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興十年。太後薨逝。年五十二。
即先帝故去十年後,太後才去了。
太後去時,神色安穩,唇角甚至還帶著笑意。
那是在午睡之後,太後瞧過了牡丹亭雲裡盛開的花兒,慢慢走到回廊下,在美人靠上坐著。
然後對著身邊侍候的人笑了笑,說了幾句話,讓孩子們都到跟前來了。
她牽著手,一一說了話,然後才去的。
太後知道自己大限將至,是做足了準備的。
固倫純恪公主沒有嫁到蒙古去。福惠和兩個弟弟,還有胤禛,父子四個,幾乎是朝中才俊還有勳貴人家的子弟翻了個遍。
挑選了又挑選,調查了又調查,才給純恪公主找了個極好極稱心極疼愛她的額駙。
太後最後,是拉著純恪公主的手說話的。
太後說:“純恪啊,你雖不是我親生的。但也是從小在我身邊長大的。你同小六叫我一聲姨母,可在我的心裡,其實也是拿你們當做親生兒女般看待的。”
“我生了兩個小子,沒有生女兒。就把你看做是我的女兒。額駙是你皇阿瑪哥哥弟弟們用心挑給你的,你自己也喜歡。你們的日子也好。我自然是高興的。”
“我走後,彆把自個兒的眼睛哭傷了。我是和你們皇阿瑪在一起了,不用為我傷心。我們能好好的在一起。你們也好好的一道過日子。”
純恪眼淚模糊,又不敢哭。連聲應好。
開興十二年,太後梓宮送入陵寢地宮中。地宮封石落下。
所有人都走了,福綬又悄悄的轉回來,和等候在此的靜覺和尚碰麵了。
“你的法子真的頂用?”福綬低聲道。
他按照額娘的吩咐,轉年就把人找到了。這靜覺和尚倒也確實挺好說話的。
在外頭雲遊這麼些年,如今能有個安穩的地方,他也覺著不錯。
尤其是皇上叫他做的事兒還很有挑戰性。靜覺和尚在世上修行這麼些年,本事學了一大堆,還沒有做成過這樣的事,爽快就應了。
忙活了七八年,正好把事兒辦妥當了。
先帝和太後同葬,兩個人的棺槨底下有陣法,還有法器,都是用在將來能在一起的。
可這樣的事,浩瀚典籍中也不定能有幾個記載,福綬就怕成不了,叫他額娘失望。
靜覺和尚笑道:“皇上放心。太後和先帝爺是有緣分的。這緣分深厚,今世未完。他們是尋了彆處延續前緣去了。總有那麼一日,能彼此成全,彼此完滿的。”
“這處生,這處死。彆處生,彆處死。都是尋常。”
“先帝與太後,都是天緣深厚的人。死即是生。這處不過是暫時離開,皇上不必掛懷。”
福綬嗯了一聲。
彆處就彆處吧。他隻要他額娘阿瑪能在一起就好。完美圓滿。他就高興的。
“同朕一道走吧。”
十三叔和靜覺和尚是摯友。他把和尚放在這兒幾年,十三叔還總念叨著。
十三叔年紀大了,接連遇上這些事,老人家總是有些傷感的。
他想把靜覺送到怡親王府上,陪十三叔談談心,說說佛法,也能叫老王爺寬寬心。
——
康熙四十七年。
這年胤禛三十歲。太子胤礽將要被廢。
這時節自然還沒有複立太子。要到四十八年,才會再度複立太子。
因此這兩年,是朝中動蕩不安的兩年,甚至是皇上都很難控製局麵的兩年。
胤禛做了二十七年的皇帝,到了七十歲的時候,也差不多知道自己日子將近了。
先帝爺不也差不離是這個年歲麼。
要說除了先帝爺,大清的皇帝裡頭,也就是他活得最長久了。
這是值得高興的事。對於壽數將儘的事,胤禛也看的很開。
他將福綬培養的很好,福綬自己也成長的很好,將大清交給福綬,胤禛很放心。
福綬的長子永錞也很不錯。
胤禛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他的小姑娘。
他知道他有遺憾,知道他有祈願,但人沒了真的是一瞬間的事。他都不知道什麼時候就失去了感覺。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等到胤禛再度有知覺,再度有活著的感覺時,他回到了自己三十歲那年。
這年,年氏還沒有進府。
烏拉那拉氏還是他的嫡福晉。
弘暉弘盼都沒了。就李氏所生的弘昀弘時兩個兒子。
鈕祜祿氏還未生下弘曆。耿氏也還未生下弘晝。
胤禛是想過的,想過在最好的最合適的年紀遇見小姑娘,然後和他一起相守一輩子。
現在時光提前到了他三十歲的時候,這是老天護佑,是想讓他擁有更多的光陰,和他心愛的女子廝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