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瓦剌人集結完畢,南下叩關的時候,朝廷這邊因著早有準備,反應很是迅速。
而這個時候,林如海在太原的任期已滿,正帶著家眷回京述職,倒是與北征大軍在城門口來了個擦肩而過。
林如海一家子入了城,他先吩咐徐鬆奉著賈敏與林瑛母子回家,他自己則是到宮門口遞牌子,等聖人什麼時候有空了,才能蒙受召見,入宮述職。
不出林如海所料,此時大軍才剛剛開拔,聖人那裡主要是要盯著後勤,暫時是沒空召見他了。
既然如此,林如海便先朝恩師王閣老的府上遞了拜貼。
因著林如海這三年在太原乾的很不錯,王閣老在京城也有所耳聞,心下對這個弟子正是十分滿意的時候,自然很快就給了回帖,讓他兩天後到府上去拜訪。
說來也巧,林如海在太原任滿三年要回京述職,王閣老的兒子王琦也正好在河北布政使的任上滿了三年,此時也在京城,等著向聖人述職。
林如海當年剛剛中了探花,在翰林院任編修的時候,也曾見過這位師兄。比起王閣老的剛直刻板,王琦師兄的性子就隨和多了,時常笑眯眯的,一點兒也看不出是個實乾派的狠人。為此,王閣老沒少說他不莊重。
但王琦和林如海可不一樣,他可是從小就在王閣老的訓斥下長大,早就有了免疫力了。任王閣老怎麼說,王琦就秉承著一個原則:積極認錯,死不悔改!
王閣老每每被他氣得吹胡子瞪眼,但等到下一次,還是會忍不住說他教他。
上一次王琦回京述職的時候,林如海正忙著到太原上任,兩人就生生錯開了。說起來,也是多年未見了。
但林如海覺得,王琦還是和多年前一樣,整個人都笑眯眯的。甚至於,因為人到中年,王琦還有些發福,整個人看起來圓潤富態,若是不知情的見了他,定要覺得他是一個和氣生財的大商人,而不是一個政績斐然的朝廷命官。
王閣老也還是多年前一樣,時不時就對兒子要說教一番,王琦恭敬地應是,笑容比之往常還多了幾分無奈與包容,更是將王閣老氣得跳腳。
——這個兒子,真是越大越不可愛了!幸好他如今有了好徒弟,聊以慰懷。
當著王琦的麵,王閣老將林如海誇得天花亂墜,對林如海在太原所做的事大加讚賞。林如海自己都覺得臉熱,不想王琦卻是一臉的認真:“師弟所為,的確是利在千秋的大事!”
這更讓林如海覺得不好意思,乾笑著說:“我不過是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而已。”
王閣老“哼”了一聲,很不高興的說:“誇你你就受著,你做的事也當得起。這‘力所能及’四個字,說起來容易,又有幾個人能做到的?”
多少官員一開始也是抱著一腔熱血踏入官場的?可是,種種誘惑和困難讓他們迷失了自己。
金錢、名聲、權利、地位、美人……
一層又一層的誘惑撲麵而來,大多數都被腐蝕了,忘了他們曾經的一腔雄心壯誌。
王閣老道:“老夫隻盼你往後也莫忘了初心才好。”
林如海正色道:“多謝老師教誨!”三人又交流了一些官場的經驗,林如海和王琦也分彆說起了自己外放時遇到的人和事。
雖然這些王閣老在書信裡已經了解過了,但書信畢竟簡略,哪有當事人說的清楚明白?故而,他聽的是津津有味兒,時不時對兩人的處理方式表示一下讚賞或是提些改良的意見。
這是老人家一輩子的寶貴經驗,便是平日裡以看老父親跳腳為樂的王琦,這會兒也聽得認認真真,點頭受教。更彆說父親早逝、六親無靠,從來就沒有人跟他說過這些,全靠自己摸索的林如海了。
這一日,林如海一家子在王閣老家裡待到很晚才告辭,林瑛依依不舍地和王琦的小兒子告了彆,並約定了下次再一起玩兒。
坐在馬車上,賈敏抱著興奮地玩兒了一天,這會兒已經累得睡過去的林瑛,愛憐的說:“瑛兒到底是差一個同齡的朋友。”
他雖然和蘇、文兩家的哥兒一起讀書,但那兩個人都比他大好幾歲,且在他麵前,總是帶著不自覺的討好諂媚,林瑛也實在是沒辦法把他們當成平等的朋友。
林如海道:“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希望這次任命下來,會遇見個和他一樣大的孩子吧。”
兩人回到家裡,還來不及洗漱,徐鬆便來稟報:“老爺,太太,今日中午,榮國府的人來了,是請老爺和太太過府去的。小的已經說明了老爺、太太去拜訪恩師了,□□國府的人還是執意等了有兩個時辰才走。”
徐鬆說的,真是十分委婉了。
實際上,榮國府的人哪裡是乖乖等著的呀?人家那是趾高氣昂地往那兒一坐,吩咐徐鬆去把林如海夫婦找回來。
隻是徐鬆怎麼可能那麼聽話地去找人?身為林府的大管家,徐鬆可是無比關心林如海的前程的。像王閣老這樣桃李滿天下的人物,多少人想巴結都找不著門路,他們家老爺也不過是占著學生的名頭,這才有機會登門。
他們的老爺努力了這麼久,好不容易才讓王閣老另眼相看,徐鬆自是巴不得林如海能在王閣老那裡待得久一點兒呢,又怎會去打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