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6、用了心思就是創造(1 / 2)

大美時代 中秋月明 7172 字 9個月前

萬長生站在樂池前麵,有個簡單的講解:“我們利用了現有設備和場景模擬畫麵,虛擬了最終的場景,有些錯漏之處,請各位領導指正……”

然後擺擺手,整個劇場光線暗下來。

舞台漸亮。

領導們表情比較新鮮,但懂行的隨從,特彆是國家電視台的前輩們多少有點皺眉。

春晚往往都是用合家歡的茶話會形式,下麵一桌桌的圍坐著,外圍再坐上幾排觀眾,不少頭麵人物,大企業家都以讚助金額多少能坐在前麵為榮。

鏡頭也會適當的給予金主們照顧,算是回饋讚助商的一種形式。

畢竟對於曾經的年代,改革浪潮出來的大企業家們很樂於露臉出名。

但時代真的不同了,現在的富豪們比較講究韜光養晦,差彆很大。

所以現在露臉的很多是群眾演員。

重點是這種形式,對很多老百姓來說已經很習慣了。

在春晚也是約定俗成的場麵,而不是直接麵對觀眾席。

因為整個春晚要講究和觀眾的互動,所以舞台下不會是黑壓壓的一片。

也不是沒有出現過改革,上世紀八十年代,有一年就把春晚搞得好像演唱會的形式,舞台之下黑成一片。

結果砸了。

仿佛全國觀眾罵春晚的傳統,就是從那年開始。

所以從今往後,再也沒人敢這麼搞。

有點忌諱。

但是又必須承認,從美學的觀點,隻有周圍黑漆漆的,燈光色彩才有最佳的效果。

因為暗色統一了周圍亂七八糟的光影分散注意力。

原理就跟杜雯那種在暗色上作畫的效果特彆出彩一樣。

之前春晚放眼過去,舞台仿佛夾雜在一堆紅的綠的亂草叢感覺,還欣賞什麼節目啊。

視覺效果被破壞到了最糟糕的情況。

這就是個典型的專業人士和外行之爭。

外行官員我不管,我就要熱鬨歡慶的氣氛,不許黑漆漆,要讓全國人民看了高興,不能這麼灰暗。

專業人士心想你懂個球,歡慶熱鬨了都沒有重點,還好看個屁。

可最後必然向行政要求屈服,就是之前常見的戲碼。

所以之前的春晚,往往都是在策劃階段很美,改來改去就成了最後那個誰看了都糟心的吊樣。

今天仿佛又讓人看到了套路重演。

可隨著舞台燈光亮起,整體籠罩在喜慶紅黃色調中的舞台背景,原本那塊巨大的電子屏,就開始播放畫麵。

嗯,就用了點舞台上的燈光,大家就等於是坐在席位上看超大屏幕的電視。

誰叫這劇場沒有超大投影或者全息投影設備呢。

單獨為這個評審節目搞些設備,沒必要。

萬長生是個節約辦事的風格。

雖然經辦人好多都說春晚就沒有不敢進的設備,他還是說湊合湊合給領導看得了。

但意思是交代清楚了,頗為熱鬨的第一個節目沒有報幕,也沒有慷慨激昂的串詞兒,上來就哢哢哢一頓猛操作。

觀眾席有點傻眼。

可又說不出來什麼,因為隻要是第一次看的,幾乎都會立刻聚精會神!

跟隨這個聽過看過,但沒在春晚看過的節目進入晚會氣氛。

然後應接不暇的節目剛落入尾聲,就一聲嘹亮的清音,進入歌唱……

伴隨歌唱的還有今年吉祥物擬人舞蹈。

卡通造型帶著憨厚,憨厚中還有些俏皮,老人家看了會嗬嗬樂,孩子會覺得很新奇。

十二月這波設計的生肖吉祥物就會開始上市銷售,從各位走進來的時候,就看見每個座位上放了個類似的玩意兒。

現在連嚴肅的領導們都有點相視一笑。

屏幕上的東西,和現實連接起來的特殊感覺。

這之後才是主持人登台,現在用了幾個紙片人看板敷衍,但有播音專業的編導旁白配詞兒,恭喜拜年之餘,調侃了整個舞台就是周一的朝氣蓬勃上班去。

揭示了整台節目按照周一到周日的安排環節,以及每個環節的抽獎步驟。

提醒大家隨時關注自己的手機APP,沒注冊趕緊了……

減少主持人嗶嗶的環節,降低主持人的存在感。

重新進入節目表演就是情景劇。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