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歌劇院。
何笑一曲《野蜂飛舞》,讓所有人都感覺到了由衷的震撼。
不少觀眾們都是起立驚呼,不可思議的看向舞台。
無人能看到的最前排角落,獨角獸袖口下的雙拳漸漸捏緊,額頭上開始有汗液流下。
何笑這首作品真的帶給他壓力了。
獨角獸雖然是鋼琴天才,但他的個人演奏風格卻偏向於浪漫主義,自己的許多原創音樂都是輕音樂,空靈和唯美是他最拿手的主題。
所以相比於《野蜂飛舞》這種炫技流的作品,他真的不太擅長,至少自己並沒有創作出過類似的曲子。
在題目剛剛出現的時候,他就已經感受到了棘手,此時一聽何笑的表演,壓力再次成噸地倍增,如同一座大山壓迫的他喘不過氣來。
“一個人所能掌握的風格是有限的,他怎麼能這麼全麵?”
獨角獸吞了口唾液,望著舞台上此時萬丈矚目的演奏家,內心無比的複雜。
《克羅地亞狂想曲》、《summer》、《超技練習曲》……縱觀紅臉的表演之路,風格可謂是駁雜到了極致,技術流、戰爭流、唯美流,似乎就沒有他不會的。
人在一個領域做到極致不奇怪,但是他能每個領域都做到如此,那就是怪物了。
而麵對怪物,沒有人可以做的雲淡風輕,便是身為時代寵兒的獨角獸,也感覺到莫大的壓力在向他襲來。
舞台上的旋律越來越急促,那個表演的男子神色肅穆莊嚴,整個人都投入進了其中,心無旁騖,便是有人在此時從他口袋裡偷走了東西,他都不會發現。
這是專心到了極點的表現。
顯然,哪怕對於何笑來說,在演奏《野蜂飛舞》這首鋼琴曲時也有壓力,容不得他分神。
畢竟這是黑色手機的世界中,最出名的幾首速度流鋼琴曲之一!
有人說它是世界十大難曲,沒有十級手法是極難駕馭的,原是俄羅斯作曲家裡姆斯基·柯薩科夫所作歌劇《薩旦王的故事》第三幕第一場中,由管弦樂演奏的插曲。
後來著名鋼琴演奏家、有師奶殺手之稱的馬克西姆在原來的古典版本上重新演繹,使得這首風格詼諧的管弦樂小曲,脫離了原有的歌劇形式,成為音樂會中經常演奏的通俗名曲,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快鋼琴曲之一。
何笑演繹的版本,還並非是馬克西姆的,而是速度要更快沈文裕版本,那是世界上最快的《野蜂飛舞》。
沈文裕在歐洲樂壇,被稱作是華國鋼琴三劍客之一,另外兩位是朗朗和李雲迪。
他是一個當之無愧的鋼琴天才,甚至有些歐洲音樂家稱他為“莫紮特第二”,由此可見他在鋼琴上的才華有多麼強悍。
何笑演奏的版本速度跟沈文裕版本的速度相差不多,足以在一分鐘之內彈奏完整首曲子。
那種感覺聽起來,就猶如是將原本的鋼琴曲使用了兩倍速播放一樣。
也正是如此,現場的觀眾和評委們才會如此震動,紛紛起立觀望。
“上帝!我感覺我的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我看到了殘影!”
“有一種被馬蜂蜇了一樣的感覺!”
“……”
各種低聲的驚歎在大廳的角落裡不時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