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冬天,真的很冷。
回憶如潮,激起千層浪花,心中隱隱作痛。
何笑喉嚨間有點粘稠,他差點就沒控製住,淚水奪眶而出。
趁著過渡的伴奏響起,趕緊轉過身抹了把臉,捂住話筒輕咳兩聲,把嗓音狀態調整如初,這才繼續表演。
歌中的意境太深,再加上演唱者功力不俗,且本身就有類似的經曆,所以整首歌都被強烈的情感所包圍著,共鳴與觸動悄無聲息的席卷進了每一個人的心靈深處。
“a-hundred-miles。”
(一百裡)
“a-hundred-miles。”
(又一百裡)
“you--hear-the-whistle-blow-a-hundred-miles。”
(你聽那綿延百裡的汽笛聲漸遠去)
“you--hear-the-whistle-blow-a-hundred-miles。”
(告訴著你我已離鄉背井不見歸期)
“……”
重複的旋律,不斷的表達著思鄉之情。
現場安靜無聲,每一個人都在沉默中品味。
直到歌曲的最後一個音符結束,何笑抬起頭來,望向台下每一位觀眾,竟從他們的眼中,都或多或少地看到了故事。
導師台上,沒有人說話,張雅低著頭,一言不發。
蕭忘年一手撐著下巴,呆呆的想著什麼。
樺少也許久沒有上台,整個錄製竟然都一時之間斷節兒了。
足足頓了十幾秒,嘈雜的聲音漸漸響起,樺少才姍姍來遲的出現在舞台上,臉色漲紅,看得出來他還有點沒緩過勁。
運用自己出色的現場功力緊急控場,導師們也都恢複了狀態,開始點評起來。
其實作為一線名導的綜藝節目,錄製時根本不該出現這種錯誤,主要是因王石當時也入戲了,他當年也是追過夢的,背井離鄉,在杭城一呆就是十幾年。
所以檔聽到何笑的歌聲後,思鄉之情難免迸發而出。
畢竟鄉愁,永遠是人類割舍不斷的情感之一。
前台。
樺少已經恢複了狀態,正在按照往昔的流程主持著節目。
毫無疑問,何笑的表演是成功的。
五位導師包括音樂助理團全部給出了超高的評價,一曲《500英裡》,讓眾人見識到了何笑的英文功力。
“那麼卡洛兒老師,接下來就該輪到你上場了,有什麼話想說嗎?”
卡洛兒坐在導師台上,沉默了幾秒後,忽然做出了一個讓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決定。
“其實聽了何笑的表演,這一輪的討教,我想選擇放棄!”
此話一出,頓時驚呼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