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證明“七彩春晚”的色調安排,對應一周七天的場景設計。
是個絕佳的點子。
赤橙黃綠青藍紫,紅色就是休息得元氣滿滿鬥誌昂揚去上班的樣子。
橙色自然是溫暖又有點富貴的陽光燦爛。
還有點金燦燦的呢。
所以第二輪不是抽獎,是直接發紅包,人人都能領到從一分到數百元不等的隨機紅包。
到了黃色的周三,當然不會是那種黃色啦,以熱烈的樂團表演為主。
從人數最少的爵士樂隊開始過渡,搖滾樂隊、民樂團、西洋管弦樂隊、人數龐大的交響樂團,輪番上陣對抗一人擔綱的電子器樂!
什麼傳統民樂跟西洋樂團的對比融合,那已經弱爆了,現在是什麼時代啦,單人麵對!
這位來自平京音樂學院的青年副教授,一人站在用幾層鍵盤疊加的工作站裡,全套設備模擬各種樂器。
關鍵是長得帥啊。
平頭小夥兒,一身黑色襯衫,戴著一副明黃色的耳塞式腦後耳機,棱角分明的麵部五官,專注於自己的設備和音樂裡時候,那氣質!
杜雯都評價:“每回去看排演,都想看這帥哥,可他總是偷偷摸摸躲在角落瞄萬長生,對萬長生喜歡得要命!”
賈歡歡聽了嘴都合不攏。
林楚妮關心:“簽下來沒?”
杜雯得意:“那當然簽了,叫萬長生去跟他談的,啥都不用說,直接答應下來,準備先協助出個專輯,這一波要紅!”
確實是,那帥哥太揮灑自如了。
在自己的專業和天賦中,全情投入的認真樣兒,不停的獲得各種鏡頭全方位特寫。
這也是萬長生的態度。
既然這個節目是詮釋全新電子音樂技術和千百年來各種樂器沉澱的音樂對抗。
那就要營造出足夠的戲劇性對比。
西洋樂團是白西裝白襯衫的嚴肅打扮;
民樂團則唐裝旗袍的絢麗多彩;
爵士樂花裡胡哨,輕鬆休閒;
搖滾樂隊奇裝異服披披掛掛,他們還多喜歡這套服裝學院設計的演出服。
整個舞台上你來我往,更像是服裝秀。
可各種各樣的音樂模式,都得麵對這種時代的改變。
從設計這個節目開始,萬長生就表達了明確的傾向,必須是這個帥哥獲勝。
代表著科技發展力的新時代技術獲勝。
不光各種古典樂團怎麼強調自己是原汁原味,原創團隊又是多麼充滿靈感。
在這個節目裡麵,就像一幅畫裡麵,中心必須是這個電子樂手。
所有人是為這個對抗戲劇性來服務。
而不是音樂藝術上那些眾說紛紜的爭論。
這裡隻是個節目,由此帶來什麼非議,那都是節目以後的事情。
在這裡就是要讓全國觀眾看個樂嗬。
那麼也最終必須要落到一個聚焦點上。
總不能民樂捧西洋吧,西洋跪服民樂也不行,大家一起接受時代變遷這個話題還能勉強接受。
所以整個表演中,各種經典曲目此起彼伏,你方唱罷我登場。
獨奏、合奏、伴奏、齊奏,各種形式精彩紛呈。
再不懂音樂,也熟悉這些旋律啊。
原來那耳熟能詳的旋律是這種樂器,那麼豐沛複雜的聲音,其實不過是兩三個人搞定?
還有氣勢恢宏的交響樂團,卻在那麼一個人手下的點子設備裡麵完美重現!
明明看著這帥哥彈奏的是大號複雜的電子琴,怎麼出來卻是號角的嘹亮聲音
以前覺得高大上很遙遠的交響樂,原來欣賞起來也得沒那麼玄乎。
從國家電視台的後台數據來看,整個充滿了音樂欣賞的第三階段,收視率沒有收到任何影響,甚至連網絡回複、下載量都有一定幅度的下降。
不知不覺被音樂魅力吸引的原生審美力。
誰說老百姓沒有審美能力的?
每個人都有追求美的渴望更能力。
隻是那些掌握了傳播工具,擁有藝術天賦,擁有創造美能力的人,越來越傾向於把自己打造成救世主一樣的高高在上。
搞些可以顯得自己很高深的所謂藝術來拉開距離,讓自己可以待價而沽。
他們早就忘了藝術的本質,就是要讓大眾感知。
也許不熟悉鋼琴和風琴的區彆,不知道小提琴跟中提琴的差異,更不懂什麼指向性、回波率、臨場感。
但每個人都能聽,那些經典的曲目往往都是耳熟能詳的存在。
從《茉莉花》到《梁祝》,從《dontcry》到《yesterday》,從《將軍令》到《心係蘭花》……