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聞奏事的禦史們迅速作出反應,上書皇上,雲默包藏禍心,有施恩舉人的嫌疑。
就差對皇上說,雲默有不臣之心。
朝廷上重臣們保持統一的論調,既不讚同禦史對雲默的指控,也不會幫雲默辯駁。
其實某些時候,朝臣沉默便意味著認可。
女侯幾次開口都被皇上丟過來的眼神製止了。
女侯下定決心倘若皇上嚴懲雲默,拚著官職被罷免,她也是要為女婿說上一句公道話。
薑氏依舊不認自己,女侯卻早已把雲默看作女婿了。
皇上特意找來薑氏送給落榜學子的書,草草翻了一遍,再看了看自己的臣子們,讀書人心眼小啊。
以前說雲默有才華,關愛讀書人的人也是他們。
如今雲默高中即將為官,文官們對雲默的排斥感很強。
絕不單單是雲薇的原因。
高高在上的六部重臣覺察到雲默的威脅。
雲默以前不曾入仕,他們稱讚其才華,承認雲默文壇地位。
可雲默有可能同他們爭奪官位後,文官們看雲默不大順眼了。
以雲默才華,便是首輔怕是收攏不了他。
“你們誰羨慕嫉妒雲默,儘管學著他做便是,朕不說是明君,不至於禁止讀書人間贈書。”
“……”
禦史們傻眼了,首輔等人抬眼瞄著皇上,又很快低頭,沒眼看!
皇上身子鬆鬆垮垮坐在寬大的龍椅上,雖然不是在金鑾殿上大朝,但皇上這麼沒個當皇帝的樣子,好似無賴並非明君。
從文官反應中看出一些內情的皇上找到了控製文官們的好辦法。
雲默始終是外姓人,又沒兵權,還能造反當皇上不成?
秀才謀反,三年不成!
不是皇上看不起文官,他讀過幾本史書,文臣巔峰就是架空皇上,從來沒有文官能稱帝的。
雲默許是皇上想找的輔政之人,足以保證他的血脈繼續傳承皇位。
歸根到底雲默同蕭首輔等文官不一樣,算是皇上的異父異母的親兄弟,以後還要做親家的。
若是雲默支持穆陽——皇上早有了打算,在此番穆陽救回大皇子後,便公開穆陽真正的身份。
如此他也可以徹底把穆陽排出在繼承人之外,徹底收回穆陽統兵之權力。
他皇子並不少,到時候選一個年幼的皇子過繼給閩王穆地主。
一個不是皇上親兒子的藩王,又沒有兵權,即便同雲默是翁婿,也掀不起風浪。
“贈幾個落榜舉人書便是邀買民心,最近民心這麼容易被收買嗎?”
皇上慢慢坐直身體,拍了禦案一下,“朕給禦史俸祿,準許你們風聞奏事,不是讓你們把目光放在還沒受官的人身上。
朕知你們有私心,不喜雲默,想把在雲薇丟的麵子找回來,可你們也找個好一點的事彈劾雲默。
不痛不癢的小事讓朕看到了雲默的胸襟氣魄,當然也看出雲默娶得夫人很有錢!”
皇上摸了摸自己下顎,意味深長說道:“難怪得雲默愛重她,果然是個賢妻,有福氣,也有手段賺錢,你們回去讓自己夫人多學學,自己賺錢哪怕用來砸人也有底氣。
家裡有銀子,你們不用再貪汙受賄了吧。”
“臣等不敢。”
首輔帶著群臣表明態度,有幾分無奈,不是誰都是薑夫人呐。
長得不如薑夫人美麗,賺錢也是大大不如,生個女兒也是不如的,這麼一想雲默運氣真是好。
不過他們再去看女侯時目光不自覺多了幾分憐憫。
女侯麵無表情,羨慕死他們去,女兒爭氣,不認她也是親生的。
“朕昨日入夢,夢到了一位從天而降仙風道骨的人。”
皇上同朝臣形容夢見的仙人,“文廟裡供奉的文曲星同朕夢到的仙人有五分像,另外三分像孔子,二分像老子,一分像諸子百家的聖人。”
像這麼多人,這仙人還有法子看嗎?
不,這仙人還是個人了?!
蕭首輔等已經領會皇上準備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了。
以前皇上還不是皇上時,總會借著奇奇怪怪的夢境胡說八道。
可也彆小看皇上的‘胡說八道’,起碼為皇上擋掉不少的意外災禍,也借著托夢拿到不少的勢力。
蕭首輔躬身問道:“仙人可曾指點陛下?”
皇上給了蕭首輔一個讚許的眼神,不愧是最早跟著他的人,開口說道:“仙人知朕有心統一天下,又缺少人才,他給了朕一道題目,讓朕張貼在京城,仙人說,能解出這道題的人就是朕尋找的大才。”
果然,蕭首輔心頭一跳,“會試剛剛結束,有才之人都是貢生,皇上將仙人的題目留在殿試如何?”
“不行,朕早已經準備好殿試的題目,不用可惜了,畢竟是朕冥思苦想出來的題目。”
皇上攤手無賴道:“仙人隻讓朕張貼在京城,朕不好違背仙人的指示。”
蕭首輔:“……”
輔佐皇上真不是個輕鬆的活,你同皇上說現實,皇上同你說仙人。
你同皇上說祥瑞,皇上又覺得自己才是最大的祥瑞。
皇上最近暴躁易怒,多疑善變,朝上氣氛一直很壓抑。
文官們怕皇上對自己動刀,哪怕靖王不在,京郊駐紮的禦林軍足以讓他們全族被滅。
今日皇上罕見心情比較好,有些往日的英明樣子了。
隻有皇上耍無賴時才像是個正常帝王!
蕭首輔心說,輔佐這個皇上太難了。
皇上提筆寫下了題目,鄭重交給蕭首輔,”張貼在會試榜單旁邊,昭告京城眾人,朕求賢若渴,誰能寫出好文章,朕必重用。
蕭愛卿所言也有些道理,貢生也可參與,朕相信貢生比落榜的考生強的。”
“陛下——倘若愛重雲中君之才,可——”
“朕是受仙人指點,首輔不必想太多了,還是說你們點中的會元懼怕民間大才們?”
皇上勾起嘴角,“他連同民間大才比試的底氣都沒有,他不配六元及第。
朕記得當日雲薇曾說過,考試並非衡量才華的唯一標準,有些大才的會讀書,善做文章,善治國,唯獨不善於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