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海(四十八)(2 / 2)

三天之後,聖人的旨意就下來了:賈珍原爵承襲一等威烈將軍,並賜了個刑部貴州清吏司員外郎的職位。正五品,倒比如今的賈政還高了一級。

賈政得知此事之後,自然是鬱悶的很,裝模作樣地勉力了賈珍一番,叫他好好為聖人儘忠,擺足了長輩的譜。

賈珍心裡雖膈應的慌,但他已經不是吳下阿蒙了,雖然還不能完全做到喜怒不形於色,但糊弄賈政這個半吊子,卻是綽綽有餘了。

於是,他謙虛了幾句,裝作受教的樣子,把賈政給打發了之後,便上折子,請求聖人允他扶靈回鄉,待守孝之後再到刑部去報到。

聖人心裡正是感念賈敬的時候,見他的兒子如此孝順,哪裡有不允的?聖人非但允了,還額外賜下了除治喪費之外的車馬費。

賈珍牢牢記著自己老爹的教導,絲毫也不敢得瑟,得了批複之後,便帶了幾個族人,很是低調地扶靈回金陵了。

這讓許多有識之士高看他一眼,也在聖人那裡留了個好印象。

******

寧國府還在做水路道場的時候,林如海的任命就下來了。聖人升了他的品級,從三品,但卻還是打發他去做了知府。

唔,還是太原知府。隻不過,此太原非彼太原,乃是交趾轄下的那個太原府。

也就是說,他的頂頭上司,就是他的師兄,信任的交趾布政使王琦。

而且,從三品的知府,這可是開國以來頭一個了。

林如海知道,這是聖人想讓他能安心做自己想做的事,不需要受人製肘。

——知府雖然職位不高,但畢竟是一個府的一把手。對林如海這種想踏踏實實做事的人來說,可比做一個省的二把手好得多。

林如海記得,上輩子在六皇子登基沒幾年,朝中幾個閣老便放棄了交趾這個省份。朝廷給出的解釋,是說這個地方民風十分彪悍,不服管教,朝廷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兵力和財力。為著這麼個可有可無的地方,根本劃不來!

可是,林如海後來當上首輔之後,才發現,失去了交趾,朝廷對南洋的控製力驟然減弱,南邊的許多番國漸漸的都不來朝貢了。

這些番國,若是在朝廷還控製著交趾的時候,調兵遣將,一戰可下,他們自然不敢造次。

可是,誰能想到,朝廷竟然突然放棄了交趾,這些番國一下子便成了猴子山大王,朝廷鞭長莫及了。

記得當時,聖人下這個決定的時候,朝中許多武將都竭力反對。但武將耍嘴皮子哪裡是文官的對手?

而身為文官一員的林如海,也覺得交趾這地方就是塊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並不覺得放棄了有什麼大不了的。

直到他當上了首輔,才明白,當時朝廷放棄的究竟是什麼。

可以說,這件事算是林如海前生之憾了。

而當今聖人比起六皇子,明顯高瞻遠矚,知曉交趾的重要性。要不然,也不會接連指派王琦、林如海這兩個能臣乾吏到交趾去。

既然有了這個機會,林如海自然是要好好謀劃一番,改變交趾在世人眼中固有的“蠻荒”印象,讓朝廷不會再輕易放棄。

抱著這樣的雄心,林如海到任之後,並沒有急著乾什麼,而是先宴請了當地耄耋老人和土官們,儘量消除他們的警惕和敵意。然後,他又多方走訪當地土人,了解了他們心中怨氣的根源,這才回到府衙,召集屬官與幕僚,製定詳細的規劃。

或許是因著林如海態度一直十分友善,又或者是因為他這些天的走訪起了效果,那些屬官們雖然還是對他抱有一定的警惕,但還是願意聽他說話的。

等人都到齊之後,林如海先宣布了兩件事:

第一,他準備在太原辦學,推行教化,讓交趾的太原人能和山西的太原人一樣,讀書科舉,出人頭地;

第二,他會聯係中原商戶,以合理的價格收購當地產出的糧食和藥材,希望土官們配合,務必讓雙方都滿意,誰也不吃虧。

這兩條一宣布,那些本地出身的屬官一下子就呆住了。

以往,被派到交趾的官員,多是出身廣西雲貴等地,書讀的不精,撈錢的本事卻是無師自通的。這些官員之所以願意到交趾這種窮鄉僻壤裡來,目的就是為了撈錢,撈夠了就走。

當地土人為什麼屢屢叛亂呢?

還不是因為日子實在是過不下去了。但凡能有個安穩的日子,誰願意冒著誅族的風險造反呢?

但這一茬官員走了,再來的還是那樣,交趾的百姓已經是麻木了,對朝廷的期待也越來越少。

就在這個時候,林如海橫空出世了。他不但來了,還帶來了一顆比海碗還大的夜明珠,一下子就穿透了黑暗,讓土人們看到了光明。:,,,,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