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 談佛論道(2 / 2)

老僧盤膝坐在虛空之中,那無與倫比的金光就是從他的腦後散發而出,威嚴而神聖。

也就在這一刹那,羅開隱隱感觸到了來自於高緯度的一段對話:“奇哉奇哉,此諸眾生雲何具有如來智慧,愚癡迷惑,不知不見?我當教以聖道,令其永離妄想執著,自於身中得見如來廣大智慧,與佛無異。”

這段話語是說每個人都具有佛性,都是本身自足的,當然也包括知識,柏拉圖也有一句著名的諺語,叫知識即回憶,意思是說知識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存在於靈魂之中,學習就是回憶這些已有的知識。

其實談佛論道已經開始,太玄道場這邊也有一種存在回道:“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

意思是不出門戶就能夠推知天下的事理,不望窗外就可以認識日月星辰運行的自然規律,在認識上純任感覺經驗是靠不住的,因為這樣做無法深入事物的內部,不能認識事物的全體,而且還會擾亂人的心靈。那麼,要認識事物就隻有靠內在的自省,下功夫自我修養,才能領悟“天道”,知曉天下萬物的變化發展規律。

這段話其實是讚成了金光中老僧的話語,也就是說人天生自帶靈慧,隻是需要作內關照,以本明的智慧,虛靜的心境才能照覽萬物。

果然那金光中的老僧大為滿意,金光收斂,令人顫栗的氣息散去,重歸柔和。

“太玄先生深明我佛如來之真意。”

“支耳大師廖讚,切聽我把話說話,隻是人性愚鈍,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這段話意思是“生而知之者”是最上等的,其次才是“學而知之者”,也就是說有些人屬於生而知之者,屬於天生的聖人,而更多的人則需要學習。

兩人的佛道之爭,其實是“心”與“物”之爭,或者說是發現自己與探索外界之爭,老僧認為人人具有慧覺,肉身易變,靈魂永存,肉身記載著遺傳信息,靈魂則隱藏著“全知全能”,我們天生什麼都懂,後天成長的過程其實就是揭示靈魂記憶的過程。

太玄道場這邊的存在同意了他的觀點,在這些高緯度存在理解中,“智慧與生俱來”大概是個常識。

想要理解這個“與生俱來”,隻能站在更加廣闊的立場,像牛頓、愛因斯坦、莫紮特、達芬奇、梵高這樣的天才,或者說每一個從事創造性工作的人,理解起來可能會容易一點,因為他們的工作需要靈感,而所謂的靈感,實質上就是來自高維度,自己靈魂的信息,近乎所有創造都是來源於刹那間的靈光一閃。

兩種高緯度的存在仍在繼續討論,能聽到他們對話的人隻有寥寥幾個,在另一個石屋旁,臉頰上長著星形胎記的少女也專注的凝視著天空,雙目異彩連連。,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