線蟲吞噬,大亦牛男聯合愛裡展開了最終,也是最後的解答!”
“並點出了凶手本想‘無人生還’,結果卻‘無人逝去’的動機,《無人逝去》在奇葩動機中轟然落幕!”
江留美麗說完話,停頓了一下,隨即看向了一旁的宇山日出臣。
二人各自抓住了白板的左右兩邊,將白板反轉了過來。
這時舞城鏡介和明神清音才發現,原來在白板後麵,同樣還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字。
江留美麗用手指著其上的字,繼續笑著開口:
“既然我們要幫助舞城老師的《無人逝去》拿下今年的‘曰本推理作家協會賞’,那麼就要拿出認真對待的態度!”
“接下來,我們來細數一下,《無人逝去》的優缺點吧!”
江留美麗用手指著白板上的一小塊說道:
“首先來說一下《無人逝去》中涉及的六重推理。”
“根據我對《無人逝去》中的伏線統計,《無人逝去》中,一共出現了一百二十四條伏線。”
“在大亦牛男的第一重推理中,一共回收了二十條伏線。”
“在阿良良木肋的第二重推理中,一共回收了二十三條伏線。”
“在真阪齊加年的第三重推理中,一共回收了二十八條伏線。”
“在四堂烏冬的第四重推理中,一共回收了三十六條伏線。”
“在愛裡的第五重推理中,一共回收了四十二條伏線。”
“在大亦牛男和愛裡的第六重推理中,一共回收了五十四條伏線!”
“經過如此總結,幾乎可以確認的是,《無人逝去》的伏線設計,是層層遞進,草蛇灰線,伏脈千裡的!”
“由於《無人逝去》是‘多重解答’類型的推理,那麼就要利用‘多重解答’類型推理作品的評判標準來進行評判。”
“雖然我想要說,眾所周知……但考慮到明神妹妹並不是推理愛好者,對於推理定義,以及推理類型並不了解。”
“所以我還是簡單的講一下吧。”
明神清音聽到江留美麗的話,臉上露出了開心的表情,因為如果江留美麗不給自己講解的話,自己很有可能就完全聽不懂,他們在說些什麼東西。
江留美麗停頓了片刻,開口說道:
“根據‘多重解答’的解答性質來看,‘多重解答’作品隻有三種方式。”
“第一種方式為‘多重解答鼻祖’安東尼·伯克萊老師受到了,埃德蒙·本特利老師於1913發表的《特倫特最後一案》影響,於1929發表的《毒巧克力命案》。”
“《毒巧克力命案》的解答為,所有偵探的解答都獨立存在,互相平行,前一名偵探的推理,不會對另一名偵探的推理,起到決定性的顛覆。”
“第二種方式為,‘邏輯之王’埃勒裡·奎因老師於1932年發表的《希臘棺材之謎》,前一個推理解答被否決後,會有另一個推理解答,繼承前一部分推理解答的正確部分,進行再次推理。”
“第三種方式為,‘密室之王’迪克森·卡爾老師於1938年發表的《歪曲的樞紐》,迪克森·卡爾老師對同一個案件進行了四種解答,最終中證實其中兩種解答是完整且能夠合理解釋。”
“這三種‘多重解答’的方式,各有各的優勢,但同時也都有各自的缺點。”
“比如《毒巧克力命案》的模式,會讓每個偵探給出相應的推理解答,互相獨立。”
“這種方式最終使得六名偵探,分彆給出了‘歸納法’,‘演繹法’,‘重歸納法,輕演繹法’,‘重演繹法,輕歸納法’,‘心證推理’‘笨蛋推理’‘伏線解答’總共七重解答!”
“這種手法的優點是,每個解答都有相對獨立的邏輯鏈,能夠讓讀者感到酣暢淋漓的快感!”
“但相對的,卻也讓每個解答太過獨立,失去了‘強關聯性’!”
江留美麗顯然說的有些累了,便拆開了一瓶藍莓波子汽水,將彈珠砸下後,喝了一大口,繼續說道:
“接下來說埃勒裡·奎因老師的《希臘棺材之謎》。”
“埃勒裡·奎因老師的《希臘棺材之謎》選擇的是‘強關聯性’的方式,即層層遞進,每一重推理過後,會發現新的線索,從而推翻之前的推理,展開下一重推理,最終達成了華麗的四重解答!”
“這種方式的優點自然是‘強關聯性’每個解答都緊密的貼合在了主線上,但因為‘關聯性’過強,也就導致了在所難免的出現了繞彎子這種情況。”
“雖然共有四重解答,但是卻繞來繞去,讓人無法接受相對冗長的劇情。”
“至於第三種,也就是迪克森·卡爾老師的《歪曲的樞紐》,其四重解答中,最終有兩個解答作為真相出現。”
“不可否認,《歪曲的樞紐》是一部震撼心靈的作品,但問題在於,《歪曲的樞紐》的重點並不在於‘多重解答’,而是以‘多重解答’這個推理類型,做真相逆轉!”
“同時《歪曲的樞紐》還是一篇設計的過於超前推理,這更讓喜歡‘多重解答’的讀者有一種挫敗感。”
江留美麗又喝了一口水,繼續開口:
“總的來說,這三種‘多重解答’的創作方式,都各有優點,也都各有缺點。”
“但幸運的是,舞城老師的《無人逝去》,吸收糅合了這三種‘多重解答’的創作方式,最終為我們呈現出了《無人生還》這部作品!”
“而能夠讓《無人逝去》吸收三種‘多重解答’的關鍵,就是舞城老師那個至關重要的巧思。”
“倒敘!”
江留美麗將手朝著白板的另一個小區塊指去:
“我們應該都看到了吧?在《無人逝去》每個人複活之前,都會有一段‘倒敘情節’,這個‘倒敘情節’初看並不覺得有何精妙之處。”
“但在拆書的過程中我才發現,這個‘倒序情節’就是神來之筆!”
“舞城老師在每個人複活後,增加的‘倒敘情節’中,都摻入了否決前一重推理的決定性線索。”
“同時,在‘倒序情節’中出現的伏線,也都成為了下一重推理的關鍵鑰匙!”
“簡單來說,舞城老師的《無人逝去》,在正常的時間線裡,使用了安東尼·伯克萊老師《毒巧克力命案》的‘多重解答’方式。”
‘在《無人逝去》的‘倒敘情節’中,使用了埃勒裡·奎因老師《希臘棺材之謎》的‘多重解答’方式。”
“在《無人逝去》中的第五重解答,第六重解答中,將故事徹底的打碎重組,完成了‘驚天逆轉’,則使用了迪克森·卡爾老師《歪曲的樞紐》的‘多重解答’方式!”
“就是這樣!舞城老師糅合了三大家之長,創造出了《無人逝去》中,那具有奇妙韻味的六重解答!”
“而光是這一點,還隻是《無人逝去》技法中的冰山一角。”
“在情節設定上,《無人逝去》也非常具有靈性。”
“越是靠前的解答,就越是喜歡利用登上條島後的伏線,比如大亦牛男第一重解答,阿良良木肋的第二重解答,真阪齊加年的第三重解答,這就像是開胃菜!”
“而越是靠後的解答,就越是喜歡利用上島前就已經埋藏好的伏線,比如四堂烏冬的第四重解答,愛裡的第五重解答,以及最後的真解答。”
明神清音聽到江留美麗的話,雖然不能夠完全理解,但也算是聽懂了一些:
“江留姐姐,我懂了!”
“我終於知道我在《無人逝去》的時候,發現的規律了!”
“舞城老師在後麵的三重解答中,每一次進行‘反駁推理’,都沒有真正的建立在新的伏線上,而是使用了之前早就給出的伏線!”
“因為這樣的話,就能夠隨著劇情的推進,使伏線人為的拉長,做到讓讀者忘記之前伏線的效果,等到最後不在鋪設伏線,再在最後全部回收引爆!”
江留美麗笑著點了點頭:
“明神妹妹總結的非常不錯,這就是舞城老師的過人之處。”
“整個《無人逝去》的劇情,實際上隻有五大塊,分彆是九年前大亦牛男和秋山晴夏在賓館裡發生的事,九年後大亦牛男和愛裡在便利店發生的事,遊艇上發生的事,條島工作室上發生的事,以及天城館住宿樓內發生的事。”
“舞城老師非常聰明的利用五個固定的地標,將一百二十四條伏線埋藏在了這五個地標中!”
“而每一重推理,都會標出所在地標,來刺激讀者的記憶點,從而讓讀者能立刻想起其中包含的伏線!”
“換言之,讀者一直都和《無人逝去》書中的人物一樣,既有能夠推理出每一重解答的能力,也同樣擁有能夠推翻這個解答的伏線!”
“而隨著伏線全部給出後,讀者確實掌握了能夠推理出真相的所有伏筆,但奈何——舞城老師真是滿滿的惡趣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