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氣啥!對咯,聽社長說你家那屋要修,人找齊了沒?沒齊算我一個。彆的不會,力氣有兩把。”
“打算農忙結束就翻修,叔有空歡迎隨時過來。”
“成!那就這麼說定了!”
村民嘮了幾句就走了。
向剛接著又忙碌了半小時,總算把廢棄三年的雞舍修好了。扔掉了幾片發黴發脆的木頭,添了幾塊削平的竹板上去,又給雞舍添了四隻“腳”——四根竹子穩穩紮入泥地。
這麼一來,雞舍離地約莫有三十公分,既防潮又符合雞的生活習性——雞都喜歡往高處站,何況是剪了翅膀的野雞,肯定更喜歡。
雞舍旁還延伸了一小片,籬笆牆和雞舍間架了塊舊門板,三者無縫銜接,方便雞們雨天踱步。
“這麼快就修好啦?”清苓給東屋撣了塵,出來換了乾淨的水,順便來看看雞舍修的怎麼樣了,沒想到已經修好了。
“嗯,回頭我找些細長的小竹苗過來,在這兒插上一排,日後長高了也是一道防線,免得雞飛出籬笆牆去。”向剛指了指舊門板延伸的雞舍平台。
“細長的竹枝嗎?我見過,就在竹林那邊,還是紫色的呢。”清苓想起上回挖竹筍,挖到過一片紫色的竹叢,成竹也就大拇指頭那麼粗,小竹苗就更細了,很適合栽種在家中庭院裡。
“紫色的?”向剛笑了,怕是紫竹吧?這丫頭,運氣每次都那麼好。
“那成,一會兒我去竹林找找,你就在我說的地方摘綠豆,彆亂跑。不聽話就彆去。”
清苓:“……”姑娘我十七了,不是七歲!
而這家夥也就二十出頭,卻搞得這麼老氣橫秋,聽得她牙都酸倒了。
牙酸歸牙酸,嘴上還是應了。
在井旁衝了個涼,套上汗濕了又乾的汗衫,捧著清苓送上的茶碗一口氣喝完涼茶。
清苓也出了一身汗,趕在向剛衝涼的當口迅速地在房裡抹了把澡,不過沒換衣服,手不方便啊,還得晚上找師娘搭把手才行。
兩點光景,日頭遮陰了,社員們踢踢踏踏地往地裡趕,嚷嚷著要下雨什麼的。
清苓兩人乾脆把院子裡曬著的東西全收了,門窗也都關好、鎖緊,即便真下雨也不怕,這才提上背簍、竹筐以及鐮刀等小農具,再一人一頂草帽,抓緊時間上山。
上山前順道拐了趟師傅家,給師娘提了個醒,並幫她把大頭收了。
免得她老人家坐在屋裡縫補,沒注意變天,那可真叫倒黴了——二老家曬著的東西可比她家多多了,光草藥就鋪曬了兩張大席子。
一到山上,兩人兵分兩路、各奔目的地——
清苓負責收綠豆。不過不需要把豆子一顆顆地擼下來,直接把成熟的豆莢摘下來扔進背簍就成,回家再慢慢剝殼。因此速度很快,沒一會兒就把背簍裝滿了。
向剛則去了竹林那邊。果然如清苓說的,在竹林邊緣發現了一叢紫竹,長得非常茂盛,四周爆滿了細細的小竹苗。,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