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第六章(1 / 2)

河泥曬得乾透便呈現出棕黃色,齊光把捏出來的小碗放在火堆邊乾燥。

泥胚一邊接受火堆烘乾一邊被烈日暴曬,雙管齊下要不了半小時就曬得乾透,可以進行燒製了。

如果隻是要燒出陶器而不追求質量,那麼溫度在八百度以上即可燒成。齊光雖然不知道柴火堆的溫度能達到多少,但他知道最早的陶器就是像自己現在這樣,把泥捏的胚體放在火堆裡燒出來的。

齊光撥了撥火堆,等到火勢不那麼強的時候把小碗倒扣著放進去,然後圍繞著小碗把柴火搭成錐形——裡麵是乾燥好燒的小樹枝,外麵是耐燒的粗樹枝,而後用樹葉做扇子用力扇扇扇,加強火勢。

一邊扇風,他一邊有一搭沒一搭地應著直播屏幕上飄過的彈幕。

等待泥燒成陶的過程是漫長的,就像荒野求生乍一聽多麼驚險又刺激,但其實基本靠快進剪輯,真的一秒不差地落實到齊光這樣,就顯得非常枯燥了。

當然,對於希斯和菲爾這樣的顏值協會觀眾來說,光是聽主播說說沒營養的閒話都足以彌補等待的無聊。

聽齊光跟彈幕扯了幾句後,菲爾還是沒忍住問出了一個糾纏了他兩天的問題。

他還和希斯糾結了一下措辭,星網上找了好幾個可愛又不失禮貌的表情包,比考不及格跟家裡坦白還要謹慎小心。

【那個,我就隨便問一下……主播這麼好看,為什麼要把臉遮住呀(/w\\)?】

此話一出,直播間一片同感之聲。

【我也想問!英英這張臉明明就是寶藏!】

【英英是個什麼稱呼啦23333333不過用泥糊臉這操作真的……】

【因為主播馬甲是玉英所以叫英英嘛~人類種的古語裡英這個字寓意很好的。】

【我我我!我就是被朋友用早晨洗完臉的英英美顏騙進來的,結果點進來是泥巴糊住的英英QAQ。】

【我也是!主播洗完臉濕漉漉的樣子我太可以了!】

【英英用泥巴糊臉的時候我整個人都窒息了,要是我有這麼張臉,肯定恨不得全天全星際滾動直播!】

彈幕嘩啦啦飄過一片顏吹,齊光笑笑:“感謝誇獎。”

一看就是觀眾客套的讚譽他半點沒放心上,輕巧帶過話題轉回一開始的問題上。

為什麼要在身上糊一層河泥?

“當然是為了防曬啊。”齊光理直氣壯,“夏季的紫外線太強,森林裡麵還好一些,外麵不做防曬措施的話很容易曬傷。”

“我現在的醫療條件相當於零,衛生狀況也很難保證,一旦曬傷感染就麻煩了。”

【這樣啊……[假裝信了]】

【我從英英鑽木頭生火的時候就該知道,英英的直播模板是超超超遠古的地球啊……】

【還有燒泥土製作器皿,這操作好像也是人類種記載上才有的?】

【嗯嗯,是叫“瓷”還是“陶”什麼的。好像因為地球的土壤結構特殊,現在都沒能成功複原。】

【是沒能成功“原方法”複原,前幾年科學院不是用元素重組的方法搞出來個陶罐,試圖逆推地球的土壤構成來著。】

【泥巴用火燒一燒就能變成器皿,想想就覺得地球真是個神奇的星球。】

【英英願意玩就玩唄,哪個人類種小時候沒試過鑽木取火燒泥巴這一套,都是童年回憶了[煙]。】

因為各(zhang)種(de)原(hao)因(kan),觀眾們包容地看著齊光起勁地搓繩子編筐子,玩火玩泥巴,並且絲毫不覺得齊光的燒陶計劃能成功。

“這個大概要燒很久。”齊光對著火堆努力扇風,“你們可以先去做自己的事情,過段時間再回來看結果。”

【噗,英英真的炒雞認真啊,像個小朋友一樣。】

【哈哈哈我三歲的小侄子也是這麼認真玩火的,努力捏了個小天使結果燒成一坨X,委屈得嚎啕大哭2333333。】

【我小時候也玩過燒泥巴,結果差點把我家房子燒了- -。】

【總之準備好砸禮物安慰失敗的英英,想想委屈巴巴哭出來的英英,還有點小激動呢[搓手.jpg]】

英英表示,失敗哭出聲是什麼,不存在的,都是不存在的。

直播間裡一百來個觀眾,一半聽從著齊光的話先去做自己的事情等會回來看(肯定失敗的)結果,又有三分之一蹲守了一會發現齊光真的就隻是扇風添柴像個循環播放的gif,便也離開了直播間,隻剩下十幾個觀眾堅持到最後,看到了火堆燒完後的成品。

倒扣著的小碗還泛著燒起來似的紅熱,看上去沒有明顯的裂口,隻是比放進去時縮小了一圈。

【還像模像樣的呢[笑哭]。】

“這叫做燒成收縮。”齊光沒有急著撥開小碗上的灰燼,反而把邊上帶著餘熱的灰往中間堆,避免小碗表麵的溫度過快下降,“胚體在乾燥和煆燒的時候都會體積縮小,不同的原材料收縮比例也不一樣,這種河泥還好,我之前在……”齊光略過了陶藝DIY教室這幾個字,“之前做過的那種,最後縮水了要有三分之一。”

以至於當時明明做了個喝水的杯子,最後因為太過迷你而束之高閣。

“接下來就是讓它自然冷卻。”齊光目測小碗上沒出現什麼太大的裂口,燒製成功的概率能有八成。

河泥能夠燒陶是個好消息。齊光在自己密密麻麻的待辦事項上添了兩筆,心情不錯地又在河灘上滾了幾坨河泥。

有了碗,還需要杯子,還想要燒水燒飯的鍋,甚至想做個水缸放在庇護所,這樣取水蓄水都會方便很多。

齊光不由得感慨,“人的**果然是無窮的。”

【語氣像是他真能成功一樣……】

【拿出女兒的玩具泥,get英英同款小泥杯子小泥碗。】

【燒完沒有變成一坨,莫名有一種會成功的錯覺[狗頭]。】

【彆想了,好多泥都是剛燒出來能定型,但稍微一冷卻馬上就不行了。】

新挖出來的河泥齊光換了泥條盤築法來製作陶器。他準備做個小水桶,泥條盤築會比直接捏更好塑形。

泥片拍平做底,然後把河泥搓成條狀一圈圈盤上去,泥條接縫的位置沾了水抹平整,盤成個直徑二十公分左右的小水桶。

齊光還在桶邊做了兩個係繩子拎掛用的耳,仔細多糊了幾層河泥加固。

陶器燒製後的冷卻時間很長,真正要知道是否成功得等到明天。

正是考慮到這一點齊光生火燒陶的地方位於河岸邊的隱蔽處,他先是挖了個坑在裡麵點火燒製,等到陶器表麵冷卻得差不多了就埋上點土遮掩,等明天早上再來確認燒成情況。

這一天剩下的時間被他用來修整山洞。

這可是他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的“家”,再怎麼條件有限齊光也會儘力讓自己住得舒服一些。

齊光砍倒了兩棵拳頭粗細的小樹,處理掉樹上的枝枝蔓蔓隻留下一根主乾,用藤蔓繩係緊,從上把樹乾拉扯到山洞裡。

兩根樹乾交錯呈“X”形卡在山洞中做支撐,他用繩子把樹乾綁好固定,又用粗樹枝三五根綁在一起,橫向架起做梁。

三角形是最穩定的結構,有了樹乾支撐山洞塌方的概率會小一些,而那些齊光最重要的財產——鑽木取火套裝,打磨好的石器等等,被他放置在一個筐子裡,萬一山洞塌方了他立刻能背起來往外跑。

沿著橫梁齊光鋪開綁緊了一排樹枝,做了一個用來放零碎東西的小台子。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