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苓點點頭:“我不參加,我把您教我的那首歌,教給美芹,她想參加。”
正說著,馮美芹嬌憨的嗓音響起在院門口:“盈芳!盈芳你飯吃好了嗎?我找你來了。”
清苓一愣,繼而失笑。這姑娘,對歌的積極性夠高的呀。
張家二老每天中午都要小睡一會兒,清苓便拉著馮美芹去了屋旁的田野上,正兒八經地學了起來。
直到張有康背著藥箱準備上工,才把她們喊回來。
“咋樣?學會了嗎?”清苓問。
馮美芹一甩辮子,信心十足地道:“八九不離十了。”
清苓笑著朝她豎豎大拇指:“厲害!”想她當初,可是前前後後聽師娘哼了好幾遍、才勉強會唱的。
下午上工的時候,清苓發現許丹也在練歌——抱著一個發黃的記事本,靠在窗前小聲地哼著,大概是在記歌詞。
清苓搖搖頭,想不明白這些人,為啥對對歌這麼感興趣。
半天一晃而過。
下工後,社員們成群結隊地往曬穀場走。
清苓也被興衝衝跑來的馮美芹攆回家搬了條凳去曬穀場。
放好條凳,兩人一組,背著竹筐,幫各自的生產隊撿柴禾。
燃篝火離不了柴禾。
村裡沒幾家用煤球,就連閨女嫁到城鎮的書|記家,燒火也依然用的是麥秸稈、稻草、枯枝。也就正月裡、嫁出去的閨女回門探親,才用煤球生個爐子、燒個火盆,彰顯對閨女、女婿的疼愛。
柴禾撿來後,由生產隊長帶頭壘好,不能太實,實了不容易燃、反而多煙,熏眼睛。也不能太鬆,鬆了火太旺,火苗亂竄太危險。彆看隻是一堆篝火,其實也是一門學問,很有考究的。
壘好台子,生產隊長繞了一個火把,先點燃火把,再舉著火把“轟”得點燃篝火。
瞬間,現場爆出熱烈的掌聲,代表一年一度的秋社行進到了尾聲。
“對歌!對歌!對歌!”
江口埠生產隊,因為有三名知青鎮場,信心十足,喊得尤其響亮。
“對就對!怕你們不成!”近山坳的社員,也不甘示弱地喊回去。
書記笑嗬嗬地抬手一壓:“好好好,同誌們彆激動,有你們表現的時候!現在,我宣布,雁棲公社秋社最後一道環節——對歌比賽,現在開始!”
不知誰,從公社倉庫搬來一麵陳舊的大鼓,揮舞著鼓槌製造氣氛。
劉繼紅早就想一展歌喉了,昂首挺胸站起身,嗓門響亮地唱起《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
“好!”有聽沒怎麼懂的江口埠社員,嘩嘩嘩地帶頭鼓起掌。
近山坳的婦女同胞撇撇嘴,看向三個女知青的眼神,都透著一股子厭煩味。
相比之下,漢子們的心態要好一些,秋社的餘興節目嘛,對歌不對人。,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