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姑姑笑道:“娘娘當年不也是年少氣盛?這些年,不也明白過來了?”
聽到這話,段貴妃倒是笑了起來:“姑姑說的是,本宮當年呐……”失笑著搖了搖頭。
想當年,她與張氏女一同入宮。張家是文臣,段家卻是勳貴,而且還與齊國公陳家是表親。若論出身,那張氏女是拍馬都趕不上她的,幾乎所有人都認定了她會是大夏的皇後。
但結果卻大出眾人所料,張氏女做了正宮,出身高貴的她,卻屈居人下,成了一介妾妃。
一時之間,她自然是接受不了這種落差的。
後來,母親進宮勸她:“雷霆雨露,俱是君恩。咱們這樣的人家,一身榮辱皆係於君王一身。你既進了宮,好好侍奉天子才是正經,彆想那些有的沒的了。”
可那時候,她如何聽得進去?
再後來,嫁入齊國公府的姨母也來勸她,說出的話卻合她的心意:“這世上的事呀,最是說不準了。這日子還長著呢,誰又知道,天上哪塊兒雲彩會下雨呢?”
是啊,日子還長著呢,便是那張氏得了後位又如何?坐上了,也不一定能坐得穩,坐得穩也不一定能坐一輩子!
後來,她在宮中處處爭先,爭衣服、爭首飾,爭聖人的寵愛,並搶在皇後之前有了身孕,生下了聖人的第一個孩子。
那是一個女兒,香香軟軟,乖巧可愛。聖人說,待她長成了,一定會向她的母親一樣美麗。
那樣的溫情,她便以為,自己是走進聖人心裡了。她想著:你張氏得了後位又如何?陛下的心,還不是在我這裡?
那時,她最看不慣的,便是張氏不爭不搶,她做什麼人家都一笑而過的淡然。
大家都是女人,誰不知道誰呀?裝什麼裝?
可是後來,她的女兒夭折了,聖人也不過是傷心了幾日,便又去找彆的美人了。
從那個時候起,她才逐漸明白,為何張皇後從來都被計較妾妃爭寵了。
人家不是在裝,隻是比她看明白的早而已!
在聖人心裡,他是天子,自然該做天下人的表率,妻賢妾美,也是其中之一。他之所以選了張氏做皇後,不過是覺得張氏的性格,更能做一個賢妻而已。
所以,無論端莊賢淑的張皇後,還是明豔嬌蠻的段妃,都不能阻止一波兒又一波兒湧入後宮的美人。
再後來,她與張皇後各自又生了一個皇子,卻都沒有保住,而聖人依舊是美人不斷。
她還可以躲在寢宮裡幾個月不出去,一個人傷心落淚。可張皇後卻不得不在出了小月子之後就強撐著理事。張皇後的身子,也就是那個時候熬壞的,以至於在生太子的時候難產,更是元氣大傷,在太子剛剛半歲的時候,就撒手西去了。
段貴妃曾經以為,張皇後死了,自己的老對頭死了,她會很高興。可事到臨頭,她也隻是覺得兔死狐悲罷了。
太子還不滿周歲的時候,榮嬪就生下了二皇子,晉了榮妃。太子三歲的時候,她生了三皇子,晉了貴妃。
聖人始終沒再立後。
張皇後的幸運之處,在於她是死在了自己最美好的年華裡,一舉入了聖人的心,令他念念難忘。
可是,那又如何呢死了就是死了,聖人再怎麼難忘,能給的也不過是死後哀榮而已。許多東西,隻有活人才能受用。
自從有了三皇子,段貴妃就一心撲在了兒子身上,爭寵的心徹底淡了。
可也就是如此,她把三皇子養得太嬌了,養成了他目中無人的性子,做什麼事都隻考慮自己。
段貴妃陪伴聖人多年,看得可比彆人清楚。她知曉聖人對每個兒子都愛,隻是因著元後和出身的緣故,更寵愛太子罷了。隻要其餘皇子安安分分的,聖人自然會安排好兒子們的後半生,保證每一個都活得舒舒服服的。
可是,她兒子看不清啊!
她一心想的,不過是兒子平安長大,兒孫滿堂,不要出頭,不要爭強。因為聖人是絕對不會允許下頭的皇子越過太子去的。
但兒大不由娘,她再怎麼勸,兒子不聽,她有什麼法子?隻盼著聖人多一點兒慈父之心,不要趕儘殺絕了才好。,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